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珍品搅动国内收藏界“一池春水”
2014-04-29
那几年,无论是乾隆转心瓶还是黄庭坚的《砥柱铭》,海外回流文物艺术品动辄就是“天价”,留存在海外的“中国宝贝”一时间成为业界关注和追捧的焦点。
这两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天价拍品骤减,中等价位拍品成为主流,业界表示,虽然中等价位拍品引来了大量的收藏新人,给市场注入了活力,但能够支撑价位的好东西呈现出的“枯竭”状态令人担忧。
在这个春天里,有两件拍品牵动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神经,作为拍品,它们都得到了很不错的价码,而作为中国传世文物精品,它们也都借助资本的力量,走上了“回家”的路。
“宝贝回家”带来新气象
一件是皿方罍(音同“雷”),也称“皿天全方罍”,由器盖刻有“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以及器身“皿作父己尊彝”的六字铭文得名。是目前所见商周方罍中最大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
2014年3月20日,湖南省博物馆官网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在湖南省公私单位和热心人士的合力推动下,经佳士得与皿方罍当前所有者的积极沟通,买卖双方于纽约时间3月19日圆满达成协议,皿方罍即将回归湖南,最终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13年前,几乎是在同一天,皿方罍器身在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以924.6万美元(含手续费约折合人民币9000万元)的天价成功拍卖,创下当时亚洲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记录。
13年后,皿方罍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内。作为一件重要拍品,它原定于纽约当地时间2014年3月20日再度亮相佳士得,并将以1000万美元起拍。当地时间3月19日下午,来自湖南的收藏家群体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联合洽购皿方罍,佳士得经与皿方罍当前所有者沟通后达成拍卖前的成功洽购。此皿方罍将捐赠给湖南省博物馆,该馆曾于3月15日致函佳士得,表示已筹措两千万美元,表达购藏意愿。
另一件是“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2014年4月9日,香港苏富比春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上,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在长达7分钟的竞价中击败古玩大佬乔瑟普·埃斯肯纳茨,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竞得此杯,也由此刷新中国了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成化鸡缸杯曾于1980年及1999年拍卖,均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香港苏富比称,除本拍品外,存世的鸡缸杯仅有三件为私人收藏。
鸡缸杯,即饰子母鸡图之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这种鸡缸杯出自明代成化年间的官窑,是明宪宗朱见深为其一生挚爱的贵妃万氏专门制作的,当时价值已超过10万两黄金。
无论是皿方罍还是成化鸡缸杯,翻阅它们的“履历”可知,虽然传承有序并先后被世界顶级收藏人士雪藏,但“天涯飘零”是它们抹不掉的共性,“回家”或许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资料显示,皿方罍1922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被发现后的九十多年里盖、身一直分存异处:器盖于1956年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器身,也就是此次拍卖的皿方罍流失海外,先后被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和日本藏家所拥有。
成化鸡缸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伦敦收藏家利奥波德·德雷福斯夫人收藏了,此后入玫茵堂珍藏。玫茵堂是在菲律宾的瑞士藏家斯蒂芬和吉尔伯特·裕利在知名古董商仇炎之和桂斯·艾斯肯纳奇的协助下历经50余年而成就的,这里的收藏囊括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历朝瓷器中最上乘珍品,被认为是仍在西方私人手中的最好的中国瓷器收藏。
谈到海外文物回流,特别是皿方罍的回归模式,业界普遍认为,这是由博物馆联合私人藏家合力购买流失文物,属于国宝海外回流的一个典型案例。
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说,他本来不赞成动不动就“国宝回归”。因为很多媒体鼓吹的“国宝”其实就是一般文物,不具备唯一性和特殊性,国内博物馆都有类似的,没必要回归。但皿方罍不同,它不回归,器身和器盖不能合并,那都是残件,不能够体现古代青铜重器的艺术魅力。
而这两件宝贝的回归也让国内艺术品收藏、拍卖界看到了一些新的气象。“这两年国内艺术品市场挖出来的好东西量很小,因此大家都格外海外市场。不过有些外国买家认为中国买家手里钱不够,所以把好东西藏起来了。因此,这次无论是民间收藏家出手,还是民间收藏家联合有国家背景的博物馆一起出手,都让海外收藏者看到了中国买家的实力,也期待在海外宝贝回流的有力带动下,今年内地拍卖市场能够有更好地作为。”对此,一位拍卖市场资深观察者这样表示。
谁拿着“中国宝贝”海外储藏室的钥匙?
“要知道,只有贵东西、好东西才能引动更多媒体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一位拍卖公司老总这样说。而天价拍品在国内拍场渐少的原因,与手握重器的收藏者“不放水”有直接关系。
业内普遍以为,2009年春拍开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涨,催生了过亿拍品的出现,而以比利时艺术品收藏家尤伦斯夫妇为代表的国外收藏大家或者家族释放出中国历代艺术精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两年,像尤伦斯这样的大收藏家提供拍卖的精品明显减少,天价拍品数量也骤然缩水,比如2013年全年,内地拍场破亿元的只有哈默基金会提供北京保利拍卖的那件黄胄的《欢腾的草原》,成交价为1.288亿元。
2014年内地春拍迫近,摆在拍卖企业的老总面前的头等大事,依旧是征集。据拍卖业专家级人物季涛介绍,拍卖业大佬们口中常常念叨着征集难,这个难字不是指普通的拍品征不到,而是指那些高(档)、精(品)、新(鲜货)的文物艺术品。也就是说,金字塔中底部的拍卖品的征集问题并不大,顶级拍品则难以征到,但谁都明白,也只有顶端的拍卖品才能使人眼前一亮,才能起到聚焦新闻、聚集人气和买气的吸引力。
好东西都去哪了?季涛认为,部分海外回流的艺术精品已经被收藏者永久雪藏,特别是一些企业收藏,好东西一旦入库,再见一面绝非易事。
但好东西出货的几率也并非没有。比如从源头上说,季涛就表示,文物艺术品海外回流依旧是缓解拍场精品供求关系的重要抓手。“内地市场价格的不断高涨,还会进一步刺激文物艺术品的海外回流,一些精品、新货将会继续不断出现。尤其是伴随着海外早期老收藏家的老龄或离世,当他们的后代们对于艺术品收藏兴趣不大或兴趣点不同时,加之对遗产税的考虑,都会促使晚辈将父辈的收藏品整体拿出来进行拍卖,进而丰富市场的资源,促使那些高档、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物艺术品重新回到世人面前。”季涛表示。
另外,他还认为,此前一些企业在遇到资金问题或者濒临破产时,也常常会将自己的收藏品变现救急,这也使得一些好东西有机会再回到市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