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飞散视角解读《米格尔大街》

2014-04-29武莹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7期

摘 要:作为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在《米格尔大街》中展现了他的跨民族跨文化背景和思想。本文从飞散视角对《米格尔大街》进行解读。解读了《米格尔大街》中的文化混合,飞散情感以及对民族,文化,身份差异的超越。指出了全球跨民族跨文化的趋势和人们面对民族,文化,身份差异时所应持有的超越差异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奈保尔;《米格尔大街》;飞散视角

作者簡介:武莹(1988.9-),性别,女,陕西宝鸡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2012级,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2

V.S.奈保尔是当代知名的后殖民作家。他的写作具有“世界意识”(赵祥凤,38)并涉及了第三世界和殖民地国家的文化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以简洁的文字,精湛的写作“深刻描写了深受殖民主义影响的印度,非洲,加勒比地区等发展中国家的动荡不安”(王志勇,178) 并将文学领域的多个奖项收入囊中,更是于2001年获得了第二个为加勒比移民作家颁发的诺贝尔奖,以奖励“他以人类学家的眼光,考察了丛林深处于是隔绝的一些土著部落”。

《米格尔大街》是奈保尔于1954年发表的作品,这部作品由17个短篇构成,主要描绘了特立尼达米格尔街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同时也成为反映特立尼达的一面镜子,获得了1959年的毛姆奖。这部作品被学者分别从后现代和后殖民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张德明从后现代角度出发的互文性叙事,宏大叙事的消解的研究,从后殖民角度进行的边缘主题的研究;李玲芳等对模仿主题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跨民族性的文化的飞散视角对该文本进行解读。“根据詹姆斯克利福得,‘飞散是当地的,但是具有可译性,采取飞散视角的作家反对固化身份,提倡混合身份的跨文化跨民族特征。”(童明,119)飞散视角思考的是处于文化移位状态中的人,抵制文化的同化,坚持差异的必要性,并试图超越差异。而且根据童明对飞散的解读,“在飞散的新视角中,民族,足矣,身份,文化都不是孤立的概念,其语义存在于跨民族动态的关联之中。”(120)民族,文化,身份的差异都动态地构成飞散。奈保尔作为英国移民作家的重要代表,其跨民族跨文化的背景和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得以体现。故事的背景设置在40年代西班牙港的特立尼达。作为西班牙港的大都市,特立尼达汇聚了不同的种族,民族文化和宗教,成为“飞散者的家园”(116,童明)。米格尔大街就是其具体的代表,那里除了有来自欧洲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的移民,还有占大多数的大量为奴的黑人后裔和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印度人,他们作为社会底层人民在多元文化的混合体中生存,经历着文化身份的迷失和心态的错位,又尝试着飞散中的超越。

一、多元文化的混合体

特立尼达的米格尔街上有来自不同种族,民族,宗教和文化的人。由于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英国的殖民统治,在文化上,特立尼达也深受宗主国的文化的统治和影响。宗主国文化在米格尔街上深有体现。在《博加特》中,因为电影《卡萨布兰卡》的上映,主人公博加特便得名博加特。海特因为外形与电影明星雷克斯哈里森相像,“他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便极力去模仿”。在《择业》中,当得知伊莱亚斯相当一名医生之后,叙述者描写到“我们仿佛看见有一天伊莱亚斯成为了一名医生,并拥有卡迪拉克牌的汽车,黑色的手提包和电视机一类的东西。”从这些情境中,宗主国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除了宗主国文化,非洲文化和印度文化也扎根在大街上。米格尔大街上流行的克里索普小调,就来自于非洲音乐文化。街上的人们在遇到一些事情后,往往编一首小调应和。在《叫不出名堂的事》中,波普在阿里马找到了被花匠拐走的老婆,并狠狠揍了花匠一顿,交了罚款后,人们就给他现编了一首“有那么一个木匠来到阿里马,要找一个名叫埃米勒达的娘们”的克里索普小调并在狂欢节的时候在街上唱。比哈库和太太是印度人,他们为米格尔街带去了印度文化。在比哈库有时间的时候,他会念《罗摩衍那》。通常人们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粗短矮胖的比哈库太太站在院子里的水管旁……比哈库却趴在床上,悲哀地吟诵着罗摩衍那经文。”米格尔街的文化就是这样的多元文化的混合体。

