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林芳和他的居家博物园
2014-04-29陈伟权
陈伟权
他是一个平凡的农民,
他是一位非凡的奇人。
个人办起博物园,园内藏品少说也有3万件!令人惊叹的,更有博物园群房,全为古代民宅,而且从砖头、瓦片到木料,都从异地拆来,修旧如旧。人们置身其间,仿佛时光倒流,感受前人古朴生涯,勾起一份淡淡的乡愁,使人流连忘返,为美丽乡村添上诗情画意。
此园全称宁波市鄞州居家博物园。园主人叫翁林芳。
居家聚奇珍
“居家”指的是居住的屋宅。在偌大的土地上,它的建筑和一般博物园结构不同,坐落的幢幢民居,粉墙马头,参差有致。
“博物”则指宅内的古玩、瓷器、首饰等旧式家具日用品,更多的是木质、石质的建筑用的雕刻,藏品之多,有的整幢房子干脆以分类的藏品命名,如雕床馆、红妆厅、家具汇、房饰弄等等。古代浙东女子出嫁,以十里红妆为荣耀。十里红妆指的是嫁妆之多,室内陈列的箱子、橱柜及日常生活用品之多,一应俱全。由小木师傅精工细作的木器就有面盆、脚桶、回汤桶、马桶、坐桶、碗桶、茶桶、茶盘、果桶、揉面桶等。
如果说整座博物园以古朴淡雅为基调,那么红妆厅别有一种喜庆热烈的氛围,红绸朱漆、色彩斑斓的红妆厅,激起参观者另一种情怀,八人抬的花轿,新娘出嫁穿戴的凤冠霞帔。
居家博物园展示古代人家生活起居,雕床馆里从百姓用床到达官贵人的睡床都有陈列,更有豪华型的千工床、万工床,床雕图案精美。
居家博物园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元素,园内设有杨适纪念堂。当地著名教育人士杨适与宁波历史上有名的杜醇、王致、王说、楼郁在北宋年间创办书院,史称四明庆历五先生;杨适讲授经史,收聚生徒,历经30余年,弟子甚众,开四明讲学风气。
博物园所见所闻,既有江南本土特色,又能触摸多彩的历史。著名导演谢晋,得悉古代老式民宅和多种古玩,认为是拍摄电影外景的选择地之一。谢晋和翁林芳交往甚笃。一次,两人竟喝酒打赌,谢晋若赢,到居家博物园拍摄外景的费用全免;若翁林芳赢酒,则由谢晋全额支付拍摄外景的费用。谁知谢晋酒量之大,乃是海量,翁林芳甘拜下风。可惜谢晋在家乡猝然去世,未能带队到居家博物园。
发迹自有缘
参观居家博物园的人们,为那里优雅的环境和众多的藏品所折服,感慨这样的博物园在全国恐怕找不到第二家!
采访之前,有人曾告诉笔者,翁林芳是靠拾破烂起家的。拾破烂怎么与居家博物园的辉煌联系起来?难道这是真的吗?
带着疑问,笔者和翁林芳面对面交谈,才澄清传言,了解博物园兴造的缘由。
先得从翁林芳的身世谈起。
上世纪70年代,出身农村的翁林芳在岐阳中工农学校就读,学业优秀,16岁初中毕业后,他和父亲一起承包了12亩水稻田。农闲时翁林芳就到宁波城里打工,学会做肉包子、馄饨、花卷、豆浆等一套技术。后来回到当地高桥镇上,夫妻双双开了家点心店。
点心店多为早点顾客。于是翁林芳夫妇总是起五更干活,忙碌在清晨,中午以后就空闲,翁林芳就到邻村收购旧货。这和人们传说中的拾破烂不同,翁林芳收集旧货有所选择,事情的原委和上海的亲戚有关。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到上海为亲戚送红木茶几。两家亲戚地址的中间东台路是古玩市场,翁林芳在东台路上经常看到三五成群的人拱围在一起,在看茶壶、瓷碗、笔筒、砚台等。翁林芳也从旁看着,看得多了,使他大开眼界,心想宁波乡下这样的旧货有得是。于是,他每天下午趁点心店空闲之际,走村串巷去收购旧货,凡是古代的,不论大小、多少还是木器、石器、玉器,他都收购入担。回家再分门别类整理,适当时候,到上海古玩摊上去销售。
从此,翁林芳往来于宁波、上海之间,他记得清楚,掘到的第一桶金,赚得300元,第二桶金竟得利6000元,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现金数目。日久之后,他与上海一批古玩迷打得火热。每当翁林芳前一天傍晚从宁波乘轮船,第二天早上到上海十六铺,就有许多朋友在码头争着看他从乡下带来的货色,即使未买,也能先睹为快。
当然也有付出学费的时候,翁林芳至今记忆犹新。那事发生在1980年时光,他在农村一个老婆婆处,看到一个破旧物,既非玉,又非石,更不像木头,只不过一截香肠那么大小,翁林芳毫不经意,不想要,老婆婆恳求他出一元钱收下此物。翁林芳就给了老婆婆一元钱,顺便把这不知名的东西丢入担内。过了两天,翁林芳把这东西放到上海摊位上,被人一眼看中,当时标价30元,那人还价25元,在两人讨价还价中,另有一人已握住这东西紧紧不放,还价28元,立即买走。事后旁人提醒,此物标价1000元也是便宜的,那是珍稀象牙!在生意场上,类似象牙的事情翁林芳遭遇过不少。后来,翁林芳在上海城隍庙开设了古玩店,不再小打小闹设摊叫卖,他在城隍庙开店前后十多年!
