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乡土文学在中国20世纪的发展流变
2014-04-29向萃
摘 要:中国的乡土文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上世纪复杂的社会环境后,在现今依然灿烂夺人。本文将从文学史发展角度,按时间顺序对乡土文学在20世纪的发展流变加以论述。
关键词:乡土文学;鲁迅;农村;农民
作者简介:向萃(1990.10-),女,陕西安康人,西北大学,2013级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02
引言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母题,最早出现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库珀以他独具特色的“边疆小说”成为一代先驱。到20世纪,迎来了乡土文学世界性的传播与接受大潮。中国的小说界在鲁迅的创作与实践影响下,也加入了这次文学潮流,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乡土小说流派。
然而,长时间以来,对于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从写作对象的角度提出:“我们所说的‘乡土文学不是一个地域或空间概念,而是一个价值概念”[1]北京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刘庆邦提出:“我认为,乡土文学它不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不是一個物质性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空间性的概念,而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是精神上的概念。”[2]“这个精神的内涵,我认为首先它是人的文学,作家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精神,有反抗精神和批判精神。”[3]并且提出乡土文学的恒定标准是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张清华指出:“中国传统文学的理念和文本中,是没有‘乡土文学的,虽然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但是我们只有田园诗,而没有乡土文学。”[4]“因此,乡土经验书写的出现,其实就是启蒙主义思想的一个产物。”[5]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认为乡土文学的本质特性是一种文明状况的表征:“中国传统两千年的农业文明,诞生的人文情感、价值寄托、伦理道德、感受方式,其源远流长、深厚复杂,决定了“乡土文学”的根本品质,乃是表征了中国历史转型时刻根本的文明状况,以及这种文明状况在现代化遭遇下,所承受的被摧毁的压力。”[6]以上这些观点,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乡土文学的特征和含义,都有其道理,总的来说,乡土文学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的生存状况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乡土文学的总体特征体现在它是一种的人的文学,是一种人文的存在,然而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特色。下面就从时间角度分别加以论述。
一、乡土文学的产生
五四时期,提倡小说界革命,在借鉴西方近现代文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写作范式,为文学带来了新生活力,但是,也出现了过于概念化、欧化的弊端。针对这些弊端,新文学作家提出要展现地方特色,从土壤里滋长个性,因而号召作家“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7]鲁迅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承担起了新文学走乡土之路的领路人角色,在他的创作实践和创作思想的影响下,新文学出现了转折,对过于西化的创作进行着反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认为鲁迅的翻译实践在乡土文学的产生上起了很大作用。他进一步说明“乡土文学的产生,有一个翻译的背景和学理的背景,鲁迅以鲜活的姿态,激活了这个话题,那个精神的高度在一开始就是众人难及的。”[8]乡土文学开始于鲁迅,也成熟于鲁迅。在鲁迅的启发和影响下,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就出现了以冯文炳、王鲁彦、彭家煌、许杰等为代表的乡土小说作家,这些作家当时大都寓居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以一个游子的心态怀念故乡风土人情,在写实与抒情中,或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或表达对故乡山水的思念。这可以说是新文学走中国特色之路的一个开端。
在此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有学者提出乡土文学其实是启蒙主义思想的一个产物,“当中国的知识分子获得了西方近代思想知识,并以这个“他者”眼光重新检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乡土经验、乡土生活秩序是有问题的。”[9]“因此它又获得了一个美学方面的特点———悲剧性,看待中国的乡土、中国的农民,都必然是落后的、麻木的、愚昧封闭的,因而都是悲剧的。”[10]前面提到中国的乡土文学起于鲁迅,鲁迅在《呐喊》、《彷徨》里最大的呼唤就是唤醒民众、改造国民性,他立足于中国当时落后社会现实,看到了麻木、落后的国民弱点,从这一点来看,确实有悲剧性特点。正如鲁迅自己所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走在鲁迅开拓的这条新文学道路上的作家,也带有开拓者的气息。
二、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发展变化
