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2014-04-29谢佳晶芮小兰
谢佳晶 芮小兰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形势下,构建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出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措施
一、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学习共同体这一词首现于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主席博耶发表的一份报告中,他认为学校是能够沟通思想的场所,教室本身即是共同体,学校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构成学习共同体,学校成员互相关怀、彼此尊重。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涵义是拥有共同知识建构目标的个体群在协商认同中产生的规范规则和分工下,借助各种资源与工具共同建构知识,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以促进成员身心发展成长为主要活动目标,并为促使此目标的达成采取多种形式从事共同的实践、分享共同的思想和信念的集体。
在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中,相关指导者和学习者共同构成团体,成员对这个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认同感及荣誉感,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交流,促进参与者的全面成长,在团体内部形成了相互作用的良好人际关系。在学习主体与学习主体之间、学习环境与学习主体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通过共同体内部各组成元素间的信息沟通和能量流动,形成了相互合作的学习共同体结构。
二、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意义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班级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非交往性的活动主宰课堂,以等级制、标准化为特点,课堂是一个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目的为导向的闭塞系统。对话和沟通是班级学习共同体的一个核心概念,每位成员都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使他们乐于与其他成员产生相互依赖的关系,共享资源,彼此相联,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和班集体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和整合大学班级教育的力量
任何一个正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大学班级都是一个复杂系统,作为组成部分的学生、教师与班级应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能从整体上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资源上、信息上共享,使得大学班级与其他班级存在着良好的沟通关系,保持学生与教师、家长的对话顺畅。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可促进班级内部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学习者与同伴成员的关系对学生自身发展与成长有深远的意义,学习者在与同辈交往中获得的成败经历及价值观对他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当前大学很多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学生与班级同辈的关系是激烈的竞争,与班级其他同学存在信息独享多过共享、竞争多过合作,这种状况与按学业成就分班、严格的成绩评定的政策分不开。通过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能在诚恳的交流中促进理解,在互相合作中增加信赖,使学生认识到共同的利益所在。
(二)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班级教师专业团队
教师参与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实质上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班级任课教师每天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影响着学生这个团体,他们是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中坚力量,在班级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中,通过教学改革把课堂授课历程变成培养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过程。通过参与班级活动可以为集体注入精神生活的丰富内涵。任课老师能认识到课堂教学是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渠道,教师通过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顺利的开展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与其它教师团队、学生、家长进行良好合作。在班级学习共同体构建中,有利于培养出一支高素质能力的班级教师专业团体,发挥出教师团体的力量。在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中,通过互相交流、平等对话、形成共识等合作活动,促使教师产生善于调节自我行为以及自我反思的意识,产生善于通过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力量教育教导学生的意识。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发展及家庭建设
在班级学生的家长中通常具有非常丰富和广阔的教育资源,学生家长可以成为促使班集体和每个学生自我教育、发展的驱动力。学生家长们拥有的社会关系和经验知识可以成为班级学习共同体教育的资源,这是一股新的活力。在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的沟通协调下,这些资源加以利用可以为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巨大的力量。学生家长各自的社会角色、知识背景及人生发展虽然都不同,但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深化拓展了家长对教育的构想和认识,大学班级学习共同體构建的历程中,其实也是学生家长在理解教
育和关心子女中的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家长完善了自我意识,提高了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促进了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和认识,提升了自我的教育素质,有利于完满和谐家庭的构建。
三、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措施
(一)创建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真正建立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是基于大学班级成员中普遍地创立了共同默认的信念之上。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奠定了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成员彼此间顺畅相处的基石,能给学习者带来良好的身心感受。学习共同体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密切的关系。将大学班级构建为学习共同体是对原有班级组织结构进行的创新构造,能够带来很多良好改变。学习共同体建设能够改变高校学生中交往不足的缺点,使学生关系从竞争变化为相互帮助。在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能侧重于共同理解和分享交流上,减轻学生间激烈的竞争关系。建造互帮互助的同辈团体关系,有利于学生间的资源共享、互助交流。通过举办各种班会主题活动,创建资源共享的基石。在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中,将学生的爱好、日常生活中的内容引入同辈探讨的领域中,将学生兴趣所在的各种主题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可以邀请高年级的学长学姐来分享他们的各种学习及实践经历,以及自我较明确的认识和定位。使得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逐步融入到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中,产生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构建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促进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二)构建班级教师学习共同体
构建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需要班级全体教师都达成参与班集体建设的共识。班级任课教师通过参与班集体活动和课堂教育教学过程等方式来影响班集体的,他们是建设班级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动力。班级任课教师形成正确一致的教育观念与目标共识及集体教育的意识对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非常关键。学校在制度上需明确班级任课教师在集体建设中的角色与责任,使任课教师参与班集体建设成为一种专业自觉。共同的教育教学对象为教师间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可能性。构建班级教师学习共同体,增进了教师间、师生间和学生间学习沟通的机会,班级整体会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学生学会赞美欣赏他人,创新、沟通能力会全方位成长。在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亲自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详细信息,教师作为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真正的参与学生交流活动中,与学生建立亲密良好的交往互动关系,从整体上全面了解学生、认识学生。
(三)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
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关注点集中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上。在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学习共同体强调带有个体特色和差异性的沟通,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学习共体中学生每个人的经验都得到良好充分的交流。在班级学习共同体中有利于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和展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非正式团体发挥良好的效果,形成开放的、合理的组织目标。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对班级内各类非正式团体在学生沟通对话和丰富视野的作用非常重视。非正式团体最终服务于班级共同目标,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中成员达到形成共同目标、分享共同利益、分享资源。
参考文献:
[1]伏荣超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07)
[2]王鉴等学习型共同体课堂的理解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04)
[3]邢清清共同体和社群:大学生学习行为的两种研究视角[J]江西教育科学2007(02)
[4]赵健学习共同体:关于学习的社会文化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