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研究过程融入本科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2014-04-29孙龙生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与基本目标,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本科教学特别是研究性教学现状、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将研究过程融入本科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研究性教学 研究过程 本科教学
【基金项目】水产养殖学江苏省高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1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12-02
一、引言
研究性教学改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经济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是当代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核心问题。推进研究性教学既是一次全新教育理念的改革,也是一次全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改变高校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许多课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高校创新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标准尚未有效建立,离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在分析本科教学特别是研究性教学现状、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将研究过程融入本科教学的思路。
二、目前本科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性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自2007年教育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来,不斷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但离高等教育要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
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实行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创新教育。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依然围绕“三个中心”,即所谓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致使教师把传授相关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严重挫伤了学生积极性。部分教师难以与时俱进,难以担当培养创新型人才之职责。以教材为中心致使整个教学过程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略了教材更新速度慢与当今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之特征,阻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削弱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难于形成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仅如此,高校现有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现阶段,课程考试仍是多数教师采用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该方式存在形式单一,缺乏过程性和多样性考核,难已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试内容不合理,知识性、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学生只管抱着书本死记硬背,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重评价、轻导向考核功能的错位,使教师只注重成绩评价,不注重改进教学,学生平时疏于学习,考试季熬夜突击,为考试而学习。这对于通过吃服从志愿录取、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学生来说,此类现象尤为突出。这种知识导向性考试,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价,难于调动学生创新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形成。
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并把研究性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一种制度化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研究和创新的意识等,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也是研究性教学追求的目标。从一堂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的开设,到一门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的系统改革;从教学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的改革,研究性教学改革正在逐步走向深入。有的学者认为,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真实的科学研究活动为核心,学生承担研究任务并从中学习知识。有学者认为,研究型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还有学者认为,研究型教学模式其实是一种将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有效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学者指出,研究性教学的突出特点是教师地位的主导性、学生地位的主体性、教学目标的多维性、教学环节的研究性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很显然,研究型教学目标明确,即培养创新性人才,其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过程性、创新性等显著特点,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中,部分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内涵难已把握,认知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在探索过程中多是基于个人理解各行其是。有的教师把互动与讨论当作是研究性教学;有的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为研究性教学;有的教师采取让学生讲课,有的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以此作为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客观而言,与传统教学相比,这些教学模式或方法的探索已经有了很大突破,成绩有目共睹,但对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与要求,研究性教学的力度不够,相关课程改革缺乏系统性,往往以偏盖全,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完善。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活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表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核心任务。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学术界对该论题仍在研究。梁拴荣等通过分析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本质属性,尝试给出了创新型人才的科学概念,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极少数能以其博专兼具的知识和经验、超强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和自由发展的个性为社会和人类做出持续而巨大贡献的人才。钟秉林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丁辉总结出创新型人才具备的五个基本特征,即渊博而精深的科学知识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综合的创新思维、突出的创新能力及良好的创新人格。虽然学术界对创新型人才的定义有不同表述,但都突出了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品质等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本质属性。其中知识和经验是创新的基础,个性品质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核心。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很显然,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等多层面着手,全面系统考虑,其关注的核心就是创新,而创新正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与根本。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它决定一项研究的选题与方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该过程不但需要研究者掌握相关专门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周围事物要有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善于发现机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胆质疑,不断提出问题,而这些要素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完全吻合,因为创新意识的实质就是问题意识。分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环节,它决定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问题一经提出,研究者就需要获取相关背景信息与事实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科学假说,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一过程理性思维不可或缺,而不拘一格,独特新颖、富有想像力的创造性思维则对研究课题的顺利实施起决定作用,有事半功倍之效,这些要素又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相契合,因为创新思维有助于科学方法的掌握。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通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验证,建立理论体系,形成科研成果。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者必需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强的研究与实践能力、良好的表达与管理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些要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则完全一致。而科研工作者所具有的坚毅、果敢、勇于创新、乐于冒险、团队协作等科学素养与个性品质则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为创新品质的培养提供了绝佳平台。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过程包含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基本要素,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承,可以说,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过程,或者说创新本质上即是一种研究。作为承载创新型人才培养职能的高校,在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中,应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积极引导教师将研究过程融入到本科教学工作中。
四、把研究过程融入本科教学的思路
将研究引入教学,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理念的是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发现式学习”理论是后来探究式学习与研究型教学的基础;我国学者卢德馨是较早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教授之一,他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融入科学研究的要素,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研道德、知识水平、批判精神、合作精神、严谨作风等。罗华尝试开展了基了“课题导向”下的研究型本科教学模式探讨。目前,各高校推行研究性教学的力度很大,并且已经从课程向专业层面推进。总体而言,与传统教学相比,研究性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对照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一些教学模式如课堂讨论、师生互动、问题探究、社会调查等仍显单一,缺少整体设计,不能全面体现培养创新型人才所要求的内涵特征,只有将整个研究过程融入到本科教学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笔者通过了解美国教育家萨奇曼(J.Richard Suchman)提出的“研究训练教学模式”,结合多年从事教学与科研实践,对如何将研究过程融入本科教学提出以下思路: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教師在授课之初应对所承担课程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研究进展、考核方式、研究性教学总体设计等向学生公布,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一个宏观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查找文献、调查研究、沟通交流等途径获取与课程内容相关信息,并在教师指导下,由面到点,选择性地筛选自已感兴趣的某一点或一类议题,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提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
(2)选择课题,编制方案。
由于学生相关专业知识尚未系统掌握,对研究及生产性环节了解不多,提出的问题可能多而分散,且难度未知,限于教学资源与实验条件,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立项。可以组织学生对相关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科研与现有基础,对学生提出的课题进行整合,形成面对全班学生的研究课题,并在该课题下设置子项目,将学生分成数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针对子项目内容编制方案,并组织交流,讨论其可行性,最后形成整个课题的实施方案。该环节要求学生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敢于质疑,大胆设想,最终能提出独特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准备材料,组织实施。
根据实施方案和研究内容准备试验材料,进行分组试验,具体工作由学生独立完成,每个小组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并做好科研日志。教师可结合在研项目组织实施,并在试验的时间、规模、难度等方面通盘考虑,全程指导。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协作、一丝不苟、坚忍不拔等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4)分析结果,探讨问题。
试验结果依专业性质与课程特点不尽相同,对获得的原始数据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进行科学的统计处理,比较分析,得出试验结论。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文献进行专题讨论,分析试验得失,探究试验的科学意义与改进之处,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5)汇报成果,考核评价。
成果的呈现形式可以是课程论文和研究报告,每个小组以PPT形式进行汇报交流。成绩评定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重点考核每个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参与度、贡献大小、问题意识、以及论文写作、汇报交流等表现。
五、结语
将研究过程融入本科教学符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理念,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是名符其实的研究性教学。它不是一堂探究讨论示范课,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求教师不但具备基本的学科和领域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该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花费更多的教学资源,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学校应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真正体现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通过政策导向,加大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形成正确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与素养,特别是奉献精神。同时,建立科学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考核与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个性品质的发展。当然,该模式需要继续探索,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教高[2007]1号,2007-01-22
[2]韩建华.我国普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5):126-129
[3]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4]彭先桃.大学研究性教学的理念探析[J].教育导刊,2008,(3):56-58
作者简介:
孙龙生(1964-),男,江苏泰兴人,博士,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