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四条路径
2014-04-29李春香
李春香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一种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认识语言,而是运用语言;不是培养高谈阔论语言的人,而是培养运用语言的人。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便是“教学合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时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其内容意蕴丰富,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下面就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析字义,促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努力。中高年级学生想要实现从低段向中段的过渡,必须实现真正的“独立”识字。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从不间断引领学生把“认”“想”“写”“用”综合在一起运用,对付生字中的同音字、异形字等。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文章中也有一些容易写错的字,比如“四季常青”的“常”,学生会写成“长”。朗读到这个词语的时候,我问道:“这里的‘常总有人写错,你有什么办法帮助这些同学?”一个问题抛下去,学生们思考片刻,有人应答:“‘长是指长度,而‘常是经常、一直的意思,‘四季常青是说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所以用后面这个‘常。”可见,在区别一些同音字的时候,教师不必反复抄写讲解,要相信学生也是有能力解决的,因为学生正在学习如何独立识字。
本课中有许多关键的词语,这些词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也能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如课文中用了“蓬蓬勃勃”等词,这些词语很好地说明宋庆龄的朝气蓬勃。在理解这个词语的时候,我引导学生看“蓬”这个字是草字头,“勃”有力字旁,“蓬勃”就是像小草一样具有生命力,那么“蓬蓬勃勃”又是怎样一种表达效果呢?学生马上建立起联系“蓬蓬勃勃”说樟树生命力旺盛,同时体会到叠词连用意思更进一层的妙处。
二、抓整体,思写法。
新课程标准改变了大纲所强调的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中就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也强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提出的“宋庆龄奶奶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以及“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两个问题统摄全文,在理解内容上少花精力,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文章是“怎么写的”,从而了解文章结构、表达方式。
樟树的外形特点和香气拒虫的本领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但是对这一内容的把握不应该采取逐句分析的方式。我设计了填空的形式呈现课文第3段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强调让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并通过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通过背诵,既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又可以积累语言表达的模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感知写樟树外形时抓住枝干粗壮、树叶稠密以及四季常青的生长特点写出樟树的“蓬蓬勃勃”。香气拒虫的特点则是通过与石榴树的对比凸显出来,这些内容都是从整体上把握,这样既解决了宋庆龄奶奶为何深情地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又把握了文章的篇章结构。
三、多拓展。学运用
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特点,适时拓展有关基础知识,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进而在平时运用自如。
本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作者使用了一组关联词语“无论……还是……总是……”,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樟树在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磨难呢?我设计了这样的句式填空:“无论是__,还是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加强说的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运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的习惯。
要想让学生深入感知宋庆龄与樟树的联系,必须建立起两者的相似点。但是课文仅仅写樟树并没有提及宋庆龄本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适时引入一些宋庆龄献身革命、永葆革命的青春、坚定不移地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事例,真实再现她的丰功伟绩,将她的经历与樟树作比,寻找相通点。很快学生就能说出:宋庆龄70年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这就如樟树“蓬蓬勃勃”;她大义凛然,英勇战斗,让敌人害怕,这就如樟树“香气可以拒虫”;宋奶奶一生无私无畏,她的高贵品质永留人们心中,就如樟树“香气永久保持”。真是人如其樹,树如其人啊!
樟树早就成了宋庆龄奶奶的化身,实际上作者是借樟树来赞美宋庆龄,这就是借物喻人的手法,借物喻人在很多文章里都有运用,我又让学生读陈毅的诗《青松》《秋菊》。这两首诗表面看作者在写青松、秋菊,实际上是写像青松、秋菊那样不屈不挠的革命者。再读《竹石》,郑燮这首诗写的是竹,其实是要写作者自己那种刚正不阿的性格,以及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通过这些内容的摄入,学生再次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借物喻人”。
课外的拓展不是随意的,更不能喧宾夺主。在教学中,要力求避免泛泛而谈、海阔天空、东拉西扯。所有课外的拓展,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
王荣生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中“教”的部分“包括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既包括对既定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堂实施中对既定课程内容的改造,还包括教师乃至学生在教学中所产生的课程内容;既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既定教材的内容的‘重建——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等,还包括其他途径的种种材料的呈现”。但是内容也不是一味地、无目的地拓展,而是要遵循课内外阅读的整合,抓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
四、练背诵,多积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由此可见背诵积累之重要性。学生有了较为丰富的积累就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背诵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基本的学习方法,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文质兼美,特别是对樟树外形的描写用词精准,如能成诵可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和储存感性语言的种种模型,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
在练习背诵这段时,我这样问学生:这里写到樟树的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枝叶绿得发亮”“枝干伸向四方”“四季常青”的特点,有条理地逐句背诵,再进行整段背诵,把握重点词,揣摩表达,化零为整不失是个好办法。背诵是一项综合技能,它把记忆、感悟、表达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背诵课文不仅是课文语言内化的过程,还是学生听、读、思、记能力的训练过程。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每课教学为支点,日积月累,必将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