APP下载

浅析《飘》中火的意象

2014-04-29邹春霞

作家·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净化意象

摘要 长篇小说《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在当时风靡了整个美国,后来被世界的读者所熟知,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成的电影、话剧等,也受到了众多的好评。小说《飘》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小说中的火、马、土都有着丰富的原型意象,火是一个十分活跃并且特殊的元素,同时它也是一个矛盾的象征体,火可以照亮一切,也可以烧毁环节,可以给人送去温暖,也能够让人感受痛苦。在小说《飘》中,火象征着焚毁与净化,本文主要对小说中火的意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飘》 火 意象 焚毁 净化

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写作之前是一名出色的记者,经过了十年的磨练,才终于完成了她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飘》。小说中对火的意识有着深刻的阐释,火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改革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与生产中,火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作家重要的表现题材。对于小说中的火而言,无论是漫天大火,还是熊熊烈火,甚至是微弱的火苗,都能够赋予读者无限的遐想,让读者从内心体会到作品与思想的统一。在小说《飘》中,火象征着焚毁与净化,因此,本文主要对小说中火的意象进行分析。

一 关于火的意象

对于火的意象来说,其是一个非常活跃与特殊的元素,同时它又是一个矛盾的象征体,火可以照亮一切,也可以烧毁一切,可以给人送去温暖,也能够让人感受痛苦。一方面,火往往会比作是圣洁的家庭生活,同时也象征着灵感与圣灵的,在古墨西哥,人们将一堆新火的燃起作为新年的开始。另外,火也代表着地狱之火,代表了来自天堂的火——闪电,也代表了火山之火。火具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是从火的来源角度出发,经过摩擦、撞击形成的火具有净化的价值,其继承了火的光明,与太阳的作用一样,象征着富饶、净化与启示的意义;另一种是火的消极意义,其能够燃烧吞噬一切,是激情之火,也是战争之火。火的意象可以用“焚毁”与“净化”来概括火的象征意义。

火本是自然现象,不过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会有着澎湃的生命。米切尔在小说《飘》中对火进行描写时,火被赋予了不同的情绪,同时也对小说主人公的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并烘托着整部小说的氛围,因此,火这一自然的现象在《飘》中被赋予了多种意象。在小说《飘》中,火具有十分关键的寓意,火代表了炽热的情感,贪婪的欲望,象征着焚毁,也象征着净化。火在小说中预示着主人公的命运,火的象征意义在小说人物形象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火的这两种意象本是不可侵害的整体,不过在小说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上来看,所呈现的意义确实有鲜明的对比。

二 火的意象——焚毁

小说《飘》中,在发生战争之前,南方社会的人们狂妄的说一个月之内就可以消灭掉北方可恶的军队,把他们赶出去。可当战争爆发后,现实的残酷不仅让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无知,也带走了他们的自信。那片祥和的净土突然就变成了可怕的地狱,整个天空火光一片,到处都弥漫着硝烟,黑色的浓烟在火焰上方不滚向天空,仿佛进入了地狱一般,到处都有爆炸声和火焰,火花不停的迸向天空,火苗形成了与战旗一样的火焰在空中飘荡。在塔拉庄园,杰拉尔德千辛万苦收获的三年的棉花,被可恶的士兵们放了一把火,化成了冲天的火光。

以前朝气蓬勃的城市只剩下了残垣断壁,曾经让人们感到骄傲的棉花都被焚毁,大批的奴隶逃离,使整个城市看起来更为萧条。曾经的世界与生活方式消失了,而那些贵族们还在回忆从前的生活,还停留在过去的岁月里执迷不悟,沉迷在其中不愿醒来。从前安分守己的黑奴们得到了解放,甚至与白人一样有了选举权,来选择生存的方式。对于那些贵族来说,他们必须要面临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挑战。战争结束后,腰缠万贯、知识浅显的北方佬纷至沓来,在那里投资商业无所不适。世界从此被改变,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主人公杰拉尔德、米德夫妇对于以往的生活念念不忘,艾希礼、艾伦更是无法走出混沌的迷雾。在《飘》中,作者将火的焚毁描绘得十分鲜明,揭露了古老的南方社会和奴隶制度。小说中的这些人物怀有十足的埋怨情绪,并且怨天由人地迈向了沉沦。这就是《飘》中火的焚毁,古老的南方社会和奴隶制度都被瓦解在这场大火之中。

