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江地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研究

2014-04-29孟焕葛菁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建议现状大学生

孟焕 葛菁

摘 要:本文运用征引文献资料、校园调查等方法,对牡丹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制约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为提高牡丹江市大学生体质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1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牡丹江市三所本科院校四所大专类院校(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大学、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幼儿高等师范学院)等35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个学校各50名,25名男25名女。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每个学校各发放50张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3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50份,无效问卷0份,有效回收100%。

1.2.2数据统计法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法获取有效数据,运用办公软件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根据体育统计学原理得出有效结果。

1.2.3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知网、维普网等查阅大量与体育生活方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结果与分析

2.1牡丹江市大学生主要体育生活方式现状调查

2.1.1体育课

通过对牡丹江所有的高校体育课教学的观摩调查,学生每周一节的体育选修课,每节课90-100分钟,其中大部分教师的教法都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沉闷。另外,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表明,90%的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都比较被动,为拿到理想的学分基本上对教师的要求绝对服从。学生很少去主动分析教师的动作,也不去想理解教学内容。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只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个人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因此限制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抑制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其自我锻炼能力,降低了体育学习兴趣。

2.1.2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社团已经是学生业余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调查显示,牡丹江每所高校社团数量大约都在25个以上,而能达到增强体质效果的体育类项目约在8-15个(基本的项目有:健美操、街舞、轮滑、武术、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等),这些社团的练习方法大都是体育课的 “翻版”,每周锻炼一次,每次练习时间为1-2小时左右,因此学生的参与率普遍不高。

2.1.3自费参加一些校外健身项目

经调查本地区大学生除了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外,还有一些学生参加了一些社会性的自费行体育项目,如:去健身中心(健身房)练习器械和一些有氧操类项目、去舞蹈工作室学习一些不同种类的舞蹈、去瑜伽会馆学习不同派别的瑜伽体位、去游泳馆找专业的教练学习游泳等此类学生练习时间比较充裕,每周练习2-3次或3次以上,每次练习的时间在1-2小时以上。

2.2影响牡丹江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

2.2.1影响大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内因

在中小学阶段,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学生努力学习文化课的“牺牲品”课余生活的“奢侈”品。而今的大学生因受自身的认识、体育基础、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和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致使他们中大部分的学生体育意识比较淡薄,参与体育活动意识较差,重智轻体的观念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是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在因素。

2.2.2影响我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外在因素

2.2.2.1活動的场所与指导

据调查,牡丹江市7所高校都有正规的塑胶跑道,但只在每周一节的体育选修课时才对学生和教师开放,课余时间都是封闭和租用状态。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一些配套的体育场馆如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馆等,除教学活动以外不会对学生私自开放。而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类社团,学习的方式大多数是学生自学为主,没有专业体育类教师做指导与帮助,练习的地点大多数都在校园空地或借用其他理论课教室。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

2.2.2.2活动的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学习之余有较为充裕的闲暇时间。但进一步调查显示,牡丹江市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并不高,有多达35.8%的被调查者除体育课以外几乎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另有37.8%的人偶尔参加(每周1-2次),经常参加的学生仅为26.4%(每周3次以上)。另外,牡丹江市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并不乐观,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每次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长在30min以下,从锻炼身体的角度而言,根本不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3 建议

3.1为进一步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好体育生活方式,学校应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改变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多课外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加强学生对体育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3.2 加强对体育与健身功能的宣传,端正大学生对体育生活方式的态度, 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俱乐部和社团活动,并请专业的体育爱好者或体育教师做指导与帮助。活动时间应适应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特点,以此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

3.3优化学校体育运动环境,加大体育训练场地、器材的建设,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方便的条件。高校还应加大场地(馆)硬件设施的建设。建设一些适合体育健身娱乐的多功能场所,供大学生体育爱好者锻炼和社团活动,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场地设施器材的使用制度,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和活动质量。

参考文献:

[1]张 琳,邱伏泉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于海浩,敖新平,王 松 贵州省本科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2(11).

[3]许锁迪,皇甫姣 宁波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1(05).

猜你喜欢

建议现状大学生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大学生之歌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建议答复应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