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擂台“比武” 展专业风骨

2014-04-29吴家宏

职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比武参赛者求职者

吴家宏

2014年10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召开首届职业指导人员技能竞赛,充分展现了杭州市职业指导人员深入服务群众、业务水平娴熟、实战经验丰富的职业风采。“职业指导视频展示”“职业指导情景模拟”“现场抢答”三大环节的紧张考验,杭州市15个区、县(市)20位竞赛选手的激烈角逐,7位专家级职业指导师的现场点评,共同汇集成了一场职业指导的超级盛典。

“职业红娘”融创新于工作

职业指导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程。职业指导师的工作包括求职咨询、职业设计和规划、职业发展、职业转换、企业用人指导等方面,提供相关建议和招聘方案等。一名合格的职业指导师,既要有一定的职业指导理论基础知识、相关的哲学、心理学知识,又要拥有一线接待不同类型求职者的工作实战经验,因此积累大量的求职案例和跟踪接待的素材,不断创新工作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在首届职业指导人员技能竞赛的现场视频展示环节,杭州市高新区的职业指导员朱娅筠首创的“一刻钟就业服务圈”模式得到了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公共就业服务处副处长郭冰清的高度赞许。

“所谓一刻钟就业服务圈,就是指求职者从居住地到达最近的公共就业服务场所(社区、村人力社保室)只需一刻钟;求职者办理求职登记,推荐面试只需一刻钟;求职者获知各项就业、社保政策只需一刻钟;从居住地到达就业地点只需一刻钟。”据朱娅筠介绍,构建“一刻钟就业服务圈”模式的初衷是为帮助外来务工者和本地大龄求职者顺利就业,把岗位送到家门口。

热衷“动脑筋”的“职业红娘”——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站副站长楼旭女的展示短片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短片讲述了楼旭女带动长庆街道人力社保站组建“和谐常青”辖区单位QQ群,开通“就业职通车”微信平台的故事。这不仅为辖区企业与失业人员牵起了就业“红线”,而且实现了职业介绍个案精品化服务机制,开展“一对一”个性服务和跟踪。创新带来高效,仅2014年,就有12家企业通过她的指导解决了用人难题,同时成功推荐55名求职者实现了就业。

此外,高分入围的还有杭州市江干区职业指导者张霄雨从细节入手,以案例为主线的“自拍”。张霄雨致力于创新工作方法,不仅编写了《杭州市江干区公共就业服务指导书》,为辖区内120名就业援助员开展日常职业介绍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还设计了适合失业人员和企业的调查问卷,大大提高了职业指导工作效率。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干好一行。要让自己成为他人职业生涯的贴心顾问,要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正如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局长胡长恩所希冀的那样,职业指导参赛者们融热情于工作,成为了求职者的挚友、毕业生的导师。

“接力式”模拟映射专业实力

“吴小梦,女,22岁,应届毕业生,市场营销专业,在校成绩优异,对未来踌躇满志。毕业后顺利在一家外贸企业找到业务员岗位,但企业只让其负责打印文件、发发传单的工作。她认为自己是科班出身,应当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在工作2个月后辞职。她感觉现实和梦想差距太大,总感觉懷才不遇。”

这是一个在基层工作的职业指导人员经常遇到的案例。然而,今天,这位求职者来到了比赛现场,竞赛者必须对其进行“接力式”的现场模拟职业指导。

“我不想做简单重复的工作,发传单太无聊,对我专业没有任何帮助!”“我没有实习经验,但我喜欢市场营销,我如何才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老师,您觉得我有怎样的优势?”面对求职者抛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困惑,周磊、戚江莺和朱娅筠三位参赛者不慌不忙,循循善诱。周磊以拉家常的方式“挖”出求职者职业定位不清晰的求职“拦路虎”;戚江莺则借助专业的心理知识,帮助求职者调整心态,看到基础工作背后的不简单;朱娅筠在前两位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的基础上,通过身边的故事,引导求职者进行自我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明确职业规划,推荐相应岗位。通过三位竞赛者环环相扣的职业指导,求职者顺利就业。

