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的思考
2014-04-29王兆斌
王兆斌
[摘 要]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困难,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对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提出可行性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流转服务体系 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32-02
我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工作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户土地流转,流转土地农户不断增多,流转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流转比率逐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逐渐显现,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带来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更新,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的现状
1.制定土地流转政策,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二○○九年十月,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组长,成员单位为县政府办、财政、国土、农林、发改、烟办、水务、纪检监察、信访、司法、法制、人社、审计及全县各乡镇主要领导,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农林局,负责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日常工作。全县各乡镇依托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成立了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为我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
2.加强工作指导,提供流转服务
各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为土地流转双方及时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沟通、合同签订、流转管理等各项服务。通过县、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规范,促进了全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到2013年末,全县累计流转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128787亩,占全县二轮承包土地面积的54%。流转承包地农户11705户,签订流转合同5784份;耕地流转入农户的62525亩,流转入企业的51073亩,流转入专业合作社的5977亩,流转入其他主体的9212亩。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1.结合实际,统筹谋划农业发展
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全县农业发展规划内容之一,作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与农业产业调整和发展重点进行有效对接,优化种养殖业结构;与新农村建设对接,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布局。全县以国家级农业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为载体和平台,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导向有计划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全县的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土地有序规模流转
县人民政府出台文件规范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对流转方式、流转程序、价格议定、流转管理、流转扶持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政策和法制保障。
3.积极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工作
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为土地流转当事人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解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疑问,引导土地流转当事人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规范当事人的流轉行为,为全县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健全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受理和调处流转纠纷
2013年全县接待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来信来访164件,调解161件。通过县、乡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细致的查询,调解了一些多年来难以解决的土地纠纷,规范了一些程序不完备的流转,为全县的土地流转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三、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
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增多,农村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获得长足发展。促进了粮、烟、畜、果、菜、花、林七大产业良性发展。随着蔬菜基地建设以及花卉、苗木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全县设施农业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全县农业正在朝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组织化发展、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土地资源要素支撑支持,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石林台创园得到了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地就近解决了租地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了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展了家庭农场调查,2013年末,全县发展专业大户100余户,农民合作社132个。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偏低,农户靠土地流转收入不能维持正常生活。
二是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后找不到合适的谋生途径。
三是国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法规虽然有明确规定,但是促进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力量薄弱,人员不足,相关政策得不到全面落实。
五、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思路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本依靠,农民的休养生息无不与土地密切相关,农民对土地是有感情的,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化要想在短期内让农民离开土地,另谋生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对农村承包土地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为进一步做好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谈一点个人的初浅认识和想法。
1.进一步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提高各级干部和农民学法用法的意识。
2.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营造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良好政策环境。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城乡一体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制度。
3.健全完善县、乡、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形成三级联动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管理服务体系。
4.积极主动参与招商引资项目的土地流转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签订备案工作。
5.加大农业科技和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创业创造平等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