在上海城隍庙开店的年月里,翁林芳总把家具、古玩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招引来许多境外贵客。有一次他就发了价值54万元的集装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翁林芳以经营家具为主,一只梁柱上的木雕牛腿,就值几万元。许多家具均经正式手续出口,销售到日本、韩国、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
翁林芳可谓春风得意,生意兴隆。
博物园风波
翁林芳的古玩家具进入良性循环,收购的老式家具、古建筑木料,多得无处存放。他又想到手头有了钱,该办点有意义的事,于是便想到办个博物园,把许多宝贝陈列起来,供人共赏、分享。
翁林芳决定筹建居家博物园,征用了23亩连片山间杂地,在那里,他开始谱写居家博物园乐章。
在成片土地上,翁林芳全面规划,他眼界高,起点便也高,先建七间楼,再建真隐堂。他在现场,亲自动手,亲自指挥,把从别处拆来的房子,一幢一幢地易地建起来,在工地起早落夜,十分辛苦,而脸上却写满了欣慰和幸福。
正当博物园建设处于顺利进展中,2008年华尔街的经济危机直接波及到身在农村的翁林芳头上,家具外销订单纷纷退回,建设博物园的财源枯竭!
翁林芳建设居家博物园,投资已近3000万元,如今财力耗尽,几近山穷水尽,处于进退维谷境地。此时,翁林芳召开了家庭会议,他对着母亲、妻子、儿子、媳妇仍满怀信心地说,今后每年赚两三百万元并非难事,难的是现在要共渡难关,建议卖掉在城里的儿子的房子,以解博物园建设的燃眉之急!儿子认为,建博物园这种花大钱的事,应当由政府来办。现在由爸爸个人来办,婚房刚装修好,花了许多心血,真有点舍不得!后来翁林芳还是把儿子的房子卖掉换得近200万元资金。
翁林芳在困境中突围。总算天无绝人之路,鄞州区政府发出通知,支持开办民营博物园;当年翁林芳救过的一位农村插队知青,成了翁林芳的干妹,后来她到香港成业,也资助了翁林芳大笔资金。
攻坚克难,一座古色古香的博物园终于呈现在宁波西郊!
美梦终成真
2010年9月25日,宁波鄞州区居家博物园开园。
那天从领导到同行都来到居家博物园庆贺开园,园内家酿的米酒弥香扑鼻,整个园内喜气洋洋,大同堂内更是气氛温馨。
据翁林芳介绍,这大同堂原是在金华的清代一个三开间大厅堂,当时看到虽经风雨侵蚀,仍然保持完整,不减当年的气派。厅堂是旧时主人会客、宴会、行礼之用。居家博物园喜庆佳日,翁林芳选择此大厅为活动主场地,并命名为大同堂。
大同堂的正厅中堂古雅大气,沙孟海书学院常务副院长钱丁盛用隶书所写楹联豁然入目:“言之高下在于理;道无古今维其时。”书画下的搁几上有青花瓷瓶及古玩陈设,紧依搁几的八仙桌两边置有名贵红木座椅,两旁还有花梨木椅,可供多人同坐。坐在中堂,可见门外宁静开阔,近处绿树、草坪、流水淙淙,远处可望到蓝天白云。这里没有车流人海的喧哗,也没有快节奏工作的紧迫气氛,让人处于静谧安宁之中。
若走出大同堂,步履自然会迈向回影廊、跨拱石桥、赏品鉴轩、访憩竹居,会有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享受。而小巧玲珑的千金阁,是古时千金小姐闺阁,显得神秘幽雅。
人们在参观之余,总想了解翁林芳靠经销家具、古玩起家的经历,特别是同那些古玩大户的交往。翁林芳说,他和国内外的古玩家总是相互学习,交往甚笃,共谋发展,力求双赢。一次美国某白银公司的费小姐,见到类似大同堂的建筑材料,愿出60万美元收购,这相当于翁林芳收购来价格的10倍,可谓获利甚丰,但翁林芳却不为心动,因为他有一种文化自觉,坚持经商必须正当,必须执行国家文物保护法及相关规定,要有法律意识,更要有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