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回自己的脚印,走出这个世界的视线

2014-04-29薛青峰

东方教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大学母亲同学

薛青峰

方方在这部书的封底留下两段话。我认为,这是作家的创作宣言,或者说是一个作家的良心表白。小说叙述了涂自强从一个贫穷的山村考上武汉一所大学,靠勤工俭学,在食堂打工挣学费,努力读书。毕业后,留在城市,四处打工,自强自立,艰辛地生活。上学期间,父亲不幸突然亡故,涂自强回家奔丧,错过了考研的时间;第二年,家里的房子被大雪压塌。一连串的挫折没有压垮涂自强,他把母亲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生活。生活刚刚有所好转,涂自强检查出癌症晚期,他对母亲说单位安排他去美国学习,就把母亲安顿在莲溪寺的尼姑寺庙里,从人间消失了。

我在大学教书,虽说对大学生的生活略有所知,但这部小说还是让我间接地了解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尤其是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孩子到大学以后的心态转变。小说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比如平等与公正、个人奋斗与与生俱来、人生价值观、个人命运、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城乡思维碰撞、老龄化、住房、医疗、饮食条件、营养不良等等。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告诉我,在消费逻辑推动下的追逐利益、占据财富的激烈竞争中,贫困农民的孩子获得成功付出的心血要比城市孩子多得多。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平日里,欣赏赞美成功者的时候,想想失败者的存在,是更有意义的事情。我想从下面四个视角谈谈我的阅读心路。

来自山坳的生存悖论

小说家陈继明在《对真正的文学性的坚决靠近》(《朔方》2006年7月号)一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小说,你还必须让读者意识到,它是假的。”是的,我在读一部真正的小说,因为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我认为,这是一部叙述新时期一代农民改变命运,抵抗风险的小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胡适提出“多研究些问题,以消除社会进步的五大敌人——贫穷、疾病、文盲、腐败和混乱”。我原以为,这一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已经消失了。涂自强大学毕业留在武汉这样的大都市,不断寻找未来的生活,但故事的缘起和背景却在遥远的穷乡僻壤的山坳里。他住在武汉的贫民窟,寻找新生活,不比农村好到哪里去,风险不断向他袭来。他的家没有坚固的房屋抵抗雪灾的自然风险;他的父亲没有社会关系的实力抵抗弱肉强食的生存风险;涂自强没有经济能力抵抗晚期癌症的疾病风险……涂自强在城里顽强打拼,找过无数工作,城市却不接纳他,他处处遭风险,时时遇陷阱。虽然他感到同学好,也遇到许多好人,但好人只能救急,不能救穷,不能为他奠基长远在城市生存的基础。

涂自强遭遇的一切都因为贫穷。贫穷“是生在山里,是生在农民之家”的原罪。关于出身,涂自强释然了。他有极强的化解痛苦的能力。他从三峡大坝峡谷的江水中看到“地势决定水的方向”,由此感悟到“他的命运也是地势所定呀”。这不得不让人悲叹血统决定论和宿命论。这个悲伤不是涂自强一个农民孩子的问题,它是占13亿人口多半以上的农民问题。不管是小说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一个事实摆在面前,越是贫穷之家,灾难就越爱光顾。涂自强是一个想挣脱贫穷而不得的农民大学生形象。

小说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村大学生走进社会,展开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奋斗目标,需要防御各种风险、排除各种障碍、减缓各种压力,最后成功。显然,农村防御风险的能力不如城市,打工族防御风险的能力不如工薪族,弱势群体防御风险的能力不如官员和商人。涂自强遭遇的最大风险是贫穷。因穷而患病,不能医治,无奈和放弃是穷人最恰当的抉择。涂自强根本就没有防御风险的可能,更谈不上抵抗风险了。所以,他放弃了治疗,安顿好了母亲,回忆短暂的青春岁月,“拾回了自己的脚印,走出了这个世界的视线”。

其实,贫穷这个病毒一直潜伏在他体内。上中学时,他患肺炎发高烧,实际上并没有痊愈,病根被紧张的学习暂时掩埋着。大学四年,他节衣缩食,长期营养不良。毕业后,长期超负荷为找工作奔波,劳累过度,体力严重透支,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旧病复发。他多次发现痰里有血,而且越来越多,“还有低烧和浑身无力。他蓦然有心惊肉跳之感”。去醫院检查的结果是肺癌晚期。涂自强的人生梦想在癌变面前闪着光辉。他想过人世间多少美好的事情。“唯独没有想过他根本就没有人生。医生在检查结果上的四个字,轻易将他的人生从这个美好的世界删除,然后这世界从此与他无关”。

