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冠状动脉左室瘘一例
2014-04-29祝贺全松石
祝贺 全松石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96-01
患者,男 61岁,患者因间断胸闷、胸痛7年余,加重4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达260/160mmHg,该患者于7年前开始,每快步行走或劳累时即可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疼痛位于心前区,呈闷痛样,后背部有放射痛,持续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持续超过30分钟。轻微活动及休息中仍反复发作胸痛。查体:血压136/76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4次/分,律齐。心电图:V1-6导联T波倒置。心脏超声:左室后壁厚径(D/S):12/18mm,左室(D/S):40/20mm。冠狀动脉CTA示:右冠状动脉近段约3cm范围有软斑块形成,狭窄程度约为85%,中远段见多处软斑块形成,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见局限软斑块形成,狭窄程度约70%,左冠状动脉钝缘支远侧支与左心室间形成瘘,近瘘侧段冠脉局限扩张,两年钝缘支部分血管走行于心肌内,考虑肌桥形成,左心室壁增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示:右冠状动近段100%闭塞,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两处狭窄,最重90%;回旋支:未见狭窄及阻塞性病变,远端可见左冠状动脉瘘。
讨论: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指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其他血管之间存在先天性异常通道,血流从冠状动脉经瘘管分流到有关心腔或血管。冠状动脉瘘于1865年由Knavss首先报告,系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1%~0.2%。CAF 绝大多数为先天性,由于胚胎时期心肌中血管窦间隙的发育异常所致;偶可由后天造成,如创伤或心脏手术等[1].其病理基础为:胚胎时期心肌内小梁间隙与心腔外冠状动脉血管相通,随着心肌的发育,小梁间隙受压逐渐变成毛细血管网。如心肌某处发育迟缓,小梁间隙保持胚胎早期状态,即形成冠状动脉瘘。CAF可发生于左或右或双侧冠状动脉的主干或分支,以右冠状动脉瘘最为多见,约占60%,约45%瘘入右心室,25%瘘入右心房,15%瘘入肺动脉,左心房或左心室瘘<10%。双侧冠状动脉瘘较少见,约占5%。
作为诊断“金标准” ,心血管造影能够显示瘘支动脉、有无动脉瘤或侧支形成、明确瘘口大小和部位,并同时完成介入治疗,但属有创性检查[2]。冠状动脉在解剖上位于心肌表面,三主支分别位于房室沟和室间沟内,生理走行较为固定,选择性造影只能提供二维图像,难以反映变异冠状动脉的空间关系,尤其是对于多发瘘管型CAF ,心血管造影中,二维影像重叠无疑增加了操作及诊断难度。MDCT在显示CAF 的空间走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经过后处理技术能够直接显示异常血管的空间走行及瘘口位置,并能直接显示冠状动脉与各心腔的毗邻关系。因此,MDCTA 是一种可靠且准确的筛查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除检出冠状动脉硬化性改变外,还可清晰显示CAF 的起源、行程、引流部位及合并异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CAF 提供指导。
该患者左冠状动脉钝缘支远段明显增粗,并直接开口于左心室,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类似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会加重左室负荷,导致左室轻度扩大,因该患者分流量不大,故临床症状不明显,症状明显者应早期进行手术,以免发生心衰等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Rudraiah L , Dhar G , Thatai D . Acquired coronary cameral fistula‐a report of two cases . Int J Cardiol ,2008 ,123(2) :e40‐e42.
[2] 戴沁怡.张兆琪.吕飙.王瑞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瘘[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11,27[3]
通讯作者:
全松石,男,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影像1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