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智能手机的“逆袭”
2014-04-29
手机经历了十几年的演变,已经从少数人用得起的奢侈品变成了人手一部的“街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在两年多以前,谈到高端智能手机非苹果iPhone莫属,随后另一个“高帅富”手机品牌三星崛起,如今与苹果iPhone二分天下。 然而如今,几乎人手一台的苹果、三星让许多人没有了优越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理性,将目标放在了定价千元的中低端智能手机身上,中低端市场也已成为手机制造商抢占市场份额的新阵地。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调查显示,由于智能机整机成本下降,2014年价格低于150美元(约合人民币900元)的低价位智能机出货比例由2013年的11%提升至14%,而介于150美元至450美元(约合人民币900元至2 700元)之间的中价位智能机全年出货比重也超越五成,因此中低价位产品在智能机厂商拓展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如今,不少中国厂商已经意识到了智能手机产业的巨大市场,并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像中兴、华为、联想等传统手机大厂都已开始行动,它们或是有针对性地推出子品牌如努比亚、荣耀等,或是单独拿出旗下一个系列如联想K系列,用来与小米等产品进行对抗。此外,像魅族、OPPO、vivo、金立等厂商也开始向互联网端发力:之前没有互联网直销的补上这块业务、之前没有自家定制Android系统的也开始着手开发。国外第三方调查机构Canalys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国产手机市场表现出色,国内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联想、酷派、中兴、华为和小米总共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20%,去年这个比例还不到15%。对此,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杨元庆认为,智能手机市场正在发生一些改变,首先整体市场开始从高端向中低端市场转变,中低端智能手机的市场增速更高;其次,新兴市场成为主要的市场;再者,智能手机的更新周期越来越快,运营商与用户签约的周期则越来越短。
如何造就低价智能机?
我国国内中低端手机的兴起,主要得益于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推出的廉价Android智能手机解决方案。正是这一类廉价的解决方案,降低了国产厂商生产智能手机的成本,从而使国产品牌手机在市场上遍地开花。在此之前,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与利润,不少厂商都是从硬件层面上一层一层地缩水而创造出所谓的“千元内性价比强机”,但是在配置透明化的今天,这种做法已经无法蒙骗精明的消费者了,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了配置上的正面比拼。当然只有这些仍然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使用廉价的解决方案之外,手机厂商的生产规模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手机的制造成本。
首先,较大的采购规模可以直接决定和上游元器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拿到更为优惠的零部件价格。同样一颗芯片,10万颗和100万颗的采购价格有着天壤之别。其次,较大的订单规模也可以有足够的资本与代工厂进行议价,从而进一步降低代工成本。除此之外,生产规模越大,每部手机上平摊的研发费用、专利费用和公司运营等成本就会越低。除了采用廉价解决方案和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外,饥饿营销的“拖时间”也成为了某些厂商降低成本的一种方法。厂商先发布手机,亮出高配置和低价格,引起用户的关注,而在每次发售的时候只对外销售少量的手机,直到拖到核心部件的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大批量对外发售,等到大多人开始能购买到这款手机时,已经是3、4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而这个时候这款手机的核心零部件采购成本已经下降了不少,手机的成本自然大幅减少。
销售渠道成本也是一款手机必不可少的成本之一,传统手机的分销渠道要经过逐级代理商的层层剥削,而直销模式也需要自建销售网络、加盟家电连锁商场等费用,这都会大幅增加手机的成本。如今,许多精明的手机厂商们都开始利用新型的电子商务渠道,这样不仅可以大幅降低销售成本,而且同时也能够增加手机关注的热度,可谓一举两得。除了以上各种方法,与运营商合作推出定制版机型也是降低手机成本的一大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依附于庞大运营商的销售网络将宣传成本转嫁出去,而且更重要的是每销售一部手机都会得到运营商价格不菲的补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手机厂商让高配低价的智能手机从不可能变为了可能。但是话又说回来,对于低价手机来说,价格始终是最重要的关键词,配置只能排在第二位,外观设计更是无法与高端手机相提并论。目前高端手机销量低于预期,苹果iPhone 5与三星GALAXY S4下调出货量,则与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用户不再頻繁换机以及产品创新不足有关,并非是因为低价手机的冲击。低价手机的销售业绩看似漂亮,但巨额利润始终牢牢掌握在苹果、三星这样的公司手里。高端手机品牌的主要对手并不是像小米这样走中低端路线的厂商,而后者也抢不了前者的饭碗。走低价路线的厂商,目前无论是研发还是设计实力,都无法能真正抗衡高端厂商。
声音
今天的手机竞争已经在全球市场展开,小米也希望在技术细节上尽力做到最好,而一个产品形成口碑背后的原因,总会有几个点能打动消费者。口碑的雪崩效应,已经达到我们无法理喻的速度。
——雷军
小米董事长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