读到此处,我在在书眉上写道:“越是穷人越容易得病,这是为什么?”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一是拥有,一是逃离。啥时候都没有改变。农家子弟当兵,当民办教师,参加高考,以及今天千百万外出打工,都是这些事”(《流转》王新华)。涂自强是一个有志青年。他是家乡唯一考上大学的青年。他上高中时就立志,读书不是为了改变个人的命运。他是带着全村父老乡亲改变贫穷面貌的希望去读大学的。“学而优则仕”是千古命题,是官本位文化的心结。我们知道,社会生存环境多元化、乡村城镇化以后,农民挣脱土地的渠道很多,而农民的孩子,“鲤鱼跳龙门”,高考定乾坤,是比较稳妥的脱离土地的通道。无论是高中的上学路上,还是大学的上学路上,涂自强都在梦想成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村长的话透彻地说明了读书的本质,乡亲们更希望他学成归来,拯救村庄,为山里人造福。涂自强奇怪“怎么都让当大官”?这正是民众的价值观,是衡量读书人高低的标准。当了官就可以搭建改变贫穷的平台,多么美好的愿望。涂自强一无所有,难以实现乡亲们委托的美好愿望。生活教育了涂自强。在武汉上了三年大学,涂自强不得不考虑城乡的生存反差,他“已然不适应山里的生活。昏暗的灯光,无边的寒冷,清寂的空气,还有肮脏的厕所”。城市与乡村的巨大差异,在涂自强心中生产了巨大的生存悖论。他把母亲带进城里生活。城里租的房子小,母亲问他为什么不回去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一修,住大房子。他回答母亲:“待在家里哪有奔头呀?你看爸,苦了一辈子到死都没苦出头。在这里,苦上几年,买房买车,就能熬出头了哩。”

但是,贫穷还是打败了涂自强。

采药姑娘与中文系女生

涂自强考取了武汉一所大学,而他爱恋的高中同学采药姑娘落榜了。采药姑娘很明智,送给涂自强一首诗,这首诗是所有农村孩子高考落榜的命运揭示,也像谶语一样揭示了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涂自强再见到采药时,采药已经怀孕了。采药很快就从一个渴望读书改变命运的碧玉年华过渡到一个乡村妇女了。爱写诗的采药姑娘如果不落榜,也会读中文系的。

而中文系的女生,来自同采药一样的贫穷山村。“是靠十堰城里一位好心工程师的长期资助才有机会读完高中”,如愿上了大学,但这个女孩子要的生活不是通过努力读书,把自己塑造成知识女性的生活。她明白,将来毕业了,没有社会地位和金钱在城里也是难以生存的。于是,找了一个有“经济实力”的男朋友,“轻盈地一抬腿,跨进一辆锃亮的银色小车”,去经营自己的未来。

涂自强与女生的“身份地位以及经历何其相似”,两人同在食堂打工勤工俭学。说话投机,互生爱慕之心,但女生更现实。寒假游黄鹤楼时女生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他们都付不起“八十元”的门票,尤其是涂自强在买门票时囊中羞涩,“瞬间呆掉”的犹豫,“男人为女人花钱”,并非“是天经地义”的。同是从山坳里走出来的穷孩子,女生很理解涂自强的矛盾和犹豫,她绝决地说:“你不要撑这个面子。我也不需要这个虚荣。穷就是穷。我们正视现实。”所以,女生在做出新的选择时断然对涂自强说:“我知道你的心,但有些事情没有办法。我们两人在一起,谁也帮不了谁,我们都太穷。”

用实用主义看待现实生活的残忍,人的理智就消失了。“性本身也是给人消费的”(《消费社会》鲍德里亚著,138页)。脱离贫穷,靠双手劳动太慢了。中文系女生清醒地认识到“女性身体的商业前景”。采药的留守是无奈被动的,这是祖辈的命运。中文系女生的选择却是心仪主动的,是对传统价值的反叛。女人的身体就是资源。这不但不需要“道德审查”,而且播放出活力、财富和解放的声音。采药姑娘没有考上大学,想成为城里人,嫁人是改变命运的最后通道。她嫁给了县城里一个男人,未婚先孕。结果这个男人“帮云南人开厂制毒品”,不久就会枪毙。采药姑娘怎能想到自己选择的婚姻竟然让她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怀孕生子,是女人真正生活的开端,采药的生活刚开始就结束了,这确实不是“个人的悲伤”。这也确确实实印证了采药高考落榜留给涂自強的那首诗:“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从此我们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责怪命运/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这是多么无奈的哀叹啊!

