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流系统在器材保障中的应用
2014-04-29卢晓兵曹文高晓艳
卢晓兵 曹文 高晓艳
【摘要】本文在分析物流系统运行效益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物流系统在器材保障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物流系统在器材保障中运用初步构想。
【关键词】物流系统;器材保障;应用
器材保障走物流化发展方向是大势所趋。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研究物流系统在器材保障中的应用,对推动装备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物流系统运行效益的影响因素
“服务好”,“费用省”是物流系统两个最根本的目标,也是衡量其运行效益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其运行效益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环境因素分析
军事物流系统的环境是军事物流系统所处的外部条件,包括国防军事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空间自然环境,具体体现在国防经济环境、军事技术条件、信息技术基础、战场环境、作战样式、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军事物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军事物流系统的输入、输出、约束和干扰。对于这些环境因素,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二)内部子系统因素分析
军事物流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非平等,军事物流指挥子系统通过获得物资信息、部队需求信息、军事物流设施、设备、人员、财务等信息,并根据系统工程人员提供的决策信息,定下方案,再通过指挥子系统控制军事物流的设施、设备、人员、财务等子系统,实现军事物流系统的筹措、包装、运输、配送,把军用物资送到部队。其中,指挥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是军事物流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两个子系统,在军事物流系统中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军事物资流程包括军事物资筹措、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配送等环节,受控于军事物流系统中的六个子系统。因而,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运作模式直接影响军事物流系统运行效益。
(三)要素集成化因素分析
系统集成化就是对各要素进行统一规划、评价和管理的过程。对系统要素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就是超越各要素之问存在的部门管辖权限分割,理顺各要素之间的运作关系,按照整体最优的评价标准进行协调、配合和重构。军事物流系统的各要素由于体制编制的原因,存在部门间要素重复建设、关系协调难度大、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只有按照系统集成的标准统一规划军事物流系统各要素,对系统要素进行统一的评价和管理,才能真正达到军事物流资源的系统最优,而且这种优化也意味着各要素运作效率和建设效益的优化。
二、军事物流系统在器材保障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体制管理约束军事物流的拓展应用。我军器材保障各要素由于其管理权限分散在多个部门中,所以军事物流系统的运用受到条块分割式管理制度的约束。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模式下,仓储内各种要素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规划,存在着重复建设或资金无法到位的不正常现象,形成资源非合理使用与浪费。这种按专业分段式的管理模式,将整个军事物流过程分割开来,不仅无法适应和满足器材需求量大、时间紧的要求,而且使得器材保障要素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军事物流的发展。
(二)现有军事物流信息系统集成性差。器材保障的信息系统建设,较弱的集成能力难以形成一个器材保障全领域(部门、地域和器材)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器材保障的信息化整体建设由于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组织工作,导致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生命周期短、工程化程度较低、可持续开发性差等;另外,器材在自动控制、采集与输入物流信息方面,无论是技术应用水平,还是相关设备建设都还不能完全适应物流化运作要求,从而导致信息采集处理的适时性、準确度难尽人意;其次,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模拟手工式操作流程的局限性。
(三)物流系统实施保障的设施设备条件整体水平较低。军事物流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进行军事物资装卸的设备大部分于20世纪70年代配置,更新换代的步伐相对较慢,机械化和自动化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器材进行军事物流化保障的作业效率。
三、军事物流体系在器材保障中应用的初步构想
(一)建立灵敏高效的集成化运行机制。系统集成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若干需要一体化运作的要素和相对独立的信息资源,按运作关系和特定的目标有机地联合到一起。由于庞大的器材保障机构进行协作的不确定性因素多,系统要素之间的连接和协作关系也随之经常发生变化,机构间的协作关系(包括信息系统)也因此需要适时重组。器材保障体系必须能够应付若干事先难以预测的“意外”事件。例如,出现突发事件后,保障系统就需要对包括人力在内的各种资源进行灵活、快速地重新部署。所以器材保障军事物流要素集成化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系统兼备灵活性和实用性,适时地进行某种程度的集成。
(二)重组整合现有器材保障要素。器材保障要素的重组,不可能也不需要另起炉灶。基于各战区的通用器材保障体系,结合各战区器材保障的需要,建立一体化保障体系的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目前我军正在进行的联勤保障改革,不断地加大统供的范围,本身就是军事物流要素一体化运作的一部分。器材保障同样需要加大统供的范围与力度,来促进器材保障要素的一体化进程。像器材仓库的管理就需要有一个部门进行统管;部门机构需要按物流业务流程进行重构与组合,以便理顺工作程序,实现各要素运作的无缝连接,提高保障效益与效率。
(三)借鉴汲取现有民用物流系统建设经验。系统集成军事物流要素,不是独立发展军事物流系统,而是结合民用物流系统建设军内专业化的物流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军事物流队伍的成长壮大,有利于提高军事物流的整体效益,又可以有效地挖掘地方物流的资源,军民共同振兴我国的物流事业。军事物流要素的集成目标是形成器材保障要素的系统化。这套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概括地讲,拥有一套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硬件”系统;拥有完整配套、功能完备的先进的“软件”系统;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事物流人才队伍;拥有先进的物流作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技术系统。
参考文献:
[1]金秀满.对军事物流系统的再认识[J].后勤指挥学院学报,2006,4:31-34
[2]王会云.论军事物流系统化[J].军事系统工程,1999,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