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课堂下,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
2014-04-29杜惠芬
杜惠芬
【摘要】 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道德课堂提倡的是生本课堂,就必须确立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强化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的行为研究,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 而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因而,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一、转变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
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二、在生本课堂上,提倡以下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 以教师指导为起点,以自主学习为途径,讨论合作为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 如在教“结识抛物线”时,我指导学生类比之前学习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分析函数表达式,找到合适的自变量,从而写出对应的因变量,完成表格、描点、连线这些步骤,全部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使得课堂上每名学生都活动起来,自己实践得来的知识是弥足珍贵的,从而也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后分析抛物线的性质时,也沿用此法,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
2. 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利于“兵教兵”. 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如在教“轴对称图形”一节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折一折,看一看,找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非轴对称图形,学生在小组中友好地进行合作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保持了自己完善的人格和尊严. 在“结识抛物线”一节中,从描点到后来的性质分析,小组内手把手地教,比教师在讲台上统一讲效果要好很多.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知识层次接近的优势,学生更能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述某一道题目.
3. 小组展示
这是维持和促进学生有持久的学习动力的最好方法,小组展示对他们的劳动果实给予了肯定,也让更多的学生在数学这一学科上有越来越多的成就感,从而爱上数学. 我们要求每节课上台展示本组成果的同学尽可能不一样,这样就避免了“会的讲,不会的依旧不懂或不学”的局面. 在学生讲解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增加奖励机制,比如说小组评比,每天评出“最优小组”、“闪亮之星”等,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
三、以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主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促进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助推器. 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目标
教师的评价目标要从静态的、一维的、单一的、终结性的、刺激性的评价转为动态的、多维的、综合的、发展性的、激励性的评价,要从注重智力转为注重多元能力,要从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转为关注学生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2. 教师要有饱满的评价激情
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 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特别在学生采用自己习惯、擅长的学习方式或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使每名学生随时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
3. 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教师要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会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
道德课堂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必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只有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自主参与学习,主动探究知识,才能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柯赛珍. 新课程下的惊喜与思考[Z].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初中科学,2003.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3]张明生.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