涂自强与他的城市同学

时下,不讲阶级了,出身问题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淡出,但城乡差别依旧是社会的隐痛。作家姜琍敏在《幸亏我不是农民》一文中从受孕的生理角度,运用奇异新颖的想象表达着一种对于农民和农村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当一条精虫从亿万条拼命奋游的精虫中脱颖而出,艰辛而疲惫地获达卵子时,它肯定是幸运的。但却未必是最幸运的——如果它进入的是一位农妇的卵子的话,某种程度上看,它的命运未必会比那些因失败而生存短暂的精子兄弟们辉煌到哪里去。在即将开始的另外一场生存竞逐中,比起另一位成功地进入另一类卵子的精虫来,它的跑道不知要漫长而崎岖多少,它的生存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不知要差多少……它的命运几乎可以说在它进入卵子那一刹那便“命定”的了。虽然不是没有改变的可能,但这种可能的代价是什么,我们都一目了然。所以,我经常会情不自禁地叹一声:幸亏我不是农民。”

异曲同工,方方的小说表达的同样是对于农民和农村问题的社会学思考。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之间与生俱来就有不平等。涂自强任命,没有抱怨,他靠的是苦学加力气改变自己的命运。涂自强考上大学是村里的一件大事,远亲近邻为他祝贺。高兴过度,他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像一个“鬼魂”一样在沙漠中爬行,且不知爬行的方向,只清楚地看到爬行的痕迹形成九个字:“这是我的个人悲伤”。我想,这个梦是一个隐喻。隐喻涂自强的自强奋斗是沙漠里行走,艰难而徒劳。

虽说读书不是当下农民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但毕竟是公平的选拔。大学是社会的缩影。踏进大学,无论来自哪里,大学生开始寻找自己的未来和价值存在。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的读书心态是不一样的。农村孩子的乡村思维在大学校园里开始转变,有的孩子很快就适应了,有的家庭贫穷的孩子显得很自卑,无法接受城市孩子的消费观念。涂自强的适应能力很强,免疫力更强。他做自己的事情,不把自己的生存观念建立在他人的议论上。与他同宿舍的城市孩子,不用功读书,并没有影响他。上大学不谈一场恋爱,等于没有进大学门。这大概是许多城市孩子的大学情结。谈上女友,在校外租房同居,这是校园时尚。涂自强有自知。他的日常生活常常受到同学善意的嘲讽,他可以微笑着接受。同学们对他的帮助他更是坦然接受。毕业后,赵同学出国,后来又回来,在银行找到舒服且收入高的工作,他也没有心里不平衡,表现出嫉妒、不公、仇视社会的情绪。他想着通过几十年的奋斗,现在属于城里孩子的将来自己都会拥有。涂自强对同宿舍的城市孩子赵同学说:“以后我儿子也会像你一样,不理解他的来自乡下的同学。”

时下,城乡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消费观念,这是涂自强与城里同学之间的差距。从涂自强踏进城市读大学到毕业留在武汉的几年里,他在拼命改变自己,想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尽快城市化,但他没有财富积累,无法想象城里同学的奢侈消费,这个根源是贫穷。涂自强的学费是“村里所有涂姓人家凑给他的”。“钱很零碎,村里人家甚至没有大钞供他们一换”。他的家乡是一个户户贫穷的山村。涂自强上学一路走一路打工挣钱,他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洗车、在饭馆洗碗,一路走来,深知赚钱的艰辛。缴费时,涂自强“看到无数惊讶的同情或鄙夷的目光”,他开始胆怯、茫然、紧张。后来,一个戴眼镜的老师的关心问话,才使涂自强慢慢镇定下来,开始从容淡定地面对一切。而这一幕情景是涂自强认识城乡差别、贫富差别的开始。上大学对涂自强来说是换了一个新天地,住宿、饮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解决吃饭依然是他面临的首要问题。