从分析困惑到心理辅导再到就业推荐,“接力式”现场情景模拟有力地反映了参赛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廉串德博士认为,虽然三位竞赛选手的咨询过程非常顺畅,但仍然存在各自的缺陷,过于强调就业分析,对政策的运用有待提高,这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针对不同的求职群体,细分服务方向,提升帮扶的专业性。

对此,来自杭州市下城区的参赛者陈艳红在赛后感慨万分:“从职业角度分析求职者很容易,从心理角度进入求职者的内心很难。”已经在一线窗口工作11年的她逐渐认识到,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对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因此,在“多次失业的大龄求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她凭借换位思考快速赢得了求职者的信任,并充分利用从求职者身上获得的“从事多年人力资源工作,对职业指导工作有一定了解”等信息,为求职者推荐了“社区就业援助员”这样一个高匹配度的职业,获得了在场评审人员的高度认同,在第二环节的比赛中脱颖而出。

提升一线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养,是本次竞赛的主旨。为此,杭州市就业服务管理局早在2014年4月初,就为全市120名一线的职业指导人员开展了为期4天的系统培训,希望借助竞赛舞台,提升全市职业指导人员的总体水平,选拔出一批优秀的职业指导带头人,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职业指导师团队。

立足区域“行家里手”各显神通

“社区职业指导工作,首要任务是服务性。这就要求社区基层职业指导人员熟悉职业指导专业理论、政策法规、区域企业用工需求等多方面的信息,做好信息的‘采购者。那么,职业指导人员应如何化理论知识于实际行动,立足区域特色,优化工作重心?举例说明。” 现场抢答的环节一开始,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引起了现场参赛者和观众的深层思考。

作为杭州市余杭区职业指导骨干,沈良认为:“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最重要。”根据辖区内新兴企业增加,青年求职者不断涌入的情况,沈良主动挑担,将工作重点转移到青年专项指导。他一次次走访社区,调查和了解青年求职者的真实情况,一遍遍拜访企业,搜集适合青年入职的岗位信息。基于这些“土信息”,沈良建立起青年职业指导基地,为不同类型的青年求职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如刚毕业的青年以面试指导和心态引导为主,跨行青年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

沈良还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职业指导小故事:毕业于会计专业的小张,有一年出纳工作经验,要求月薪4000元以上的外企财务岗位,但他离职后的半年中一直没有成功就业。沈良深入分析小张的实际情况后,觉得他的问题是不了解就业形势,一味追求舒适、热门、高报酬的工作。于是,沈良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多次上门与小张谈心,引导他客观评估自我,帮助他找到就业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沈良的协助下,小张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货运公司。一段时间后,小张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决定在试用期给他加薪。

与沈良一样,马国英也是从区域实际出发、将职业指导工作紧扣区域发展的行家里手:“我们要以区域为导向,把职业指导作为终身服务,持续关注大龄求职者。”由于马国英所在的新民社区面临拆迁,因此辖区内有较多失地农民。他们年纪较大,没有特殊的专业技能,且缺乏正确的求职渠道。最为关键的是,夫妻双失业的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群求职“弱者”的特殊性,马国英一方面鼓励他们参加社区组织的技能培训班,促使他们掌握一门基础的技能;另一方面,积极组建“马国英就业指导工作室”,为他们组织专门的面试指导、心理调适等活动,以此帮助他们打开求职大门。

参赛者朴实但“干货式”的答案不断赢得会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经过一番你争我抢,来自杭州市下城区的参赛者陈艳红最终以微弱的优势摘下“杭州市技术能手”的荣誉桂冠,并获得职业指导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

从打通一站式创业绿色通道到完善职业指导台账,从搭建企业和求职者短信平台到打造企业、社区、求职者三位一体网站,杭州市职业指导正逐渐从扁平式走向立体式,从管理型走向服务型,从固定化走向区域化。“强技能、重实效、促就业是职业指导的核心,也是本次竞赛的主旨。借竞赛东风,杭州市要进一步探索建立首席职业指导管理制度,将特色纳入职业指导范畴,增加职业指导的宽度、深度,提升职业指导的内涵与效能。”这正是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副书记江冰所要传达的“提升职业指导精细度”的内在要义。

猜你喜欢

比武参赛者求职者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比武
比武
劝退马拉松参赛者
害我受伤的小石头
追光花园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