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2014-04-29张伟
张伟
【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找寻到有特色的语文教学实践途径是一个难题。本文论证了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追求语文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让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语文味 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 本色 品味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28-02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语文教育新课程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一时间,众声喧哗,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层出不穷。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盲目,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语文教育改革不是对过去的全盘抛弃,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更不能因为改革而放弃语文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的规律,还是应该有所坚守。无论什么情况下,语文课堂都应当具有语文味,否则就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堂。
程少堂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将语文味概念的内涵界定为: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语文课堂必须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对文本的解读和品味中去,但是如何让学生投入进去?这是语文教师共同思考的一个难题。笔者也曾经因为学生不爱学语文而苦恼过,在教学实践中也曾费尽心机地去解决这一难题:在教诗歌的时候,我曾经尝试用大量图片来阐释诗人描写的景物;在教小说和戏剧时,我曾经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在教议论文时,我自以为将文章分析的“入木三分”……但是这些做法并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甚至对教学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因为图片虽然直观、形象,但是同时也消解了诗歌的丰厚内涵;视频固然精彩,但是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本真的魅力;分析虽然深刻又有条理,但是学生得到的只是老师看似完美的“板书”。语文课只有具备了浓浓的语文味,才会深受学生喜爱,才能带领师生共同走进语言的圣殿,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才能让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强大动力。
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守语文的本色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语文教育必须显现出它的本色,语文课堂才有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所谓人文性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康人格”。语文的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应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
笔者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故都的秋》执教者在简单导入后即开始大量展示表现秋景的图片,并且旁征博引古今中外描写秋天的诗文。但是对于课本中的生字和生词,执教者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作者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很有韵味,但是执教者却没有安排学生诵读相关段落,而是直接以分析代替。试问这样的语文课堂,语文味何在?相反,很多语文名师的课堂都是非常朴实的,总是给人一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大气。比如语文名师韩军执教《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堂上那饱含深情的范读,不正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语文味吗?这样的语文才是本色语文。
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语文课堂要营造一种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使语文课散发出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擎。比如笔者曾经听某位教师执教《论语·侍坐》,在介绍孔子的思想“仁”时,这位教师从“仁”字的字源演变讲起,还引入了《说文解字》中对“仁”的解释,课堂效果很好。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加深了对“仁”的理解,为理解整篇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笔者自己在执教《兰亭集序》一课时也曾努力去营造课堂的文化氛围,学生朗诵课文的时候,我配上自己精心选择的中国古典音乐。在介绍作者王羲之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兰亭集序》书帖,让学生欣赏文章的同时还能欣赏王羲之高超的书法技艺。这些元素的补充,让课堂显得有语文味,也营造出一种古雅的氛围。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它让学生沉浸其中并且乐在其中。
三、师生共同品味
笔者在教授《归去来兮辞》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如何?”学生仔细品读文章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是比较闲适、惬意的。我进一步点拨:难道说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是一种绝对完美的生活吗?一部分学生开始注意到文章中的一些关键句子,比如“门虽设而常关”一句,有学生就认为实际上写出了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孤独;比如“抚孤松而盘桓”,有学生将其解读为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寂寞。
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学生在语文味理念指导下的语文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学生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参考浙江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授汪潮《对“语文味”的深度思考》一文中的观点)。这种生发于学生自身的深层学习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它让语文课堂变成了思维的狂欢。
当然,语文味并不是一个大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在教学实践中追求语文味是对的,但是不能将之泛化。语文味是语文教学过程水到渠成的结果,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具体可感的客观实在。语文课堂不能为了片面追求语文味而刻意去“制造”某些东西,而应该顺其自然地从文本出发,逐渐升华到对美的境界的探寻和创造。总之,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带给学生一种渐入佳境的审美体验。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充满美和美的创造,它应该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它应该是一坛窖藏多年的文学佳酿,更应该是一种荡涤魂魄的“心灵鸡汤”。只有经过语文味的熏陶,学生才能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