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视角 让心灵轻舞飞扬
2014-04-29刘雪娇
刘雪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83-01
“课堂是一个无际无垠的艺术园地,而在这个园地里应该是百花齐放。”语文课堂更是一个色彩斑斓,芳香丰盈的梦幻世界,那里应该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应该有涩香清甜淳净美,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着绿色的朝气和跳动的旋律。然而,就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状况来看,这一切也仅仅停留在“应该”上。
面对近年来的新课标,一部分人打着“三维目标”的旗号,借着“合作探究”的幌子,用着现代花样百出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面前尽情卖弄,结果呢?学生只是空欢喜一场;另一部分人却是更奇怪,80年代出生的老师仍然沿用着四五十年代的教学模式;“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任务分析”,老师讲了40分钟,学生“似乎”听了40分钟;还有一部分人着重于“关于文本”,而忽略了“文本本身”这使得学生基本功没有培养,语文素质也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提高。最终导致学生的心理封闭,思维定势,对于语文课堂的定位也只有这些——枯燥乏味,空虚无聊,飘渺浮夸——诸如此类。那么,如何让学生的心灵轻舞飞扬,让学生的语文面貌轻舞飞扬,让学生的语文面貌轻舞飞扬呢?我想,作为老師的我们应该转换一下自己的视角吧!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把视觉范围从教室转移到学生身上,激发学生的“知趣”,调动其“情趣”,发掘其“理趣”,培养其“语趣”。
先让每位学生都对中国的语言文字产生“趣味”。比如,我给初三的学生复习文言文阅读词辨析和一词多义,古今义差别这一专题时,不是直接从文言文入手,考察学生的识记后自己答辩,而是转换了以个视角,插入“上、下、末、未、溢、牛、羊”等简易的古文字,让同学们发挥想象猜一猜,那些原本负载桌面上一动不动愁眉苦脸的学困生一下子就兴趣十足地猜了出来,我便表扬了他们“说明你们还是有语文功底的,知识没有把它激活”,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先从文字本身入手,再从句子的出处和背景入手,最后从现代汉语中赵聪与它相关的组词和短语来,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兴趣就被多样的调动起来了。
其次,把视角从“关于文本”转换到“文本本身”来,让学生自己去解读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发挥,自己去演绎。说实话,我算起来应该是位比较“懒”的老师,因为我始终坚信“教是为了不教”是教师的最高境界。通常情况下,我只是在任教第一周将所交的学生进行一次普通的闭卷测试,然后按实力的均衡度将学生分成六人已组,每组评选一位有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组长自己的名字如“大鹏展翅”“绝胜”“天下无敌”“群英荟萃”……,我把本周的教学安排发给课代表,课代表交代给每位组长,组长组织组员集体讨论,完成任务后,按组抽签请该组代表上台阐述对文本,想象与思考,并说出相应的问题给其他同学作答,当然这一切不允许借助任何教学资料,连联系与辅导也不行,整个过程必须是小组之间通过文本来完成,通常围绕听,说,读,写四方面在语言和文字上下苦功夫,可以编课文剧《威尼斯商人》,做演讲《几年伏尔泰实施一百周年》演话剧《皇帝的新装》,开展辩论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还有经常性的开展课前三分钟故事会与笑话汇,课上每天都要写续篇,隔两周开展朗诵比赛。最重要的是每个同学都有上台的机会,基于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他们的语文素养自然热然就提高了。
再次,把视角从“教师与学生的单一互动”转换到“师生本”三者的互动上。让学生真正去挖掘教材,真正敢对老师说“不”,比如,在作文教学生,我一贯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写作文先从教本目录写起——即把每一册课本的目录名称当作文章的关键词来,来构思各种题材的文章;同时从课本入手,每结束一篇文章,就叫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或是仿写一篇课;二是学生自己写得作文自己批改,实行组间互批互改的形式,评语不得少于200字,而我呢只是吧把作文本和日记本当成是跟学生“聊天”“谈心”的“文本手机”。再比如,学生学生在台上谈他对文学学习时,我通常都是坐在同学中间,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记笔记,一起争吵,一起和教材对话。就像保罗。弗莱雷说过:“对话时一种创造行为。”是的,正式这种师本的对话,生本的对话,师生的对话。创造了一堂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而又有十足现实意义的语文课,创造了这个神秘而又千姿百态的秘密花园——心灵的飞扬。
同时,把视角从单纯的优等生转换到大多数的学困生身上。
学困生本来就厌学自卑,缺乏自信心,逆反心理差,学习成绩差,纪律作风涣散,自我期望值低,情绪不积极,缺点和问题也最多。如果我们再不去帮助他们,。阿么他们的心理只能封闭,就更谈不上飞扬了。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提出一个不懂的问题,争取一次发言的机会,残疾爱一次激烈的对话,做好一次普通的作业,受到一次温暖的嘉奖,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或许正是这不起眼的“一次”就会变成他们人生当中的“每一次”。记得又一次在学《孔乙己》的这篇课文时,有位同学讲解时要请台下学生配合演一下孔乙己与钱的那几回“交接”,我看到邱海伦微微站起来有向上去得意思,但是却被前面的同学说:”你这点水平,别浪费大家的时间。“看到这一幕,我马上示意讲课同学,并肯定的说:“我觉得海伦同学绝对有这个能耐。”真的,他没有看错自己,从那以后他经常上台发言,经常发问,语文成绩直线上升,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最后,我们应该把视角从单纯的“学以致用”转化到“格物致知”,转化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来。不要让物欲横流的社会诠释了我们教学的本质,学习的目标。不要让不断冲击的现代化工具掩盖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要让静止不动的键盘取代了我们灵活取不尽用不竭的大脑,更不要让教学生的教师取代了学生,不要本末倒置,不要成为真的园丁。我们应该让他们的心轻舞飞扬,让我们的心轻舞飞扬,让全社会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真正体味到语言的魅力。
记得朱熹曾说过:“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心。”可见,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成功,做种落脚点还在“心灵”,只有让学生的心灵轻舞飞扬,才能让他们对语文感兴趣,进而才能积累到名言名句,体验到语文艺术的魅力。陶冶出清净深邃的高尚情操,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形成一种具有语文特色的高雅气质。
来吧,让我们携手共进,寻回语文的灵魂,让教师,学生,文本一起踏着文的旋律轻舞飞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