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牙儿》意象含义浅析

2014-04-29郑奕珂

俪人·教师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月牙儿

郑奕珂

【摘 要】在老舍的《月牙儿》中,月牙儿是旧时代女性悲剧命运的象征,在男权社会下,母女两代人,为了生存一直挣扎,终究敌不过现实的黑暗,只有沦落为娼妓。作品中贯穿着淡淡的悲剧意味,实则是作者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黑暗无情的控诉。

【关键词】意象含义 月牙儿 控诉

《月牙儿》以中主人公的自述为主,讲述了自己从童年到青年的悲惨生活。以倒叙的形式,以“我”在狱中看见的月牙儿开头,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带着不同的感情,月牙儿的意象设置含义都是不同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从自救到最终沉沦的复杂的心理变化历程。

一、童年的月牙儿:像一条冰似的带着凉气

“童年的月牙,总是带着寒气……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么点点的微弱的浅金光照着我的泪。”“我”自幼丧父,妈妈带着“我”去上坟,什么都是凉的,只有栗子和妈妈的手是热的。此时的“我”,带着丧父的愁苦,终日看着妈妈的泪度过,所以看到的月牙儿,是冷的,带着寒气的,可见家庭的破碎给“我”带来的凄凉的童年生活环境。而只有栗子——生存所需的食物,是现实的,是热的;只有亲情——妈妈的手,是唯一能够抚慰“我”心灵的寒气的东西。

二、母亲沦为暗娼:月牙儿比什么都亮,都清凉

妈妈找了新爸爸,“我有三四年没有看见月牙了。可是爸死时那个月牙,妈轿子前面那个月牙……老在我心中,比什么都亮,比什么都清凉,像块玉似的。” 爸死后我们过的凄惨生活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阴影,可是月牙儿此时却好像与“我”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月牙儿在“我”脑子里,是纯洁美好的事物的象征,“我”相信,不管怎么穷,至少自己是跟月牙儿一样纯洁的。母亲因生活所迫当了暗门子,我对妈妈又爱又恨,可是我自己却可以不像妈妈那样,“我可以逃啊”,文中的“我”此时还不能理解妈妈的痛苦之处。

三、母亲离开:月牙儿没有出来,只有黑暗

当母亲不得不抛出两条路让“我”选:一是帮助她,二是各走各的;“我”不得已还是选择了第二条,对于一个小学刚刚毕业的“我”来说,毫无生活来源,离开母亲,是对自己巨大的打击,本来“我”只剩下这个妈了,现在,妈妈也离开“我”,世界几乎崩塌了,所以此時月牙儿没有出现,象征着“我”的世界只剩下“我”自己,如此孤单无助。

四、独自一人的生活:自我的挣扎与最终迷失

(一)寄人篱下:没有胆子去看月牙儿

离开母亲之后,“我”寄住在小学校长那里,靠着帮她抄抄写写来补偿她,此时“我”的心里是难受的,没有妈妈,寄人篱下,看别人脸色。身体越来越往大了长,“我”担心未来的路,迷茫,“不放心”自己会不会禁不住“穷”的苦而走上跟妈妈一样的道路。所以“我”不敢看月牙,尽管“我”还想看,还想保持着那份至死不屈的纯洁。

(二)自力更生:月亮清亮而温柔

后来“我”有了点进款,靠着帮别人织些东西补贴生活,离开学校之后又自己出去找事,不依赖任何人。“我”每天“抱着希望出去,却带着尘土与眼泪回来”,此时“我”才真的明白了妈妈,原谅了妈妈。在这个男权社会下,一个弱女子是无法生存的,除了“卖肉”。可是“我”没有想到死,因为“羞耻不是我造出来的”,是社会逼出来的。所以,只要有人给“我”饭吃,“我”什么都肯干。

突破了这一层障碍之后“我”敢于正视月牙了,有了短暂的心理平衡。不是“我”的错,是“粮食的毛病”。此时“我”的心理慢慢接受了这样的现实,所以“我”把月牙儿当做“希望的开始”。

(三)他来了之后:“我”失去了那个月牙儿

虽然想着心里开阔了许多,可是面对那个男青年对“我”的“好”,“我忘了自己,化在了那点春风与月的微光中去”,第一次爱上了那个男青年,奋不顾身地把自己给了他。后来发现他是有妇之夫,他对“我”只是“利用我的无知,畅快他自己”,他要的只是“我”的“肉”。“我”突然想起来自己,自己心心念着不能沉沦的事情,“我”还是与月牙儿一样纯洁,可是,他来了之后,“我”失去了月牙儿,因为“我”不再纯洁了,还是无法逃离卖给男人的命运。

当“我”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我”离开了他,去当饭馆的女招待,可是老板要求“我”像一号女招待一样卖笑,甚至卖身。“我”还是接受不了,就辞职离开。“我”不断挣扎,不断心理斗争,不让自己沦落到卖给很多男人的地步,直到“我””遇到了那个小磁人,她也被抛弃了,此刻“我”明白了不管是什么样的女人,在这个社会,终究是要受男人摆布的,只是卖给一个人与多个人罢了。“我”坚守了多年的道德底线,终于在此刻崩塌了,所以“我”开始寻求“浪漫”地挣钱方式,此刻“我”也完全沦落了。

五、入狱得解脱:又见清冷的月牙儿

后来“我”因卖淫被文明人抓去感化院,后来又进了监狱。因为那检阅“我”们的大官就曾经是“我”的客人。虽然身在监狱,可是“我”在外面所受的痛苦不比在监狱少,至少,没有人让“我”继续卖肉,“据我的经验,世界比这强不了多少……死在哪不都是一样吗?”在这里“我”又重新看见了月牙儿,在这里,反而是一个解脱。

月牙儿是贯穿整部作品的意象,文中作者对它的感觉就是“冷”,带着寒气。不是满月而是月牙儿,极易受到乌云的吞没。作者的设置是有目的的,月牙儿的清冷,象征着社会的黑暗与恐怖,毫无人情可言;残缺的月牙儿,象征着不圆满的生命,脆弱的女性命运,极其容易被黑暗的社会摧残而走向沉沦。而月牙儿发出的微弱光,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挣扎的无力的象征,但是还是带有希望。

作者在故事中反复强调:“为什么月牙儿老是这么歪歪地斜着呢?”“是粮食的毛病,凭什么我们没有吃食呢?”在一个男权传统根深蒂固、社会混乱无序的时代,几乎丧失了作为人的所有权利的女性只能堕入非人的深渊,沦为性暴力的对象和生殖的工具。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容那些贫穷的女人生存,不是自己的错,字里行间也包含着对社会黑暗的控诉。

【参考文献】

[1]杨金芳 《一曲旧时代女性悲剧宿命的深沉挽歌》,《现代文学名作欣赏》 ,2007年

[2]万水君 《不失自我的迷失——解读老舍小说 <月牙儿>中的‘我的形象》,《现代回眸》 ,2005年

[3]李 玲 《<月牙儿>的苦难意识》,《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4]程晟偲 《<月牙儿>中的月牙儿意象解读》,《文学教育》 ,2011年

[5]杨金芳 《一曲旧时代女性悲剧宿命的深沉挽歌》,《现代文学名作欣赏》 ,2007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月牙儿
月牙儿
月牙儿
月牙
月牙儿弓
月牙儿弓
月牙儿
浅析老舍《月牙儿》中的情感缺失
月牙儿弯弯
为什么月亮会变成弯弯的月牙儿
小月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