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2014-04-29邱红谢轶
邱红 谢轶
【摘 要】目的:评价蚓激酶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和氟伐他汀钠,分别于治疗后7天、30天、90天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疗效评定。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血脂检测。结果:治疗后7天、30天和9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且治疗后90天治疗组血脂低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关键词】蚓激酶;氟伐他汀钠;脑梗塞;
【中图分类号】R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31-02
脑梗塞是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人可能留下终生的后遗症.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本院使用蚓激酶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急性脑梗塞,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的病人120人,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脑梗塞的专家共识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A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2-75岁,平均62.8岁,B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3.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伴随症状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脑干、小脑及枕叶的出血及肿瘤病变。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治疗,治疗组加服蚓激酶胶囊2粒,3次/d,氟伐他汀钠40mg,1次/d.
1.3 观测指标:治疗后90天血脂检测,结果见表1
1.4 疗效评定 观察指标:评定治疗前后ADL评分采用Batherel指数量表,结果见表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数据用方差分析、t检验,以=0.05为检验水准。
2 结 果
从表1看,TC、TG、LDL两组治疗之前相近,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血脂的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1】.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栓形成其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在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的聚集,局部血栓形成及血栓和斑块的脱落阻塞远端,导致远端的血液循环障碍,血小板在此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他汀类的药物是近二十年研发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除具有调节血脂外,还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促进细胞凋亡,减少脂质在血管内皮层的沉积,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而他汀类药物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NO,从而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这种作用与血浆中胆固醇水平无明显相关性[3].服用氟伐他汀钠在短时间内即可起到降脂作用,服用90天以上可减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具有稳定斑块,预防脑卒中再发,改善脑卒中病人的预后。蚓激酶是一类具有纤溶作用的酶复合物,可降低人体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缩短球蛋白溶解时间,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活性,并降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的活性,降低全血粘度计血浆粘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4]。本研究应用蚓激酶胶囊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从两个不同的切入点改变血液流变学,从而改善了急性脑梗塞病人的预后,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兴州,苏克江,高宗恩。他汀类药物与卒中防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3(5),195-200
[2] Juan JB,Deepak LB,Jean-Marc H,Clinical evidence fo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therothrombotic disease[J].Vascular Medicine,2007.12(2):113-122
[3] 黄泉跃,赵水平,他汀類药物的抗栓作用[J].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12-14
[4] 闫双银,侯婷婷,王丽芳。蚓激酶最新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药事,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