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曲创作
2014-04-29常晓英
常晓英
[摘要]歌曲创作成为现代音乐创作一个普遍的现象。文章从生活经历、作曲技术、灵感捕捉等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并总结了歌曲的创作。
[关键词]歌曲创作;旋律;作曲技术;生活;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如今,用歌唱来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另一种语言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所以歌曲创作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运用,随之引发了我国歌曲创作的另一个繁荣时期。
什么样的歌曲才会受大众喜爱?如何创作才能让歌曲本身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呢?
一、丰富的生活经历是创作的前提
歌曲的创作不同于器乐曲和交响乐,不一定需要上过专门的音乐院校,学过专业的作曲、懂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理论课才可以创作的。
歌曲创作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创作普遍性。例如我国的民歌,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劳动人民的创作,他们的创作简朴而真实,描述的都是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和自己内心的实际情感,只是简单地用歌唱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可以描述身边的景色,大到山川大河,小到街头巷尾,如广西民歌《柳州有个鲤鱼岩》、江苏民歌《姑苏风光》等;也可以歌颂伟人领袖、军队人民,如:陕北民歌《拥护八路军》《高楼万丈平地起》等;更多的是描述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如广西民歌《长工苦》、山西民歌《绣荷包》《割莜麦》等等。
诸如此类的创作,可以没有学过作曲,只是描述真实的生活,所以需要的只是单纯地去经历生活,正是这样的贴近大众的写实描述,才更容易打动大众,引起共鸣。
二、作曲技术的支撑是创作得以发展的保证
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是艺术的发展也是要高于生活的。只有创作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完善,才能使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一)传统作曲技术理论的使用
一个旋律的发展,并且是让其艺术化,没有作曲技术的支撑是苍白且很难发展的。传统的作曲技术,是后人大量分析了前辈作曲家们的作品,总结出来的作曲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配器。这四门课程成为了作曲的基础课,每一个学习作曲的学生必须完整地、系统地学习这四门理论课程,只有对作曲技术进行认真的学习,才可以运用到创作当中去。
1.一个音程的保持和发展
一个音程,可以是一首歌的动机,对这个音程的保持和发展,就可以写出一首歌。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由法国作曲家彼尔·狄盖特创作的《国际歌》,.它的动机音程是纯四度:51,紧接着下一句的开头音程变成了62,音级在由5到6和1到2的过程中推进了旋律的发展,实现了音阶上的提高和情绪上的推动,在发展的同时又实现了由51到62的纯四度动机音程的保持。同样的作曲技术,我们可以发展运用,我曾经创作过一首合唱《远航》,前两句的音程关系是:31(大三度)21(大二度)5,61(小三度)71(小二度)5,保持了三度和二度的发展,但是由大三度变成小三度,由大二度变成小二度,还实现了以“1”为轴的“倒影”的复调创作技法的运用,这样致使和声出现了变化,由大三和弦的明亮变成小三和弦的柔和,实现了和声的自然流动,丰富了歌曲的情感,使歌曲的表达更为细腻。
2.旋律当中的变化音使用
在旋律当中使用变化音级,其实是源于浪漫派的作曲手法。浪漫派大胆地打破了传统和声的进行规律,运用降三级、降六级、降七级等调外和弦为旋律配和声,随着这种和声的出现,打破了常规调性的和声进行,使听觉接受一种非常新颖的和声变化,随着这种和声的变化,各种非调性音级的变化音级也出现在了歌曲的旋律里。如苗族的《飞歌》,旋律里就有特性变音b3。b3不属于我国民族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当中的任何一种,但是b3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传统五声调式的音响模式。我曾经创作艺术歌曲《老师》,在旋律里就运用了b7这个特性音,并且为其配和声降七级(b7、2、4),丰富了歌曲的情感,使歌曲中对老师的思念之情更为深刻。
3.歌曲创作当中的调性转换