在精神的意蕴中,火往往与欲望相联系。巴什拉认为,火是光明的象征,但不仅仅是光明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热,但又不是具体的热,而是一种内在的熱意识,这种意识超越了光的视觉科学,这种热能够满足人们的欲望,会让人感受到发热的快感。火可以使人出现变化的欲望,出现加快脚步的欲望,最终以全部的生命之源来了结欲望。小说《飘》中的瑞德,可以说就代表了火,他是欲望的象征。在瑞德出场时,是在十二橡树园的烤肉宴会上。一出现作者就赋予了他强烈的震撼,他不仅高大强壮、肌肉结实、而且他的粗壮会让人觉得有失体面,他有着洁白的牙齿,黑黑的脸和黑亮的眼睛,就如同海盗一般。作者将他刻画成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把他的食欲、爱欲和创造欲急切地表露了出来。所以,小说中的瑞德对于金钱、爱欲和权势有着火一样的欲望。

战争开始后,瑞德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牟取暴利。瑞德开始跑封锁线,利用贩运战争所需的各种物资的不正当手段攫取了大量金钱。当时亚特兰大的人们对他极其的不满,称瑞德为败类,在封锁线商人的伪装下谋取暴利,当他们的人民处于生死边缘需要奎宁水的时候,瑞德却贩卖绸缎;当战场上的英雄们需要吗啡的时候,瑞德却用船只去装运茶叶和酒。之后封锁线贸易并不容易做,不仅风险太大,而且赢利很少的时候,瑞德卖掉了所有的船只,在当地做起了粮食生意。总而言之,瑞德所在乎的只是获得的多少,并且会做出快速的转移,只要让他获得,什么他都愿意去做。随着他的金钱越来越多,他的各种欲望也随之增长,毫不掩饰的寻花问柳,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肆无忌惮地放纵着自己的情欲,并没有丝毫的避讳。瑞德喜欢去城里寻找一为名声极差的妓女贝尔,每次去贝尔家的时候,瑞德都会将自己的黑马拴在贝尔家院子最明显之处,就是想让别人知道他在那里。瑞德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了“上等人”的虚假伪善、假情假意的行为准则以及赤裸裸的欲望。

三 火的意象——净化

作者通过瑞德的行为,揭示了“上等人”的虚伪佯善与无视道德规范。在战争结束后,瑞德却一改往日的形象,开始在办公室努力工作,因为他想要与市民建立起友好的关系,瑞德还向梅里夫人询问怎样才可以让女儿邦妮改掉吮大拇指的坏习惯。他这样的举动甚至打动了最古板的老太太,认为这么细腻的一个男人,会由于孩子的问题向他人询问,不会是多坏的一个人。此后,瑞德背叛共和党,在选举时鼎立支持南方民主党,他对斯嘉丽解释成这一切都是为了邦妮。在小说中,作者用一句话向读者透露了瑞德的煞费苦心:因为邦妮综合了斯嘉丽和瑞德最可爱的地方,瑞德要把邦妮当成一个楔子,慢慢地打进这个城市中大众冷酷的墙壁中,这里的墙壁,指的就是世俗的道德。瑞德出卖共和党,加入民主党,逐个讨好曾经的奴隶以得到他们的支持,以及让邦妮做诱饵,最终通过各种手段达成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了南方社会的“红人”。

瑞德对斯嘉丽的话表明了他的心声,他已经四十五岁了,凡是到了这个年龄的人都会开始珍视和爱惜在年少时曾经抛弃的东西,包括家庭的团结、名誉等等。瑞德想要学习那些非常多见的只趋于表面的东西,那些非常令人生厌不过却又受尊敬的东西,那就是绅士们的生活态度,舒适而又威严的风度和温柔敦厚的美德。在他们以前的生活中,并没有触碰到这些东西潜在的吸引力。在小说中,瑞德最初的形象是一个叛逆者,后来他引导斯嘉丽走向自我探寻,最终他放弃了所有的追求,做出了惊人的决定。

