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为什么不拿自己当外人
2014-04-29
从“周一见”到“在阳光下牵手”,这两周中国网民的生活里是非多,火气旺。挖掘内幕和站队斗嘴的熟悉景象自然少不了,或愤怒谴责,或质疑谴责本身。有人感叹说:“你们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吧。”
这个时代,不拿自己当外人相当容易。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不自知的习惯。注重弱关系的微博将陌生人连接到一起,微信则强化了强关系和圈子的力量。信息越来越轻、快、无所不包。那么,公众空间和私人生活的边界在哪里呢?边界的模糊会带来情感认知的错觉。如今的数字生活中,私人空间交错共生。很多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别说不拿自己当外人了,自己根本就不是外人。
这种错觉的杀伤力在于:他们并不真的认为自己和关注的对象建立了一种亲密关系,而是为对方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形象,并与这个形象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这个形象多少与公众人物在公共表达中希望被认同的特质相关,也会带有与创造者自身境遇相关的投射。无论如何,随着女神、男神、公知、愤青等虚拟形象纷纷被树立起来,真实的边界已经被更改。
更大的麻烦不在于被关注的人,而在于人们所针对的事件。攻击反对意见的常见论点有:“你说某药品检测合格,那你吃一把我看看?”他們逼着每个人感同身受,但给出的却是一个基于自己理解的虚拟环境。
真正的价值闪现在对事而非对人的讨论中,关键是这样的讨论必须涉及公共利益。最新的例子是清华化工系的学生连夜守卫“PX”百度百科词条。这个事件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不少声音质疑几个小伙子的动机。该校的工科生出了名地认死理,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大意是:这是我们的专业,我了解我们的专业,与任何其他诉求无关。
参与讨论的外人没有正确的义务,但有坚守的权利。互联网宝贵的求知欲、创造力和公共性,或许都源于一句自省:“这怎么不关我的事呢?”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