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民办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
2014-04-29关晓冬
关晓冬
摘要: 民办本科院校要坚持地方性、应用性、重特色的办学定位,对接地方区域经济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发挥专业集群的优势,才能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从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本科专业群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专业群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的特征是专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即相同或类同的课程超过一定数量,知识点要求相近,有类似的岗位技能要求,也就是有一定数量共同的实验和实训设备要求,甚至培养目标相近或重叠就可以归类到同一专业群中。
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在职业高中或中专学校进行,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专业群建设的思想也被引入高职领域,并在部分高职院校中自发地进行实践与探索[1]。2006年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在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建设500个左右的专业群,以促进资源共享,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由此,专业群建设成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专业群建设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共享实践基地与师资等核心资源,有利于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有力于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利于培养岗位或专业复合型人才,同时可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2民办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民办本科院校大多建校时间不长,应在新建本科院校之列。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开始后实施的一种发展策略,是为了缓解人们对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不足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新建本科院校不同于传统的学术性本科和较注重应用的本科,而是一种应用型与技术技能型并重的新型本科。就高等教育体系而言,学术研究型和高职高专的定位已比较准确和清晰,而新建本科院校尤其是民办本科高校面临着发展战略的抉择,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冲击与挑战的前景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潮中实现科学发展,成了摆在新建本科院校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民办本科院校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为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办本科院校由于其特殊性,如国家政策扶持、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的薄弱等,在管理模式上借鉴和参考公办院校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自身特点、成熟的、系统的管理理念,严重制约民办本科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科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民办本科院校要想在竞争中立足,必须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总目标,重组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应着重体现地方性、应用性和重特色几个方面。民办本科院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民办本科院校承担着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的重任。另一方面,地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民办本科院校提出了人才支持、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地方既是学校生存的土壤,更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地方的发展也离不开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的服务支持。[2]
3民办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
(1)借鉴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经验
一般认为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在教育内涵与属性特征上存在共性与关联,包括类型定位的同质性、层次定位的承接性、规格定位的实用性、培养模式的二元性、服务定位的区域性等内在特征,以及两
者在区域教育系统和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共生协调关系。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上区别于高职专科,但在类型定位上却具有同质性,都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具有职业教育特征,因此,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经验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1]
(2)民办本科院校的应用性定位
民办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学校,由于建校历史较短,尚未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而专业建设相对成熟。学科与专业并存于高校之中,但学科与专业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以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3]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在于,结合学科和行业分设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面向上以行业为主导,类型上以应用型为主体,模式上以实践性为主载,是“本科基础”与“应用特色”的有机融合。
而专业群则是若干个学科相近,学科交叉的专业组成的集合。以相关专业积聚成专业群,以系统集群方式进行建设往往可以解决专业之间的重复建设问题,实现专业之间的互补,提高专业群的竞争力。应用型本科培养面向社会一线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突出强调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行业性,以专业群的形式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民办本科院校的地方性定位
相对于重点院校,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总量偏少,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学科专业办学条件薄弱,特色不明显。[4]因此民办本科院校要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快专业优化调整,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提升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与区域经济结构匹配度较高的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若干有一定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专业群,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紧密对接,提升专业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学科专业竞争力。
4我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
哈尔滨华德学院是2011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独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转設的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92年,是黑龙江省最早设置工科类专业的民办高校,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始终坚持以工科为主,工、经、管、文、艺协调发展的主导思想,大力加强“专业群”建设,现已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优势学科和专业。近些年来,学校根据黑龙江省产业调整、“文化强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战略,在专业设置和发展上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并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群。我校现有3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机电及材料工程类、汽车类、电子电气类、计算机类、土建类、艺术设计及传媒类、工商管理类等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七大专业群(见表1)。
5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水平也在明显提高。民办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重要的是要做好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努力提高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搞好学科专业建设是民办高校内涵式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保证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以特色求发展,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发挥专业集群优势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葛春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4)48-50
[2]安静,陈臣 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实践探索[J] 毕节学院学报,2013(1)103-104
[3]程良龙,邵晓琰 基于学科优势的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J]航海教育研究,2013(3)50-53
[4]徐达奇论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