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学生感恩行为现状中透射出的思考

2014-04-29李晓平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小学生学校孩子

李晓平

感恩教育是当前小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们品行的塑造,心灵的滋润,对于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中国孩子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小学生,不能深刻地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常常缺少一种感恩之心。因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学生良好性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培养孩子的感恩行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当今小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分析

现在许多青少年对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友情、社会的救助等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他们普遍缺乏感恩意识,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

其一,家庭教育不重视。很多父母缺乏对教育的正确理解。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父母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分数至上的观念上,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孩子用功读书,取得好成绩,家长可以不惜任何代价,但是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却被忽视了。

其二,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校在教育实施中培养孩子的成长方向。很多学校把小学生的感恩行为的教育只限于书面的文件档案和口头式的说教,却忽视了扎实细致的举措与落实,这就造成了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实际上空洞无物。信誓旦旦繁杂的感恩材料抵不过一件踏踏实实的小事的落实。智育教育远远地高过了德育的实施。

其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西方的一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在悄然无声中影响了青少年。现在很多的孩子根本不会体会父母的辛劳,追求奢华、虚荣。小学生之间就比吃比穿,人与人之间缺少尊重、缺少理解,许多孩子没有追求。这些孩子认为让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是父母的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对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根本不放在眼里,不记在心上,很少怀有感激之心。

二、学校教育应正确摆位

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应重视人格教育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定期开展各种感恩教育活动,如“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做家务”、“为父母洗脚、捶捶背、盛飯、倒一杯水等”,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演讲比赛,《祖国,你好!》诗歌朗诵会,为孤寡老人献爱心等活动。

感恩教育要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小学生们由于年龄还小,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在学校,细微处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照,这也是常理。但教师要在每一件小事上都要及时地渗透感恩思想,让他们懂得:长大后,也要去关心他人。帮助孩子们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教师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以身作则

教师的情感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充分发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教师将孩子感恩教育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始终记在心上,挂在嘴上,适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真正地感知到感恩的重要,并通过身边事来感染学生。当我们对学生时时关爱、对来着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学生心灵与行为的启迪,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四、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

学生感恩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品格。父母对孩子感恩的教育要贯穿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时起床,自己动手整理床铺,不让父母去做;上学、回家自己背书包,不要别人代劳。这些都是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点点滴滴。

实践证明,学生有了感恩心,成长过程中就增添了一股无形动力。在生活中,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感觉到幸福,才会感觉到人生的美好。感恩教育使父母多了一些宽慰,使家庭多了一些欢笑。

猜你喜欢

小学生学校孩子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校推介
我是小学生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奇妙学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