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连片特困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2014-04-29范应胜

时代金融 2014年17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摘要】滇西连片特困地区是云南省确定的4个连片扶贫区之一,不仅具有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程度深等特点,而且所辖区域在自然条件、历史成因、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同质性。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连片特困区经济发展与扶持工作,这将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因此,本文从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其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在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如何根据滇西连特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发挥出金融支持的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滇西连片特困区 金融支持 政策 研究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将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等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海南省作为我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连片特困区涉及21个省、自治区,覆盖了505个县,2.2亿人口,多为革命老区、民族和边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不足,是全国扶贫对象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工作难度最大的区域。而资金不足是导致连片特困区陷入“贫困性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中央高度重视解决扶贫资金问题,《纲要》专门对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和“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提出了新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区。面临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大机遇,如何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为连片特困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经济发展现状

滇西连片特困地区是云南省确定的4个连片扶贫区之一,它所辖56个县(区),不仅具有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程度深等特点,而且所辖区域在自然条件、历史成因、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同质性。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地区主要包括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和昌宁县等4县(区),总人口达189.14万人,部分县域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规模化、现化化水平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是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近几年来,滇西连片特困区在中央大力支持下,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积极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和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极大推动了滇西连片特困区域经济发展。据统计:2013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生产总值达325.77亿元,同比增加39.96亿元,增长13.98%。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101.22亿元,同比增加11.99亿元,增长13.44%;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11.61亿元,同比增加13.78亿元,增长14.09% 第三产业生总值112.94亿元,同比增加14.09亿元,增长14.25%。

(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投资考核机制,细化投资目标任务,积极优化投资结构,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4县(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62亿元,同比增加18.69亿元,增长13.45%。

(二)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近几年来,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2.68亿元,同比增加74.84亿元,增长32.85%。

(三)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近几年来,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结合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农业主导产业,继续加强地方特色农产业、产品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经济规模化水平,4县(区)农业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64.89亿元,同比增加11.86亿元,增长7.75%。

(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近几年来,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收入的管理力度,在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方财政实力有所增强,4县(区)财政收入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实现财政收入33.92亿元,同比增加2.09亿元,增长6.57%。

二、保山市金融支持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满足各县、区域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极大促进了连片特困区经济发展,为连片特困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出了支持与保障作用。

(一)金融组织体系得到完善

近几年来,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针对金融需求的特点,切实加快金融机构网点建设步伐,进一步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型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目前,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已基本形成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型金融、新型金融分工协作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有各类金融机构9家,小额贷款公司16家。其中:村镇银行、农信社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5家。金融机构网点数达243个,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达194个。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达2183人。

(二)金融机构资金实力有所增强

目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改善經营理念,大力拓展业务市场,不断壮大资金实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存款余额达380.01亿元,比年初增加52.73亿元,增长16.11%。其中: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40.08亿元,比年初增加26.58亿元,增长23.42%。4县(区)金融机构存贷比达64.29%,较上年末上升了0.82个百分点。存贷比逐步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资金外流趋势。

(三)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几年来,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加大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努力实现信贷资金总量与实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需求相适应。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贷款余额达244.3亿元,比年初增加36.06亿元,增长17.32%。其中: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5.2亿元,比年初增加14.56亿元,增长20.61%。

(四)信貸结构持续优化

近几年来,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金融机构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改进信贷投向,努力改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促进辖区中小企业、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发展及支持“三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电力业贷款余额29.31亿元、交通运输业贷款余额15.01亿元、水利业贷款余额6.55亿元,占4县(区)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2%、6.14%和2.68%,占比较高。二是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有针对性的信贷政策措施,对辖区农户、涉农企业给予合理的信贷支持。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涉农贷款余额134.92亿元,比年初增加21.7亿元,增长19.17%。其中:农村贷款余额56.27亿元,比年初增加6.29亿元,增长12.58%;农户贷款余额32.35亿元,比年初增加5.1亿元,增长18.73%。

三、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部门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支持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经济发展,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招商引资、发展劳务输出,实施生态移民等方式带动特困地区脱贫致富。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4县(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一)经济总量偏小,经济提速面临压力

目前,保山市全市国土面积占全省的比重达5%、人口占全省的比重达5.4%,但其所辖的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经济总量明显偏低,主要经济指标大多数落后于全省水平,与4县(区)良好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极不匹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各县(区)经济运行仍然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质量和效益不高、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经济增长与提速面临着较大压力。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仅为2.78%;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仅为5.39%;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仅为1.64%;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仅为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仅为2.63%。

(二)经济增长结构有待优化,增长方式有待转变

目前,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方重点行业企业及政府主导的产业项目的拉动。而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4县(区)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保持较快增速,但由于受到资金、土地、环评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投资项目工作总体滞后。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部分投资项目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仅为2.26%和2.31%,占比较低。

