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学者眼中的当代中国“县官”

2014-04-29

凤凰资讯报 2014年15期
关键词:党政干部县官党政领导

当许多针对中国政治的研究聚焦于北京或省级的政坛精英时,英国研究者塞金顿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更接地气却沒那么引人注目的县级党政干部。

塞金顿于2006年前后搜集了全国268位县级党委书记、政府首脑的资料,其中包括五种行政单位的官员:县或旗、县级市、直辖市治下的区、地级市治下的区以及自治县。简历未在网上公开的官员不在考察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在直辖市内担任区党委书记或区长的官员,应该为厅局级。塞金顿将个别厅局级官员和县处级官员放在一起分析,未免有不严谨之处。

为了呈现县级党政干部的面貌,塞金顿从年龄、教育水平和任期等多个方面展开描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年龄便成为组织部门用人的重要考虑因素。邓小平曾将干部年轻化上升到战略层面。2006年,中央文件正式提出县级政府领导的平均年龄应为45岁。塞金顿的研究发现,当时中国县级党政领导的平均年龄为43.79岁,已经低于中央的上限。

2006年的中央文件也提出,县级党政领导的学历应不低于本科,而此前的要求是大专或专科。统计表明,拥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县级官员,占考察人数的95%。但更仔细的研究发现,多数人的学历来自参加工作以后的在职学习。塞金顿以官员简历上参加工作的时间为指引,发现多数官员在正常毕业年龄前就开始工作了。例如,62%的官员是20岁或之前参加工作的,而12%的官员在17岁或之前就开始了职业生涯。此外,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官员集中在东部地区。

在重视干部年龄和教育水平的同时,中央也希望通过延长官员任期避免其追求短期利益。2004年,官员的任期由3年延长至5年,而且不能在同一职位连任超过两届。塞金顿的统计表明,多数县级官员在位的时间在5年以内。至少在当时,中央延长官员任期的举措尚未在县级体现出来。

在年龄、教育水平以及任期之外,塞金顿还通过其他角度衡量中国的县级干部:男性居绝大多数;多数干部长年在同一地区工作,经历单一;有军旅经验的官员越来越少,在东部更是基本没有,与建国初期干部多来自部队的情况大为不同。民族也是塞金顿考察的指标之一。在诸如贵州和湖南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已经能在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挑大梁。

摘自《青年参考》

猜你喜欢

党政干部县官党政领导
缩写《聪明的县官》
县官对“员外”忌惮为哪般?
县官断案
一图读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党政干部的良师益友和理论家园
京津冀党政领导纵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浅析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加强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要增强党政干部新媒体运用能力
一张图看懂生态环境损害如何追究党政领导干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