二、飞散情感: 模糊与错位

“文学文化理论提出飞散性情感的形式,例如渴望,错位,身份的模糊与丧失。”(童明,117)米格尔街上的一部分人就在这种飞散状态中产生了文化身份模糊和心态错位的飞散情感。身处多种文化历史氛围中,尤其是处于宗主国文化的侵蚀和压抑中,有些人对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对自己的身份是认识不清的。他们渴望被认同,却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在《博加特》中,博加特失踪了几次之后,开始酗酒,骂街,变得粗野,讲着一口地道的美国腔英语。《直到大兵来临》中,在美国兵进驻特立尼达之后,主人公爱德华就“变”成了美国人。“爱德华彻头彻尾的投靠了美国人,他的衣着越来越美国化,还学会了嚼口香糖,就连说话也拼命撇美国腔。”博加特和爱德华在面对文化身份的差异时拼命地模仿,并在模仿中模糊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更令人可悲的是作为社会底层人民和边缘人,阶级的差异使有的人失去了自我。在《懦夫》中,大脚总是装出一副很吓人很厉害和样子,不愿把自己胆小真实的一面暴露出来,以蹲班房获得人们对他的惧怕。当最后被个假冒皇家空军拳击手打败后,大脚就像个孩子哇哇大哭并被全街人笑话。除了大脚,在《焰火师》中的墨尔根也没受到多少尊敬。他总想以自己出洋相逗乐大家,却没什么把戏了,最后竟是以被人高马大的老婆拎着辱骂而逗笑大家的。他还喜欢做焰火,却总不成功,夸口说可以制造最美的焰火,结果最后一次焰火做成时却引起一场大火还被指控了纵火罪。社会底层和被殖民的身份让大脚和墨尔根在面对阶级差异时心态错位,失去了自我。

三、超越

《米格尔大街》的主人公处在飞散状态中,但这正是现在世界的一种趋势,移民和文化身份的差异在所难免。在全球化的同时,民族性也越来越需要得以体现。“在相互关联的全球化空间里,差异的表述已是文化和政治的需要。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出发点》中提出我们正在超越单一性的身份和单一性的视角。”(童明,120)这也是身处于飞散文化状态中的人应采取的态度。在米格尔大街上,同样作为身处于多元文化历史状态中的人和社会底层人民,有的人却能超越差异,自在地生活着。

在叫《不出名堂的事中》波普是个木匠,整天敲啊,据啊。当别人问他所做何事时,他总回答“在干一件叫不出名堂的事”。虽然叫不出名堂,也没挣过一分钱,但他却乐在其中,人也很随和。波普习惯每天早晨端着一杯朗姆酒站在路旁,他对叙述者“我”说“孩子,早上太阳升起来,天却仍然挺冷,你很快就会长大了,那时你就会知道,你出门后站在阳光下喝着朗姆酒是件多美的事了。”波普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享受着生活的状态,完全超越了文化的差异和自身的贫穷。

在《机械天才》中,尽管对汽车了解不多,叔叔比哈库喜欢捣鼓发动机,而且一干起来废寝忘食。“他热衷于捣鼓汽车,并从中获得乐趣,而且从不为此花费而心疼。”他同波普一样,兴趣爱好已经超越了文化身份和阶级差异。除此之外,因为是印度人,在比哈库闲下来时,他会读《罗摩衍那》。“当比哈库再次拿起《罗摩衍那》,又会听到那低沉的嗓音。”在殖民地国家里,他依然可以坚持并欣赏自己种族的文化,超越单一的文化身份。最让人感到乐趣的是比哈库的太太,虽然经常与比哈库因为琐事吵架,甚至经常被比哈库拿专为她准备的板球棒揍她,但却很以比哈库为荣。当墨尔根太太嘲笑比哈库念诗时,她反驳道:“他比这街上任何一个白痴知道的都多,他能读写,你知道吗?英文和印度语,你们这帮蠢货,怎么能知道罗摩衍那是本圣书……”从她的话语可以看出,她跟比哈库一样,并不受文化身份和阶级差异的困扰,而是坦然接受和对待。

超越并不是忘记被殖民的创伤,而是能摆脱差异的困扰。尽管作者辛辣地讽刺了在米格尔大街上迷失的人们,但也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这些已然超越文化身份和阶级差异的人们,他们有所追求,自得其乐地生活着。

结语

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对待差异的态度。小说的主人公们身处飞散状态中,或在差异中模糊与错误,或在差异中超越与坚持,都展现着他们对待跨民族文虎的不同态度。奈保尔作为一个有世界意识的作家,是肯定差异,面对差异的而不是逃避差异。“飞散归根结底是肯定异域的,正如法国理论家克里斯蒂娃為异域辩护的一样‘普世价值,会不会就是我们自身的异域性。”(童明,124)

参考文献:

[1]阮学勤译, 瑞典文学院二00一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J]. 世界文学, 2002(1).

[2][英]奈保尔著, 王志勇译. 《米格尔大街》[M].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9.

[3]李玲芳,刘明景. 《米格尔大街》中的模仿现象解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 2005,5(1)

[4]刘小艳. 《米格尔街》的飞散文化和叙事策略[D].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5]赵一凡编.《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6]张德名. 米格尔大街的后现代后殖民解读[J]. 外国文学研究, 2002,(1):66-69

[7]赵祥凤. 抵达之谜的模仿主题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 2009, (3):38

[8]James Clifford. “Diaspora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9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