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泛市场化”思潮对教育的渗透
2014-04-29刘影韩春香
刘影 韩春香
“泛市场化”是指一种强调一切都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来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思维模式。它反映在教育发展指导思想中,就是强调教育市场供求关系,强调资源的市场配置和集约,强调人才的社会产出效率,也就是根本上强调学校的市场属性。正是在此背景下各地相继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规。
学校没有生源,社会和家长不认可学校的教育活动和质量,那么这样的学校就应该被“关停并转”,这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人才培养是否能等同于物质生产。比如追求数量是市场经营的大属性,“多出人才”过分被推崇,但学校生源多就好吗?在“泛市场化”思潮影响下,一些超级大校、超级大班出现了;一些所谓“名校”开始办分校,拉长战线,广招扩招,有限的优秀师资和先进的课程资源被勾兑,挂着名牌大学、名牌中学招牌毕业的学生都那么优秀吗?一些人低能得长期待业,个别的还有违法犯罪典型案例。由此看来,学校学生多未必就是学校办学成功的不二标尺。
再如,“泛市场化”讲求效率。那么“快出人才”就好吗?三年的课程两年学完了,中学把大学的课程学了,小学把中学课程讲了,幼儿园都开始上文化课了,这合乎人的成长规律吗?分明有揠苗助长嫌疑。人的智商和情商千差万别,追求跳级式的人才培养效率,那么“快出人才”流程中不会有半成品吗?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人才培养不能视同于商品生产。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用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去助推。简单地把一些特异人才排斥于校門之外,这对大中院校、尤其是中小学校那就是戕害人才。
忽视个体差异,抹杀学生的特异才能和创造性是“泛市场化”思维对教育误读的一项罪愆。
“泛市场化”思潮的另一种危害就是,貌似资源合理配置中的过度竞争使一些地区、一些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伤害。尤其是贫困地区或欠发达地区,聪明的孩子面临更严峻挑战,不适应的智能稍差或进步稍慢的学生将失去更多机遇。如此说,自由竞争带来教育资源失衡的加剧。
如果说“泛市场化”对跟随社会实践联系紧密的大学尚可自圆其说的话,那么对基础教育的指引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基础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而“泛市场化”会使“提高国民素质”成为一句空话。“泛市场化”竞争使一些中小学时刻面临着生源流失、学校关闭,就近入学和划学区入学都成为一纸空文;一边是超级大校、超级大班,另一边是生源寥寥、门可罗雀;国家投入的教育设施被空置和浪费,简直是暴殄天物。
教育是一种战略性长久规划的产业,不可以简单用市场去决定其兴衰,而应计划性和指导性发展为其主要特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哪里“泛市场化”之风强烈,教育产业化行为偏重,哪里的教育不久就会出现乱局;不说教育资源失衡多么严重,就是中小学生就近入学都成为难题;更别说校内爱国主义教育、保证学生阳光体育时间了。
追根究底,“泛市场化”之风趋烈,首先跟管理哲学化理性化缺失有关。我们全社会的理性之风,学术哲学化之风十分稀薄,不经过缜密思辩,不经过多方论证,不经过专业学术审定,许多拍脑门政策就出笼了。
教育刮“泛市场化”风,还与法纪淡薄、或有法不依的过度思想解放有关。本来国家有《宪法》、《教育法》等许多专业性法规,而若干地方政策却明显与国家法律抵触,但一句“解放思想”就出现“新探索”。出现乱局再往回收拾,这根本就是法制理念淡薄所致。
还有一点就是,教育刮“泛市场化“风,跟教育管理过于行政化有关。“泛市场化”本来是抓经济工作特有名词,但用来指导公共事业就不伦不类。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指导都由专业的行业协会来实施,不是专业人员或本身没有专业头衔的人员是很难有发言权的。人家政策出台繁琐,政策变更更不易,真正是多少年不动摇。
如此说,教育事业真应该一种严谨的、务实的、不喧哗、不躁动的恒久的事业。教育关乎科技水平、关乎人才储备、关乎国民素质、当然更关乎国家未来。根基不稳则大厦难坚固持久。如此说,教育刮风应当慎矣,“泛市场化”之风更应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