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流行语对初中生作文写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2014-04-29武家齐
武家齐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客观特性,并从思想与立意的离经叛道、词汇与语法的肆意混乱、内涵与美感双重缺失这三个方面阐释了它对初中生写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疏导学生的青睐心理,拟定写作的文明公约这三条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初中生作文写作;负面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51-2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网络聊天室、博客、网络社区等网络空间上产生,通过网友的频繁引用、转载及再创作实现传播,并在网络内外长期风行的一种网民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具有简洁粗俗的表现形式、幽默诙谐的娱乐效果、迅疾凶猛的传播速度等特点,初中生作为一个未成年的社会群体,他们思想意识并未发展成熟,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尚,彰显自我,而网络流行语的时尚前卫元素给他们展示个性提供了一个平台。随着学生审美倾向的逐渐变化,网络流行语逐渐影响到了初中生的作文写作,使得作文表达呈现了思想与立意的离经叛道、词汇与语法的肆意混乱等负面现象,他们的作文中普遍出现了内涵与美感双重缺失。
一、准确认知网络流行语的客观特性
1.简洁粗俗的表现形式。
网络流行语主要的传播平台是网络聊天室、博客、网络社区、专用的聊天工具等,这些平台的功用侧重于网友间的谈话交流,网友们为了提高交流的效率,在句式的选择上,很少使用长句,多使用短句,甚至短语,省却了标点符号和修饰因素。为了方便表达,网民们逐渐对一些语意的表达产生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有形式,网络流行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特别是一些符号性的网络流行语,比如“3x”代表“谢谢”的意思,用“4242”代表“是啊是啊”,简洁特性更为明显。
鉴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交际空间的不限制性,人们的交流对象由熟人逐渐扩大到陌生人,这使得人们敢于抛却顾虑,忘掉礼仪,淡化了文明高雅的语言风格,开始追捧那些污浊不堪的不文明语言。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接受人群的增多,这些不文明的网络流行语也广为网民所推崇,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因此,网络流行语鱼龙混杂,粗俗鄙陋的语言也层出不穷,比如,“靠”、“BT”、“TMD”、“恐龙”等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2.幽默诙谐的娱乐效果。
哲学家奥斯汀认为,说话就是实施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为是不存在的。网络流行语盛行于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网络聊天室、博客、网络社区等网上区域,它的出现也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这些网络上的虚拟空间,多是网民们工作以外的网上消遣之地,为了给枯燥无味的现实生活增加些许乐趣,这种网络生活带有明显的娱乐目的。因此,网络流行语不同于传统的规范的语言,无论雅致的还是粗俗的,多富有幽默诙谐的娱乐效果。
3.迅疾凶猛的传播速度。
网络流行语的滋生土壤为虚拟的网络空间,网络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一旦出现了人们喜闻乐见又标新立异的网络名词,网民们就会通过各种转载、引用、再创造等传播形式加以追捧,只需要“点击”的时间,这些网络名词已经实现了大范围的传播。特别是一些公众人物的微博、博客等备受关注的焦点,其传播速度更为迅疾,影响范围更为广泛。
二、明辨其对中学生作文写作的负面影响
1.思想与立意的离经叛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的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就要求初中生的作文写作要有清晰深刻的立意,一篇作文能打动人的往往是其深刻的思想之美。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初中生已经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经典阅读上,他们沉迷于网络,更乐于用网络流行语来表达自己。这样就造成了多数初中生思想意识的浅陋,审美情趣的偏离。在他们的作文中,满眼可见的多是贫乏空洞的思想内容、无病呻吟的抱怨之词,在主题思想上,追求真善美的意识淡薄,离经叛道的思想却被当作时尚加以追捧,常常会出现“哥写的是寂寞”之类的消极言语,如果长期得不到修正,学生的精神成长将会大打折扣,以致影响其身心健康。
2.词汇与语法的肆意混乱。
写作文要选择恰当的词汇,力求做到文从字顺。但是许多中学生为了标新立异,他们往往会滥用词汇,动辄就用“杯具”、“有木有”,“什么东东”之类的不规范用语。甚至在作文中出现大量的符号语言,伤心用“~~>_<~~”,快乐用“^_^”,没事用个晕倒符号“=_=”,显得杂乱无章。更有甚者,连粗俗之语也不避讳,“TMD”、“贱人”等类似的网络流行语在作文中屡见不鲜。语法规则更是被他们抛之脑后,诸如“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之类的不符合汉语构词语法的词句出现在作文中往往让人哭笑不得。
3.内涵与美感的双重缺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作文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一篇优秀的作文既要有深刻的内涵,含蓄隽永,使人读来韵味悠长,又要有流畅生动的语言,词顺文美,让人愿意流连其中。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语言完美结合才能凸显出写作者良好的文化修养。然而,初中生作文中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既破坏了作文的内涵,也损害了语言的美感。成文更是经不起推敲,读来味同嚼蜡。他们进行正常的表情达意都有困难,还何谈审美情趣与良好个性的和谐发展呢?
三、引导学生理性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初中生作文中出现大量的网络流行语,这跟他们审美的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汉语的文字之美,明晰某些网络流行语的粗俗特性,在对比中,去深刻体会我们民族语言的音韵、意蕴之美,鼓励他们追求作文语言的准确生动,或委婉含蓄,或豪放豁达,依情而择之。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着重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拥有阳光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来提升自己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理性认识,杜绝在作文中抒发无病呻吟式的抱怨,追求作文的思想之美。
2.疏导学生的青睐心理。
初中生的思想意识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他们如此青睐网络流行语,或是为了标新立异,或是为了彰显个性,更有甚者是对于自己不使用网络流行语,会被同学嘲笑为落伍的担忧。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性是很强大的,因此,教师对于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不能仅仅是强令禁止,而是要引导他们去除这种青睐心理。要去除青睐的心理,首先要引导他们认清所青睐的对象。初中生还没有完全具备区分网络流行语的基本内涵和使用范围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对于一些使用较多的网络流行语进行区分优劣,辨别美丑,明确哪些网络流行语在作文中是不宜出现的。其次可以开展例文讲评活动,将使用规范语言的作文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促使学生自己感受其中的美与丑。经过这样的疏导,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青睐心理则会有所减轻。
3.拟定写作的文明公约。
针对学生乐于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状,教师在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疏导他们的青睐心理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文明公约的拟写。公约的拟定要明确杜绝使用不文明的网络流行语,对于部分为大众所接受的又无伤大雅的网络流行语也要引导学生理性使用,对于个别因为表达需要确需使用的词语,也无须否决。教师通过拟定写作文明公约的形式,可以达到引导学生远离不文明的网络流行语,进行文明写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