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歧途的心灵:破窗理论视角下的《恐怖分子》
2014-04-29荆慧对
荆慧对
【摘 要】美国当代文坛大师约翰?厄普代克在2007年出版的《恐怖分子》以主人公艾哈迈德扭曲的成长之路为故事发展的主线,讲述主人公在缺乏家庭和社会关怀的情况下甘愿做一名恐怖分子。
【关键词】约翰·厄普代克;破窗理论;《恐怖分子》;艾哈迈德
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是当代美国文坛上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批评家、诗人。他的第一部作品《贫民院集市》于1959出版。之后,厄普代克笔耕不辍,写出了50多部优秀的作品。其中他的兔子四部曲名噪一时。
2006年6月6日出版的厄普代克的第22部作品《恐怖分子》引起了美国文坛上的轰动,这是继厄普代克1978年出版的《政变》一书后的第二部具有时事政治色彩的作品。它的问世直接刺激了公众的政治神经,引发了公众对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等有关美国政治话题的重新讨论。在国内,探索厄普代克《恐怖分子》这部作品的并不多。国内研究《恐怖分子》的期刊论文仅有10余篇且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小说宗教和信仰观、启示文学以及书论等方面。侧重于对主人公艾哈迈德家庭和社会伦理关怀方面的相关研究尚处于空白。鉴于以上研究现状,本文将借用破窗理论分析主人公蜕变的影响因素,从而唤醒人们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关注。
破窗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两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科斯街区。他把在布朗克斯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收到某些暗示性的从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第一“击”:家庭教育的丧失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艾哈迈德的家庭环境却开启了其成为恐怖分子的第一道防门。艾哈迈德是一位红发美国母亲和一名埃及交换生的结晶,他的父亲是为了取得美国的一张绿卡才与母亲结婚的。在艾哈迈德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抛弃了他们母子。所以这个主人公在很小的时候就缺乏父爱的关怀。母亲是位医院的护工,也是一名业余画家。多年来,她不断带男友回家,但没有一个长久的。她认为,“如果一个男孩需要一个父亲,她会发明一个”。父亲的抛弃行为、母亲对自己的放任自流和令人厌恶的生活方式早已将艾哈迈德对家庭的寄托一扫而空,失去家庭温暖的艾哈迈德从小就过着受人欺侮、遭人冷落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寻求精神寄托的艾哈迈德便在11岁时转向了阿匐和《古兰经》。阿匐代行其父之责给予了主人公在家庭生活中没有的温暖和关爱。
艾哈迈德的童年生活在成长中发挥了负作用,使得他的成长如同被“打碎的玻璃”,随时有可能遭到“再次打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没有起到监护人的作用,对孩子不管不顾,放任自流。
第二“击”:外界环境的诱使
由于受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艾哈迈德变得十分反感周围的事物。他的高中生活也是平淡无奇的。他认为学校的“女生们都在游手好闲,打情骂俏,炫耀着柔软的肢体和迷人的秀发,男生们目光呆滞的甩着大步四处闲逛”;老师“缺乏真正地信仰,没有走上正道”;自已心仪的黑人姑娘约丽琳最终也沦为了妓女。但其辅导员杰克?利维对艾哈迈德关爱有加,对其学业、工作等方面等十分关切,但这位老师总带着消极的心态。在他眼中,他身份厌恶学校的这些“乌合之众。”
艾哈邁德受到阿匐谢赫拉希德和《古兰经》的思维灌输后对伊斯兰教的教义迷恋到了极致。艾哈迈德成为一名忠实的教徒,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服从一切命令报效真主。阿匐将艾哈迈德培养成一名至死不渝的信徒后劝说艾哈迈德放弃读大学的想法去学习开开车。在获得卡车驾驶证后帮助他找到了一份给黎巴嫩人开的家具店运家具。家具店老板的儿子查理与艾哈迈德谈的十分投机,都喜欢从信徒的角度对美国社会的状况妄加评论。为了加深艾哈迈德对圣战思维的灌输,查理将他带至曼哈顿的哈德逊河岸边眺望世贸大楼的遗址,将9·11事件的死难者是死有余辜这一教义灌输给了他,这无疑成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同时,阿匐在此时向艾哈迈德下达指令“既然你已经表示愿意为圣战而死,那么现在的实践就是兑现承诺的时刻了。”在这些真正的“恐怖分子”的影响下,忠实的信徒艾哈迈德坚定了自己炸毁林肯隧道的决心,要做一名真正的圣战分子。利维老师听到消息后立即找到他并成功阻止了这次恐怖行动。
家庭教育的缺失无疑给真正的“恐怖分子”第二次“打碎玻璃”的机会,阿匐和查理等人利用艾哈迈德精神信仰的缺失采用宗教的方式将艾哈迈德引向了犯罪的道路以达到他们信仰的需求。他们无法直抒其对美国社会的仇视与不满,只能通过借用这些稚嫩的青年之手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此类事件的发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们被家长推到社会这一大平台之上,缺乏正确辨别能力的他们无法真正分清事物的是非,在“恐怖分子”的诱使之下很容易走上一条不归路。
第三“击”:伦理意识的偏离
当我们提及到伦理意识的时候,首先从斯芬克斯之谜说起。谜语说:“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人。“人”:在生命早晨,人是个孩子,用手和脚爬行,因此是四条腿走路;人到了中年,变得强壮有力,所以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年老体衰,不得不借助拐杖,所以三条腿走路。斯芬克斯因子由两部分组成: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人性因子是高级因子,兽性因子是低级因子,因此前者能够控制后者,从而使人成为有伦理意识的人。
在小说中,艾哈迈德本是一个人性因子控制其伦理意识的人,但由于受到了家庭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双重影响。家庭中,父亲的背弃、母亲的道德沦丧,家庭中两个充满兽性因子的人群伴随着主人公艾哈迈德的童年成长,使其对周围的事物不乏充满不屑和不包容;外界环境中,真正的恐怖分子阿匐和查理等人运用艾哈迈德对伊斯兰教的忠诚命令其炸毁林肯隧道,外界环境中这些充满兽性因子的人群依旧伴随着这位主人公使其离正道越走越远。作为一名十八岁的青年,其本身具备一定的对外界事物判别的能力。在这些兽性因子的影响之下,他虽然驾驶卡车开始采取了行动,但是最后经过利维老师的劝说,内心中的人性因子控制了兽性因子中止了这次恐怖活动。
在众多兽性因子的影响之下,艾哈迈德成为了家庭和社会失职的牺牲品。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念对成长在每个阶段的人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结 语
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为自己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此部小说也成为了既9.11事件以来令人深思的一部作品。厄普代克将自己对政治和公共秩序的关怀通过主人公艾哈迈德的这一形象来体现出来,通过文字的方式给读者一场视觉和心境的盛宴。通过对艾哈迈德扭曲成长路上家庭、外界环境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折射出家庭和社会到底应该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同时唤醒家庭和社会的伦理关怀。
【参考文献】
[1]John Updike. Terrorist[M].New York: Alfred A. Knopf,2006.
[2]朱雪峰.信仰与恐怖:评厄普代克新作《恐怖分子》[J].外国文学研究,2006(5).
[3]约翰·厄普代克.恐怖分子[M].刘子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4]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