转调在歌曲的创作当中是很常见的。调性的转换可以直接转换歌曲的情绪,使歌曲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近关系转调。近关系转调是指转向原调的上四、下五度关系调以及它们自身的关系大小调。如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女》,就是由g小调转向bB大调的,由g小调的委婉到1)B大调的明快,直接转换了歌曲的色彩,钢琴伴奏也由g小调段的柱式和弦改为bB大调段的流动分解和弦,使歌曲的艺术表现力直接上升了一个层次。我在创作合唱《远航》的时候,就运用了F大调开头,高潮直接转到了bB大调,由调性转换推动情绪的发展。
远关系转调。除了近关系转调,其余的调性转换都属于远关系转调。最常见的是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就是由d小调转入D大调的。远关系转调的歌曲,相同和声的保持更少,所以情绪的跳动会更大,就像把人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需要重新认识这首作品。我曾经创作一首艺术歌曲《逐》,a小调开始,中间转入A大调,然后又回到a小调。调式的转换直接实现了人物的内心由委婉的倾诉到愉快的歌唱,再回到美好回忆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二)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
随着创作的不断发展,作曲技法也呈现了各种繁荣,出现了创作技术上的多元化发展。我们把这些作曲技术称为“现代作曲技法”。
1.无声的创作
谈到无声的创作,要数美国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cage)创作的《4分33秒》了。这部著名的音乐作品任何乐器或乐器组合皆可演奏或演唱,但比较常见的是钢琴的版本。演奏者只需要在钢琴前静坐,坐够4分33秒,即可离去。类似这样现代的作品,它的创作是要告诉人们,“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最重要的,不是音响本身,而是聆听。
2.人声模拟乐器以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在现代的声乐作品当中,很多人声是用来模拟乐器的,如模拟大提琴的深沉,模拟小号的尖叫;还有用人声模拟鸟叫、狗叫等自然界的声音。如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前面一部分就用人声发出“咚”、“呲”“嚓”等大自然声响;由戴于吾创作的《素描三首》之一女声合唱《春雨沙沙》,前面的歌词一直是“沙沙、沙沙、沙沙……”都是在模仿春雨的声音。我创作的无伴奏三声部合唱《风舞荷》中,描写青蛙跳水的那一段,全部用了“咚”这个象声词,形象地描述了青蛙跳水的欢跃画面。
3.语气词的运用
好多诗人借用“啊”、“呀”等语气词抒发感情,离开实词的实意,更多了让人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我们聪明的作曲家也运用了这样的创作手法。例如红极一时的《忐忑》,是演唱者龚琳娜的丈夫老锣为她创作的歌曲,全曲没有实词,全部用虚词演绎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情绪;还有常思思演唱的《炫境》,胡延江作曲,全曲没有一句歌词,全部使用“啊”、“哈”、“啦”完成的。我的作品《逐》就是这样一种形式,我用了单三部静止再现的曲式结构,女高音和男中音对唱的演唱方式,全曲没有一句歌词,用“啊”和“啦”演绎了一对恋人从相遇、相识到愤怒、争吵再回归到美好生活的故事情节片段。
三、捕捉灵感,用心创作,打造完美作品
创作的素材离不开生活,创作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作的完美离不开灵感。一位作曲家可以创作无数的作品,但不是每一部作品都会脍炙人口,一部近乎完美的、受大众喜爱的作品,都是作曲家用心创作,捕捉到了灵感,并且一定是“有故事”的。
作曲素材可以积累,作曲技术可以学习,但是灵感,却不是时时刻刻都会出现的。一个成功的演说家,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同样,一部好的作品,也只有感动了作曲家本身,才能感动更多的听众。所以创作需要我们充分地去感受生活,增加我们的生活阅历,去尝试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捕捉生活中打动我们的每一次感悟,仔细地品味生活中的任何一道菜,无论是甜是苦,认真地接受生活给我们上的每一堂课,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和作曲家都有这样的能力,他们能听见能记录传统文化,并能将它传递给别人。这位哲人所谓的“记录”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厚积薄发,是浓缩的真实生活,是深刻的现实缩影,是我们作品足以打动别人并且保持长久生命力的真正灵魂。如果不去用心感受,怎么能“记录”这么伟大的作品?如何让别人感受艺术的魅力?生活贵在感悟,创作贵在用心,艺术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