瑞德的转变正是通过他目睹了战争中城市那片恐怖的火光。通过作者对当时瑞德更加细腻的刻画,表现出他勇敢的决心。在小说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了瑞德当时的神情,在那场大火面前,瑞德黝黑的脸部轮廓十分的清晰,如果钱币上的头像,美丽、冷酷而又充满了颓废。他的眼睛就如同大火一样让人畏惧。在经过了那场大火之后的洗礼之后,瑞德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宁愿丢下深爱的斯嘉丽也要去参军,献身于他曾经耻笑过的事业当中。从火的意象上来看,恰恰是战火净化了他心头的欲望之火,使他的各种冲突相互燃烧,在这种燃烧中完成一次全新的净化。

瑞德的祖父是一个海盗,他的父亲却是一位十分和蔼、虔诚、受人们尊敬的绅士。在两者之间,瑞德更敬重的却是他的祖父,所以他才更多的借鉴祖父而并非他受人敬仰的父亲。他那些道貌岸然的“主义”、“州权”,对南方社会的冷言冷语,与南方“上层人”完全对立。不过,在瑞德的心中,却存在着极其激烈的矛盾冲突,他依然深爱着抛弃他的家族,也深爱着当下生活的南方社会。在整部小说中,瑞德的这种矛盾多次的呈现。瑞德扎根于故土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一直牵引着瑞德,让他始终眷恋于那个阶级。

在梅兰的身上,有着传统的道德体现,同时也是善与美的标准,是人们心灵与精神的支柱,就算是放荡不羁的瑞德也无法在这个标准的规范中逃脱。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梅兰,目的是要让梅兰来引导瑞德的精神。不管瑞德是怎样的无法无天,性情有多么的暴躁,都会融化在梅兰的纯洁与善良之中,在梅兰的面前,瑞德甚至是惭愧的、顺从的。这一点在对瑞德有着很大成见的米德夫人得到了证实,“瑞德与梅兰在一起的时候,他的虚伪荡然无存,看起来非常的和蔼、体贴,仿佛变了一个人。”

在梅兰的影响下,瑞德开始自发的走向自我完善。瑞德用十倍的价钱赎回了梅兰的婚戒;在战争中,他几经周折帮梅兰打探艾希礼的消息,冒死搭救艾希礼。有一个细节非常鲜明的体现了瑞德的“欲望之火”得到了净化,他在救出了斯嘉丽之后,情愿将心爱的人留在荒郊,也一定要去服务于他向来反对的“主义”,他这次的举动正是表明了他回归的注脚。在文章的最后,瑞德无法帮助斯嘉丽走出对艾希礼情感的牢笼,以至于他彻底放弃了对她的爱,回到曾经的地方寻找温馨与忠诚去了,完成了他净化的最后一个步骤。在小说最后,作者让瑞德舍弃了之前所持有的新时代的品质,又是一种在精神上的毁灭。

在小说快要接近尾的时候,瑞德几乎已经成为了新思想的代表。斯嘉丽的所作所为无法被上流社会所接受,这不仅与她自身的性格有关,更多的也是受到瑞德的影响,在小说中,瑞德成为了斯嘉丽的引导者。但是,战火的沐浴后,瑞德褪去了扎根已久的欲望,跟随在美德的传承者梅兰的身后,最终完成了精神的净化,放弃了与当时社会相符合的品质。从这一方面来看,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毁灭。

四 结语

在长篇小说《飘》中,作者通过她雄健的笔力,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南北战争的硝烟以及战争结束后的悲剧感。作者鲜明地表达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和悲剧感,在文化精神的角度来看,小说的内涵远远地超过了普通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同时,作者通过这部小说在文学与思想這两个方面上都赋予了南方前所未有的崇高声誉。

参考文献:

[1] 唐闻颖:《论20世纪上半叶新诗中的火意象》,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 王晓霞:《〈飘〉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芒种》,2012年第20期。

[3] 张明梅:《小说〈飘〉中主角的黑色坚毅赏析》,《芒种》,2013年第16期。

[4] 陈爱梅:《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思想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邹春霞,重庆工程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净化意象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意象、形神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2019猪病净化技术高峰论坛”聚焦区域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陶色净化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橡胶低温净化机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