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本土企业成长
2014-04-29叶迪
叶迪
摘 要:为解释国际产业转移,众多经济学家通过艰苦卓绝的研究工作,得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这些理论可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理论,国际产业转移方式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的效应理论等。但这些理论却不尽一致甚至相互冲突。本文力图将国际产业转移动因、转移方式与企业的类型加以分类和匹配,以更加精确地解释国际产业转移与本土企业成长的关系。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效应;本土企业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是当一个地区的要素或需求条件改变后,一些受到影响的产业从这一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动态的过程,它是国际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过与承接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其构成要素包括转移过与承接国、转移企业、转移资本、转移技术等。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可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理论,国际产业转移方式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的效应理论等。每一个理论都可以为本文的论点即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本土企业发展提供思路,但这些思路却不尽一致有的甚至相互冲突,这是由于这些理论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一、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理论
(一)雁阵模式理论。雁阵模式将产业转移的过程比作三只大雁,第一只代表该行业的进口的浪潮,第二只代表国内生产的浪潮,第三只代表出口的浪潮,这三只大雁形象地显示了某一产业在次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由进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实质上也间接说明了该产业由较发达国家转移到本国、再转移到不发达国家的梯度转移过程。它从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动的角度解释了后进国家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成长的过程,但“雁阵模式”理论只是阐述了产业吸收国某一产业的引进、发展过程,而对产业转移国的产业转移动因及产业跨国转移的整体规律缺乏更深入、完整的分析。
(二)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提出发展中国家出于发展的压力而被迫实行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为发达国家产业的移入创造了条件,这正是产业转移的根源。普雷维什关于“中心”和“外围”之间经济关系的分析,突出了国家行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强调了发展中国家被迫性的产业移入需求,部分地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包括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产品的生命周期由发达国家从新产品阶段开始,在这一阶段产品由于其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发达国家一般是出口国,而其他国家是进口国;成熟阶段中国外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外国厂商开始模仿或引进该技术进行生产,产品开始由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标准化阶段是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定型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与开发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逐步降低,资本尤其是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生产地点也逐步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的实质就是产业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梯度转移。
二、国际产业转移方式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方式有外国直接投资、国际产业贸易、合约性国际生产和外包的方式。
外国直接投资路径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担主体是跨国公司,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占绝大多数。通过直接投资,一国某种产业的产能可以向别的国家转移。单独、个别的FDI不等于产业转移,形成一定规模的FDI才推动国际间的产业转移。
国际贸易路径下的产业转移主要是指:某个产业的产品在原产国的产能不断缩减甚至最终停产,而别国的非外资企业产能逐渐增加,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供应者,表现为该产业生产的跨国转移。而合约方式下的产业转移是指:某个产业的主要产能在合约方式下向目标国的转移。国际生产的合约方式主要有许可经营、特许经营、技术协议、合同生产、贴牌生产、外包等。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
国际产业转移对本土企业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中介因素对本土企业产生影响,这些中介包括生产要素注入效应、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效应、产品关联带动效应等多个方面。
(一)生产要素注入效应。生产要素是产业可以获得的、能使其生产出对社会有用产品(服务)的有形物质或无形物质。作为国际产业转移承接方,往往缺少如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而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技术的转移,也伴随着其它无形要素的进入,因而承接产业转移能使得承接方迅速积累起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条件。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一般而言,承接产业转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外来先进产业的移入本身将使移入区产业结构中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都会相应地增加,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体现出向高级化发展的趨势。今年来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国际产业转移的确对本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有重要影响。如王燕飞、曾国平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FDI对本地第二产业有较大影响而对第三产业影响力不足,不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的结论[1]。
(三)产业关联带动效应。主要包括:(1)后向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在当地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相关投入品产业的发展;(2)前向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活动能通过压缩下游产业的投入成本而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或者,客观上造成各个产业之间结构失衡而使其某些瓶颈问题的解决有利可图,从而为新的工业活动的产生创造基础,为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可能;
四、国际产业转移中动因、方式、本土企业种类的配比及其对本土企业成长的影响
并不是所有的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动因、方式、本土企业种类都可以进行自由配对,又由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方式、本土企业种类配比方式过于庞杂。
第一、生产要素注入效应。生产要素注入效应强调大量本土稀缺生产要素的注入,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为动因,以贴牌生产为方式的条件下。本地贴牌生产企业必然得到设计参数及设计设备支持。但对其他制造业企业来说,并没有生产要素的注入。当然,从长期来看,贴牌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要素注入而发展壮大从而对本土总体经济产生拉动作用,必然可以产生对其他制造业企业的拉动作用,但这牵扯到国际产业转移的其他效应,并不是生产要素注入的直接效应。因此得出结论:国际产业转移在贴牌生产方式下由生产要素注入而产生的作用在短期内有限。第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国际产业转移对本地产业结构优化会产生重要作用,贴牌生产的方式也不例外。虽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理论为动因,寻求的是廉价的劳动力。但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产业并不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现实情况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子、生物产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仍然对本地产业结构优化产生重要作用。从企业角度来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本地区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产生影响,低端产业无法为日益上升的生产要素价值提供其所需要的价格,因此受到巨大冲击,于此同时,生产要素向高端产业集中,本地高端产业企业及其联接产业企业会得到发展[2]。第二、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后向关联效应:贴牌生产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的最优来源为本地,本地企业抓住这个契机就能够成为生产要素的供给方,实现后向关联。第三、前向关联效应:由于贴牌生产的企业其产品并不供应给本地而是出口,所以没有显著的直接前向效应。但相关产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必定会与贴牌生产企业产品产生关联,而产生间接前向效应。其生产成本由于间接前向效应而得到降低,从而促进其发展。
五、小结
综上所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为动因,以合约方式下的贴牌生产为方式,以传统制造业为企业种类的国际产业转移对本土企业的影响有好又坏,至于总体影响则需要实证数据和模型加以支持。但本文依然可以做出如下的推测:此种国际产业转移对转移产业相关企业有着促进发展的作用,而对不相关产业企业作用则有利有弊。
参考文献:
[1]王燕飞,曾国平.FDI、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2]王宇燕.产业转移与传统农业区工业化.河南大学博士论文[D].2009年4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