(三)财政增收困难,收支矛盾突出

近几年来,在保山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企业效益较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市财政收入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受此影响,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财政收入总体上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从长期看,由于受政策性调整及财政收入来源单一等因素影响,4县(区)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压力较大,财政增收较为困难。同时,随着财政支出不断扩大,财政收入与支出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财政支出达127.87亿元,同比增加12.81亿元,增长11.13%。财政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25%,而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0.4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比例则达到了1∶3.77,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四)经济总体上欠发达,金融有效需求不足

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经济总体欠发达,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农业增收困难,工业发展不足,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而作为地方实体经济当中的中小企业经营较为分散,资金需求具有临时性、季节性强的特点,贷款管理成本高,与大企业相比信贷风险较大、可抵押资产少、信用等级低。面对正规金融机构严格的信贷政策,很难形成有效的资金需求。以规模化种养殖、特色农业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涉农经济需要的资金量较大、生产周期长、风险较高,特别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在政策保障和商业保险不能及时跟进的情况下,资金回报率与高风险不对称,金融机构主动投入涉农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五)金融资源配置失衡,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近几年来,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调控背景下,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了对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但4县(区)金融资源配置不均情况仍然存在。同时,受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撤并、放贷权限上收、上级行调控力度较大、实行集中、集权、集约化经营等因素影响,县(区)级金融机构只有贷款推荐权,而无贷款审批权,这些都制约了县(区)域的信贷投入。从而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存款持续增长,贷款增长缓慢,资金呈现外流趋势。据统计:2013年末,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县域非法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30.34亿元,比年初增加26.05亿元;贷款余额达159.1亿元,比年初增加21.5亿元。县域非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增量明显要高于贷款增量。除此之外,目前,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域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融资结构较为单一,银行贷款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同时,部分企业自有资本金不足,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较强,一旦银行信贷资金供应出现紧张时,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县(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一)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寻求多因素驱动经济增长

一是着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巩固粮油基础产业,切实加快发展“两烟”、核桃、红花油茶、茶叶、蚕桑、冬早蔬菜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机推广运用,不断完善农技推广体系,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激发滇西连片特困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持续加强项目投资,着力改善发展条件。积极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抓好土地整治、中低产田地改造、低效林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进一步夯实滇西连片特困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二)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一是发展主导产业,强化工业发展基础。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必须结合各县(区)实际,紧紧围绕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业、矿产业等地方特色产业,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化发展,实现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域的工业化。同时,积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改善园区发展环境,以培育大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链为目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进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旅游与文化、城镇、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及乡村旅游,扶持一批特色旅游村、旅游农庄,规范提升“农家乐”经营服务的水平。同时,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不断拓展服务业范围,形成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加强财源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一是切实强化财政管理。通过深化预算改革,进一步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同时,统筹各项财政资金,进一步盘活存量,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重点扶持工业园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积极培植新兴财源,增强财政增收后劲。坚持依法治税,推进税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四)大力发展县(区)域经济,增加有效金融需求

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订“十二五”县域经济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明确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积极实施县(区)域经济一体化,依托主导产业来发展特色经济,改善其弱质性特征,切实提高县(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制订,规划和指导社会资本投向和投量,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增强县域经济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和吸纳能力。

(五)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加快建立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与县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保山市滇西连片特困4县(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优势,扬长避短,制定可持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时、发布和反馈信息, 从宏观上引导金融机构明确市场定位,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协调金融机构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行业合作,为金融机构择优扶持,加大信贷投入提供依据。二是加大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力度。各国有商业银行要适时调整经营思路,根据县域企业的融资需求,制定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营销策略,适当扩大基层商业银行的经營自主权,增强县级分支机构服务县域经济的信贷动力和效率。同时,根据基层行的管理水平和当地经济状况,适当放宽信贷审批权限,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切实提高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努力改善融资基础条件。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省、市级担保公司拓展县域担保、再担保业务,依托县市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下的多种形式县域担保公司,面向农户、中小企业发展互助担保组织。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将油茶、烤烟、水果、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同时,积极完善中介及配套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以土地、山林、水域等承包经营权为对象的县、乡级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梁鸿雁等.金融支持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甘肃.甘肃金融,2012.8.

[2]巴曙松.中国县域金融体系的发展和重构,成都.西南金融 2010.7.

[3]宁爱照等.新时期的中国金融扶贫,北京.中国金融,2013.8.

[4]游俊等.《连片特困区蓝皮书 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范应胜(1978-),经济学学士,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经济金融。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政策
政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助企政策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政策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