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山猎豹

2014-04-29

全体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米处登顶营地

独自一人从喜马拉雅山的安纳布尔纳峰南面登顶,瑞士登山家乌利·斯特克完成了几十年来最伟大的攀爬。

从安纳布尔纳峰南面直线登顶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南面海拔为8091米,途经一块高2500米、宽12000米的巨型冰墙,加上狂风的影响,安纳布尔纳峰成为了喜马拉雅山最凶险的山峰,从这里试图征服喜马拉雅山无异于痴人说梦。安纳布尔纳峰是那些最伟大的登山家的滑铁卢,有些人甚至在这里丧命。但这个传奇的山峰并没有吓退天生的冒险者。37岁的速度攀爬高手乌利·斯特克独自一人,在没有供氧装备的情况下,只带一个轻便的行囊,用时28小时完成了征服安纳布尔纳峰的往返行程。

1970年,克里斯·伯宁顿也曾从安纳布尔纳峰南侧成功登顶,但他用时2个月,设置了6个营地,用了4500米长的登山绳索。43年后,斯特克的登顶速度让人叹为观止,这个登山猎豹讲述了完成这一奇迹的背后故事。

“我先来到海拔5000米的营地,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比通常的大本营(海拔4100米)要高。这对于适应气候有帮助。9月26日,我在加拿大登山者唐·博维的陪伴下度过第一夜。27日,我们在海拔6000米区域兜了一圈,然后回大本营过了两夜,这两天我们没有活动,唐的感觉很不好,对气候和海拔的适应遇到了麻烦。

30日我们第一次爬到了海拔6100米处,并在那里过夜。10月1日,唐的感觉依然不好,我独自爬到了6600米处。山上雾气弥漫,但我需要看清楚等待我们的麻烦。然后我回到了6100米的营地与唐汇合,并在那里过夜。2日,我们下山回到了4100米的普通营地。当时的天气很糟糕,高处下雪,低处下雨。4日,我庆祝了自己的37岁生日,我的舍尔巴厨师卡吉为我准备了一份蛋糕。

我感觉还没有完全适应当地的气候,但内心已迫不及待了。我告诉自己要立即出发,我会成功的。一整个夏天我就像个疯子一样在努力训练,忘记在珠穆朗玛峰发生的让我挥之不去的沮丧(今年春天斯特克在攀登珠峰时被一群舍尔巴人殴打,《全体育》对此有过报道)。

6日,天气预报说天气晴好,我和唐回到了大本营,结果发现雨依然在下,事实上他们错报了天气的日期。在6日到7日的晚上,我起床感觉风渐渐停了,黎明后天气非常好,我们光着身子过完了那天,当时的气温高达30度。

我已经处于随时准备出发的状态了,但还需要一点耐心,因为我坚信一个永恒的规则:在大量降雪后的第二天绝不登山,雪崩的可能性太高了。我需要等待积雪变实,希望能快点达到登山的理想条件。

一整天我都在和唐讨论明天是否会是个好天。我研究了近十年来当地的天气变化。预计10号恶劣天气才会来袭。在8000米处,狂风大作,时速至少有70公里。我们觉得两个人用一根安全绳前进,在某些困难路段会耽误很长时间。”

“当我们开始动身出发时,没有做任何决定,心里只是想去山上继续考察一圈,就像是第二次适应。走了大约两小时,天气非常好,冰川裂隙大约为2500米,我们有些犹豫。我再次告诉唐,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使用登山绳索的,他很快告诉我,裂隙实在是太险峻了,他选择放弃。在这种情况下,我无法与他进行更多的交流,不然我也可能会畏难而退。

这是个困难的时刻:即使我喜欢独来独往,这一次我并没有准备独力接受这一挑战。唐的鼓励让我爬到了6100米处,这是我的第一站。在适应期时,我们在帐篷里放了些行李,有小火盆等取暖设备。我重新整理一下行李,扔掉了睡袋包、多余的食品,带上爬山设备和帐篷,减少了大约5公斤的负重,我的背包只剩下三公斤,这是我成功的关键。