乡土文学最初便以展现“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为特点,在三十年代中期茅盾给“乡土小说”做了最后定位,他认为“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11]这就要求超越简单的对于“自然相”的描述,揭示出更深意义上的“人生相”,由此指出“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道路。这既是对前人创作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以后创作的要求和指导。事实上,鲁迅的很多作品就立足于人生,在于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刚刚经历北伐,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拉开序幕,开始觉醒的民众生活又陷入贫困和不安之中。在此期间,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社会现实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文学发展面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应运而生。在走“为人生而艺术”的指引下,乡土文学的作家开始探讨贫困的原因,探索出路。在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情况下,作家主要是为了表现传统、文化、习俗等对人们的压迫,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农村破产、农民的苦难、农民的反抗斗争,代表作家有叶紫、萧红、端木蕻良、沈从文、柔石等。
四十年代,在全面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文学作品大量共存,文学围绕着革命运动发生了一定变化。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定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这一时期旨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创作的赵树理,成为了文艺典范。可以说,三十年代茅盾带有政治倾向的创作,以及四十年代赵树理实用主义的创作,开创了乡土文学新的视角,文学创作偏向于表现理性和社会政治意义,在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上有所减弱。这导致了文学向表现农村现实、历史、农民生活的农村题材小说的转变,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等。抗日时代已经结束,现今有学者从乡土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求出发,认为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浩然的《艳阳天》、柳青的《创业史》不是乡土文学,只有像鲁迅、沈从文、萧红的那种体现了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反抗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文学作品才是真正的乡土文学。出发点、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就不同,对于这种观点,在此就不做评价了。只能坚信,文学最终是人学,能体现人的精神,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才是真正的好文学。
新中國成立初期,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兴盛期。这一时期乡土文学的政治倾向和时事倾向明显增强,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等事件在创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受到政治的冲击,文学创作陷入一种萧条状态,在“四人帮”的“空白论”和“三突出”的文艺政策下,出现了“阴谋文学”、“跟派文学”、“异端文学”杂陈的局面。文学不自主的成了政治牺牲品,自然难以为农民言语,乡土文学也几乎沉寂。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题材写作业呈现出新的气象。一批经历了文革“严冬”肃杀的作家,开启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潮流,文学又回到了人学的轨道,农村题材创作又迎来了一次高潮,这是一次自觉地、拨乱反正的写作,古华、高晓声、路遥、周克芹等作家各自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尤其到了80年代,乡土文学开始向文化层面和现实主义美学层面发展。
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社会改革进一步加快,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文学也被纳入了一种文化消费,同时,传统的农业文明也发生巨大变化,在新的环境下,文学创作出现了无主题、无定向、无共名现象,乡土文学书写的系统性被打破,作家虽然更为自由和自主,但是继续探索和进行乡土文学创作也进入更为艰难的时期。这一时期,仍然以从现实主义角度反观农村为立足点,乡土气息在都市的映照下,同样体现出一种“悲剧性”,摒弃为了赚取市场的伪乡土文学,真正的乡土经验书写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人的意识、人的哲思和传统文化的力量,更富于人文气息,并不断随着时代赋予新的内容。张玮、迟子建、贾平凹、莫言的等的创作,为乡土文学在新时代的生存发展开拓了新局面。
结语
乡土文学自从诞生起,就带着一种启蒙和自省意识,在经历了几近百年的沧桑后,仍然是文学史上的一颗闪亮的星,虽然,时代的天空变化多端,但是,我们坚信,在这个有五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土地上,它将一直绽放光辉!
注释:
[1]程光炜、丁帆等.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057卷
[2][3]程光炜、丁帆等.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056卷
[4][5]程光炜、丁帆等.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055卷
[6]程光炜、丁帆等.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062卷
[7]周作人.谈龙集:地方与文艺[M].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版第15页
[8]程光炜、丁帆等.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059卷
[9][10]程光炜、丁帆等.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055卷
[1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9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