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扭曲的母爱

2014-04-29袁泉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金锁记张爱玲

摘 要: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就连一直被视为人类最高尚、最无私的母爱,也被她描写得千疮百孔。在张爱玲笔下的苍凉世界中,母亲的形象黯淡无光,甚至被扭曲、异化,母爱所表现出来的只有虚无、缥缈。她通过对人生独到的观察,对人性深刻的解剖,对心理的深层分析,以颠倒的姿态塑写了一系列的母亲形象。尤以《金锁记》中的母亲形象最为突出。

关键词:张爱玲;母亲形象;《金锁记》

作者简介:袁泉,女(1980.10-),工作单位: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职称: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01

一直以前,母亲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生以无比的慈爱与坚忍的毅力来抚育儿女,她的牺牲奉献成就了她的功德。母爱被人们称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被誉为“中国当今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的张爱玲却以作品中的“罪恶母亲”改写了中国文学史中母亲被化约的刻板形象。在无父的国度,母亲是穷凶极恶的统治者,“母子连心”、“母女同体”的温暖都是梦幻泡影,都是遥不可及的神话。曾被夏志清教授认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金锁记》就是一个解构母亲形象的典型例子,这时的母亲,已不再是慈祥而伟大的,而是一位自私、阴鸷、狠毒的母亲。传统意义上的母爱在这里已经扭曲变形,让人觉得可怖。

《金锁记》主人公曹七巧算不得闺秀千金,她是开麻油店的小老板的女儿。父母早亡了,她也要上店铺去做小本生意,因而粗朴活泼、不忌生冷。她本应是某一强悍的体力劳动者的妻子,过粗茶淡饭的生活,虽会遇到不少磨难,但也有门当户对、知天乐命的心安理得。不幸的是,她误入高宅大院,被贪财的哥嫂嫁给了姜公馆的二少爷做偏房(后被扶了正)。丈夫是个痨病鬼,使她无爱欲之满足,连她自己也不明白怎样生下了一儿一女。她门第差、出语粗俗,被家人瞧不起。很自然地,她对家中的三少爷姜季泽有了点意思。姜季泽本是好拈花惹草的花花公子,但谨守叔嫂之防,对七巧只限于语言挑逗和小动作,并不轻举妄动。这是七巧生活中金钱和爱情的第一级冲突,婚姻制度、等级观念、伦常之道是冲突的基因。钱欲未满足(虽在富家,但钱不在她手中),情欲也未满足,这个充满普通的生活欲望的女子变得更加泼悍了。在双重煎熬下,叫她如何不疯疯癫癫呢?

曹七巧独自在姜家打天下,金钱对她来说是至关重要了,她在姜家饱受委屈,也许因为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才一直支撑着。“今天是她嫁到姜家来之后一切幻想的集中点,这些年,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可是连金子的边都啃不到,这以后就不同了。”出身卑微的自卑与“正头奶奶”的虚名更是刺激了她的金钱欲望。于是金钱渐渐改变了这个女人,母亲的一生,也牺牲掉了其儿女的一生。

罪恶的母亲无所不在。女儿长安因为七巧的疑惧,她放弃了少年的欢乐,又因为七巧的心血来潮,她在十三岁时被裹脚,一年后放松,却再也不能恢复原状了,后来恋爱了,遇到一个她爱的男人,并且订了婚,为了自己的未婚夫还戒了烟瘾做了一个健全的女人。但终究还是过不了母亲这一关。当女儿终于找到了可以嫁的对象时,七巧看到女儿的微笑极不舒服,她不能看着女儿“沐浴在光辉里”。于是恶骂女儿不要脸,幼劝长安,蓄意破坏她的幸福,把她推到绝望的深渊。

生活把七巧“修炼”成了一个变态的女人,当她在爱情方面失去了一切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成了她的报复对象。饱受磨难的七巧把怨恨、愤怒与痛苦转而施加在儿子长白身上.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曹七巧让儿子长白娶了亲,却见不得他与媳妇好。于是对媳妇百般的刁难,折磨得两个媳妇都相继死去。因为有了子嗣,七巧没有让长白再娶,长白从此成了一名典型的遗少,即使七巧死去,也失去了正常的生活选择。

在对于儿女婚姻的破坏,我们还可以看出曹七巧有严重的寡居者的“护牍”思想和“长者本位”的思想。由于丈夫的残疾与早亡,使作为母亲的七巧实际上担任了双重的责任,年长日久,就形成了一种保护者的心理,她觉得必须充当儿女的保护者。这种表层的潜意识促使她觉得只有把儿女都留在自己的身边才是最安全的,于是,她认为牺牲掉她们的婚姻,不是自己的过错。“长者本位”的思想成全了她开脱自己的借口,“以为幼者的全部便是长者的所有”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应为长者牺牲。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妇女,只有自己的子女在她的权利内,于是曹七巧“毒食”了自己的子女。在《金锁记》中,曹七巧褪去了母亲伟大神圣的光环,成了自身人性丑恶的直接表现者,变态得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没有爱的女人是不完全的女人。女性的悲剧大多在此。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私有制社会,在金钱婚姻是两性结合的主要方式的时代,七巧式的悲剧是演不完的,但没有谁像张爱玲那样描写得如此鲜血淋漓,如此直逼内心,如此登峰造极。

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在封建传统文化的驯化后成为贤妻良母,她们从为人女转而为人妻、为人母,在男权社会下始终带着依附性。“她们的爱欲处于受压抑状态,甚至是以牺牲后者为代价的。”这当然是与她们生活在男权文化专制下休戚相关的。对于女奴地位,她们毫无知觉,因为她们生来就被剥夺了与男人相等的权利,所以她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也不可能懂得如何去尋求自身的解放。她们的生活任人摆布,无人身自由可言,这又是因为她们没有在男权社会掌握着经济权。她们也曾试图挣脱束缚,但她们的力量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比实在太过于薄弱了,尤其是这些女性的主体意识未曾真正觉醒的年代。她们只有在悲剧命运的压抑下“自食”,继而残害自己的孩子,在变形的“食人”中走向更深的沉沦。

参考文献:

[1]高全文,《张爱玲的女性本位》,2002.05

[2]林佩芬,《张爱玲研究》,005.05

[3]刘川鄂,《传奇未完》,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6.10

[4]《张爱玲绮语》,岳麓书社,2008.09

猜你喜欢

金锁记张爱玲
九月雨
“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和她的《金锁记》
试论《金锁记》对《狂人日记》的继承
文本外文化因素对《金锁记》翻译的影响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生命如奇服一样斑斓
悲悯中的苍凉一一透过《金锁记》看张爱玲小说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