在登山的过程中,我摒弃了所有的念头,注意力100%集中。我要独自面对这险峻的峭壁。虽然安纳布尔纳峰南侧比阿尔卑斯北侧的山峰高三倍,但我感觉很棒,最大的坡度只有40度,我的钉鞋在坚硬的雪地上抓地非常牢固。我只用一只冰镐保持平衡。我从未遇到过如此好的攀登条件,运气真是太好了。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断向前,没时间思考登顶的问题。

逐渐地坡度开始增高,有些路段的坡度达到了60度,这迫使我必须使用双冰镐,我的前进速度不能太快,要合理分配体力,还有8000米的路在等着我。我告诫自己,如果要想继续前进,要服从一个条件:只在山上过一夜!我想起了埃亚尔·洛雷坦和让·图瓦耶,他们在1986年马不停蹄地用时43小时征服了珠穆朗玛峰。他们采用白天休息,晚上爬山的策略,我决定效仿他们。

在6900米处,我开始寻找落脚之地,想睡上一觉,未果。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拍照地点,然后寻找继续前进的路。尽管风非常猛烈,我还是拿出相机,摘下手套,结果被一个粗壮的冰柱击中了。我急中生智用两支冰镐楔住峭壁,如果摔下去,那么一切就都玩完了。我害怕,非常害怕,身体颤抖,口中大骂,失去手套和相机让我非常生气。我等待了一会,担心还会有雪崩来袭,就退回到了6700米处。偶然间我发现一个巨大的雪洞,正好可以在里面藏身。我在里面支起了帐篷。下午4点半,我休息了一下,感觉很渴,一口气喝了两升水,又用小火盆融了相当于1.5升水。我又喝了热饮,为了保持体力。

18点,我离开了帐篷,风停了。我决定扔下背包,只带一个水瓶,6毫米登山绳索和两个能量棒。我动力十足,准备冒些风险。要么成功,要么死亡。在珠峰上发生让人沮丧的意外后,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让我坚持下来的就是这样的冒险,我可以感到自私的愉悦,可以独力掌控命运。正是这事儿,我感到了重生。或许极限登山就像是毒品,既让自己害怕,又无力抗拒。攀到7000米时,我感到如此轻松,所谓的“死亡之地”没给我造成任何麻烦,没感到胸闷,头也不疼,我的状态从未如此好过。细腻又坚韧的雪让我开心。我经常会听到雪镐触击岩石的声音,唯一的困难是要用仅剩的左手手套给两只手取暖,避免被冻僵。在7500米处,我看到了因冷热交替而产生的冰川瀑布,真的是太壮观了。

我接近了最艰难的路段,这段路非常陡峭,雪很薄,雪镐很难楔实地面,在通过这块考验后,接下来就一马平川了。到海拔相对低的地区,我只能放慢前进速度,但我觉得对节奏的把握很好。我看了一下海拔表:8091米。”

“天空满是星辰,气温大约在零下20度左右。我小心翼翼地前行,顶峰距我已不远。上山的路越来越窄,仅能容两人,在巅峰我停留了2、3分钟的时间。大家总是说,这是个该享受的时刻,但登顶时我太紧张了,察觉不到任何事物:宁静、风、寒冷……头脑一片空白,各种感情无处立足。我只想着如何下山。后来回想,我当时还想过顶峰到底什么样?但这已无足轻重。”

“下山很快,我选择了与上山时一模一样的路线,不知不觉就到了6700米处。我休息片刻,喝了1.5升的水和最后一瓶能量热饮,把之前丢弃在这里的行李全部收拾好,奔向6100米处的营地。到了营地,我脱下鞋,一屁股坐在背包上,此时我终于可以抬头看看走过的路:‘瞧,这就是你刚刚征服的山峰……此时我真的很幸福,但仍难抵御疲惫感来袭,就像是刚跑完一次长途山地跑一样。但这是我在安纳布尔纳峰最美好的时刻。晚些时候,我遇到我的朋友们,我告诉他们:‘现在我想回家!”

猜你喜欢

米处登顶营地
岔路口
小猕猴营地之野外觅食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登顶
寻宝藏
登顶乞力马扎罗
吴燕 福建女子登顶珠峰第一人
三峡房车营地
走钢索的人
板龙很呆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