他“买最便宜的菜吃,每顿吃一个馒头”。赵同学认为涂自强“这样的吃法过不了几天就会死人”。眼镜老师安排涂自强进食堂打工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同宿舍的城里同学议论涂自强不去图书馆打工而选择食堂是“目光短浅”、“不可理喻”时。听了同学的议论,“涂自强只是笑了笑。有些事别人不懂,但他自己必须明白”。城里孩子没有饿着肚子读书,根本不明白“一个人吃饱了心情会有多么愉快”。“我最需要的就是能吃饱饭”。“我是山里娃,我跟他们不同,我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份踏实”。涂自强的心理表白,读这样朴素的文字让我落泪。上了大学,涂自强才第一次刷牙、第一次见到电脑、第一次手上没有长冻疮、第一次在山外过年,感受城里的春节的欢快与热闹、第一次用手机和山里的母亲通话、第一次在酒店的浴室洗澡。涂自强去做家教。感受城里有钱人的家庭生活气氛,感受城里孩子与农村孩子思维上的不同主要是没有享受生活的心理空间。涂自强辅导的学生说涂自强“你们人穷,连幽默感也这么穷”。贫穷使人产生紧迫感,幽默则是闲人的心智。其实,涂自强心里挤满了“算计”,算钱够不够花,算时间够不够用。毕业后留在城市生活,就是要培育自己的幽默感。城里人越有钱越拼命赚钱。家长拼命赚钱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富人的孩子的幽默都是一种享受、玩乐,这增添了涂自强个人奋斗的“算计”。富人是消费,穷人是算计。当家教,让他看到了一种社会现象。

贫穷的身份与廉价的自卑,还想保持一份昂贵的尊严。城市孩子赵同学很委婉地保全了涂自强这两点。他让涂自强为自己洗衣服,每件衣服五元钱,洗到毕业,来抵送给涂自强的一台旧电脑。“用劳动来换这台电脑”,这与同学情无关,是纯粹的交换价值与商业思维。李同学一直抄涂自强的笔记,回报了他一款淘汰的旧手机。涂自强乐意接受,遇到了这么多好同学,这“真的是他的运气”。大学里,这种交换是常态进行时,比如替同学上课、替同学点名、替同学做作业等等。

涂自强对未来的设计是过十年,“方可进入普通消费级,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那时,他四十出头。真正享受生活,怕是要到五十岁之后”。而同样来自乡下的马同学认为这样太慢了。马同学争取富贵,改变命运的方法则是走“找个家里有背景的女人当老婆”这条捷径。后来马同学认识了一个美国妞,移民美国,“美国妞家里是大财团的老板”。小说反映了人生的多面性。

临近毕业,赵同学准备赴美国留学,临走时分析了社会生存环境,分析了涂自强的性格优势,让他考研究生,读博士,将来留校工作当教授。城市学生虽然对功课用功不够,但他们不读死书,思维活跃、看问题远,这确实完全颠覆了涂自强的想法。赵同学给涂自强的忠告是“千万别回老家”。这是小说的尖锐。为什么读大学?目前的许多大学蜕变为职业技能培训,读一个好专业,好找工作,成为很多学生读书的唯一目标。许多学生虽然拿到了毕业证,但不明白读大学最重要的是提高人文素养、改变观念、改变生活方式、改变思维。

涂自强赡养母亲的畅想

涂自强的父亲突然身亡,使他考研的计划破灭。

“村里修路,原本是经过卢家的地,可卢家县城里有人,硬让改了线”,强行从涂自强家的坟地经过,平了他家的坟地。涂自强的父亲找修路的说理、找卢家说理,从村里到镇上四处去说理,理没有说清,还“气得吐血”,因无钱治病,只好回家,病情越来越严重,老人就在寒冬趴在新修的路边冻死了,“那是他爹娘的埋骨地”。小说揭示了人心难测和社会的复杂性,乡村不但贫穷,还没有公平和公正可言。

