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气囊产业未来发展浅析

2014-04-29刘浩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假人乘员气囊

刘浩

摘要:作为重要的安全部件,安全气囊在汽车上的安装率已基本达到百分之百。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民族汽车品牌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安全气囊产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距国际先进水平仍由较大差距。如此,我国目前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水平究竟如何?安全气囊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将怎样?本文作简要分析。

安全气囊如果按照安装位置来分,主要可分成前排、侧面、帘式和膝部安全气囊四大类,其中前三类是最常用的安全气囊,膝部安全气囊则是最近几年出现、并在高级轿车上安装较多的产品。安全气囊如果按照氣体发生器来分,则有单级和双级之分。

一、各国汽车安全气囊安全碰撞法规的差异

目前,由于各国法规的不同,安全气囊配置也不尽相同。比如美国碰撞法规(FMVSS)对假人要求比较高,各汽车企业必须采用不同标准的假人,包括标准男假人(50百分位)、标准女假人(5百分位)、标准儿童假人(1岁、3岁、6岁等)进行安全碰撞。并且规定在进行碰撞测试时,无论成员是否佩带安全带,都必须满足安全标准。因此,美国市场上均为带双级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气囊,同时为了鉴别驾驶员和乘员的身高及体重,对传感器的安装要求是非常严的:驾驶员座椅必须安装位移传感器,用以监测驾驶员座椅滑轨的移动轨迹,从而判断驾驶员的体型,并最终决定气囊打开的能量;乘员座椅必须安装重量传感器,以判断成员的大小和体重,以确定气囊的点火方式。

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安全气囊碰撞法规则简单一些,只要求进行标准男假人的碰撞测试,同时碰撞时以成乘员佩戴安全带为标定,与美国的规定是有一定差距的。

目前,中国安全气囊的安装率还相比较而言落后于欧、美、日等国家,特别是微型车大部分只是安装了前排安全气囊。而欧美日等国家的安全气囊安装率已达到了100%,出来前排气囊外,侧气囊也已成为标准配置。

二、安全气囊安装率逐步提高

安全气囊的核心技术包括碰撞传感器、控制模块(ECU)和气体发生器。碰撞传感器用来判断碰撞程度,美系车的碰撞传感器安装在前保险杠附近和B柱上,而国产车上很多都没有安装前置碰撞传感器。ECU用于计算气囊打开的时间,同样由于法规的不同,ECU的时间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安全气囊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尚未掌握其核心技术,且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难题。但,随着国内各汽车企业对碰撞安全技术的日益重视,以及国家相关法规的日益完善和严格,国内安全气囊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安装率也在日益提高,各整车企业也更加重视碰撞试验的投入,并使大部分车型已达到了C-NCAP四星以上的碰撞要求,这必将推动国内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

三、我国安全气囊技术发展现状

从产品类型上看,我国目前车辆上装配的安全气囊主要有正面和侧面安全气囊:正面安全气囊包括安装在转向盘内的驾驶员安全气囊,以及安装在副驾驶仪表板位置的乘客侧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主要有2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座椅安全气囊或安装在车门内安全气囊,用于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保护乘员的胸部和腹部,有的也可以同时报和乘客的头部,另外一种为窗帘式安全气囊。

目前,正面安全气囊装配率较大,国内中高级轿车装配率以及达到了100%,基本已将正面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置。侧面安全气囊配装率则要小一些,合资品牌或中高级车上几乎都有这种配置,而A级、特别是自主品牌价位较低的车型上配置侧面安全气囊的不是很多。这两年自主品牌在新车型开发是大部分都安装侧面安全气囊,但在销售时作为选装配置。窗帘式安全气囊目前在高端车上均已作为了标准配置,有的中低端车型也作为了选配以供消费者选择。翻滚帘式安全气囊在中国市场上装配的非常少,因为中国现今还没有这方面的法规。

这两年,我国汽车安全气囊技术正在不断提高,其中正面和侧面安全气囊的开发和制造技术都已经趋于成熟,但在企业中能够自主完成匹配和开发的相对较少。主要限制在于安全气囊的开发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包括实车碰撞试验、滑台模拟实验、静态起爆试验以及环境模拟试验等等。另外还要考虑很多特殊情况,比如在不同的路况下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实际的试验需要与计算机模拟配合进行,这样才能使安全气囊保护性能更好,工作也更可靠,这就需要非常大的投入。

四、影响我国安全气囊产业发展的要素

影响我国安全气囊产业未来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国内汽车市场的形式,汽车销量决定了安全气囊的销量,同时汽车市场的格局也对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合资品牌占据了汽车销量的大部分,这些合资品牌往往选择外资品牌的安全气囊产品,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对本土安全气囊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第二个因素是国内安全气囊企业自身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价格优势,是的合资品牌的汽车选择自出品牌零部件的倾向也在不断增强。

第三个因素是国内和国外汽车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和要求提高,措施车辆不断地提高安全性能,进而促进安全气囊企业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比如美国政府要求所有的安全气囊不能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而且要对不同类型的乘员都能提供保护,这就促使汽车生产企业和安全气囊生产企业开发只能的安全气囊,根据不同乘客的类型开发出不同打开压力或类型的安全气囊,特别是降低对儿童乘员的伤害。

五、未来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

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可以保护驾乘者遭受最低限度的创伤,如果车辆都配有驾驶员气囊、乘员气囊和膝部气囊,就可以提高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安全性。如果在安装上帘式安全气囊也侧面胸部安全气囊,则更会提高在发生侧部碰撞或翻车事故时对驾乘人员的保护效果。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安全法规不同,不同车辆对约束系统的需要不同,安全气囊的装配比率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正面安全气囊(前排驾乘人员)的应用率已超过90%,而今后这一比例将肯定达到100%,而侧面和窗帘式安全气囊的使用率也将逐步上升。一些被广泛认可的消费标准,比如中国驾车评估计划(C-NCAP)就支持了改善车辆安全的努力。

在不影响安全性的前提下,找到低成本途径开发新的被动安全保护系统,是安全气囊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供应商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被动安全领域,成本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安全气囊产业面临的另一种挑战是能够尽量减轻重量的安全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是新一代安全气囊模块的重量减轻了50%,同时,有的企业已在努力以30---50%为目标减少产品重量的研发与试制。

产品集成和减少车内传感器数量也成为安全气囊产业又一发展的趋势,在将来,以简化系统构架的途径降低成本,并以单个传感器检测若干功能将成为安全气囊产品必然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假人乘员气囊
观光车乘员乘坐的安全隐患分析
鼠国要上天之假人试飞员
基于MPDB前排乘员调节的Thor与Hybrid-III50%假人姿态差异对比
基于MADYMO的轻型客车前排乘员约束系统优化
儿童Q、P假人在C-NCAP-CRS碰撞试验中各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基于静态冲击的WorldSID与ES—2假人特性对比研究
高田气囊案
两厢车后排乘员保护机制研究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气囊助浮大型导管架下水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