父亲的不幸身亡,彻底摧毁了涂自强对家乡的留恋。后来一场大雪压塌了他家的房子,他就把母亲带到武汉去生活。他大学毕业以后拼命挣钱,就是畅想“将来定要让爹妈住进城里,定要让他们这辈子享享福”。他三年没有回家,为了省钱。省钱就是为了孝敬爹妈。他毕业后为自己拟了一份生活清单,畅想孝敬母亲的方式——“每月留五十元给母亲。两个月寄一次,母亲收到这钱,一定会高兴坏。他的生活因有钱也会好很多”。他打工挣到的第一笔钱有“五千多”,他想“带着这笔钱回家见母亲”,还想给母亲“买件新棉袄”。“山里冷”,還想母亲“买一套保暖内衣”。他想用这笔钱做很多事情,想修房子、想修一间厕所。“涂自强把自己想得十分兴奋”。然而,老板“因受黑社会的威胁”,卷着钱跑了。涂自强和所有的工友一分钱没有得到。涂自强不相信“哪里有什么黑社会?”,但现实的的确确告诉了他生活的残酷性,他有说不出的悲伤。

在赡养母亲的畅想中,山村顿时失去了田园诗意。诗意不能当饭吃,真正的诗意在山村之外,山村之外有涂自强畅想的富贵。自然贫穷,逃离就很正常。热爱贫困的故乡,那是因为山村有祖先的坟茔,有父母在。涂自强“原有两兄一姐”一个哥哥痴呆,“没满七岁就死掉了”。另一个哥哥“跟村里人去到山西挖煤”,“在外面找下媳妇,就没了声息”。“姐姐十六岁时,跟人外出打工,从此了无音讯”。哥哥和姐姐是彻头彻尾地逃离土地,逃的是无影无踪,干净利落。家里就剩涂自强一个人将来要鼎立门户。母亲对他说:“家里就指望你的,你还是好好读书吧。”“涂自强从父亲和母亲的脸上,看到自己的责任”。他读书成功,一心一意想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母亲是他的一切。大雪压塌了他家的房子,“他的母亲被压在塌梁之下”。他陪伴母亲过了一个冬天,母亲的腿伤恢复了,就把母亲带到武汉与自己一起生活。他四处租房,母亲腿脚不便,一定要求室内有厨房和厕所。他一定要在城里安家,“一定要让母亲自如地走在街上”,像城里的大妈一样“拎着菜篮,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母亲是涂自强的上帝。为了母亲,他两次丢掉工作。母亲扫街时受骗迷失方向,失踪了两天。这时,涂自强正好在二线城市开拓业务。他扔下手头的工作,回家去寻找母亲。一个淳朴的山村老人怎能应付城市的险恶。母亲被骗子抢了钱包,气愤、委屈、饥饿、困乏、迷茫,“不知怎么就走到连溪寺”,是菩萨救了母亲。这是小说的又一个隐喻,为母亲找到归宿。涂自强深知“母亲没有文化,笃信观音,这就是浸染她全身心的文化”。母亲这辈子饱受苦难,来到城里不断受到惊吓。现在,在宗教祥和安宁的气氛中母亲的心会得到慰藉的。

母亲接连的变故,已经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劳累。公司经理谴责涂自强“不是一个把事业放在第一的人”。这种劳累已经“从血液里从筋骨里散发出来”。“这种累就是那种只想躺下来永不再起来的累”。这是躯体传达给涂自强的癌变信号。

他已是“肺癌晚期”,时日无多。他得在这不多的时间里安排好母亲。涂自强跪求莲溪寺尼姑寺庙的主持照顾母亲今后的生活。母亲一心向佛,也是人生的归宿与解脱。他对母亲的孝敬令人发出《诗经·蓼莪》的喟叹:“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涂自强不是那种“啃老族”的青年,他有强烈的使命感,不逃避自己的责任。虽然他的个人命运令人悲伤,令人感叹,但我依然看到了文学的力量。

涂自强背着母亲留给他的一尊观音菩萨向老家的方向走去。母亲催着他赶紧找个媳妇。时下的爱情是物质的,共同奋斗打拼的爱情已经很少了。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妈,我对不起你。”此时,涂自强只有一个奢望——“他一出生便在母亲怀抱,倘若能死在母亲怀抱,该是何等的幸运。现在他却不能……”。涂自强走出了土地,又回归了土地。

最后,我还想到“人活一世,总得有劫”。涂自强遇上了贫穷和疾病两个劫难。小说为什么把人们都有可能经受的苦难集中在一个叫涂自强的人物身上,让他的自强自立与个人奋斗毁灭。这可能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小说是对人类精神和梦想的文学再现。方方这部小说,使人甚为疼痛。体现了文学的批判精神,这是文学的良心。

猜你喜欢

大学母亲同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