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口、动手、动脑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
2014-04-29高飞
高飞
应用题教学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如何通过应用题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运算法则、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所在. 从教学角度上看,必须立足于“教”学生“学”,努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协同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解答问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解答应用题的数学实践中来.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切不可为了改变而改变,片面追求形式的多样化,摆花架子,使教学流于表面. 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不同起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过程,使之各有所得,不断进步. 基于上述的认识,本人在应用题教学上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
一、让每名学生动口读
应用题教学一定要重视读题这一环节.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读能让学生明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和解答. 在一般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强调多做多练,忽略了读的重要性,读得太少是应用题教学的弊端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弊端,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读”的办法,使每名学生都能动口读.
1. 读问题
在教学中,打破常规,让学生先读应用题的问题,讲一讲解答这个问题所必须的条件. 学生从问题入手,比较容易找出必要条件,理清思路. 这种方法适宜于需要多步解答的应用题,以及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 例如:大筐里有60个鸡蛋,小筐里的鸡蛋比大筐少25个. 5个鸡蛋可以做一个蛋糕,这些鸡蛋一共可以做多少个蛋糕?从题目的问题入手,解答问题必须的条件是: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几个鸡蛋可以做一个蛋糕. 其中已知5个鸡蛋可以做一个蛋糕,因此需先求共有多少个鸡蛋,要求出鸡蛋的总数,又必须知道小筐和大筐各有多少个鸡蛋,因此题目的第一步是求出小筐的鸡蛋数量. 对于这样一道数量关系复杂的题目,从问题出发,能更好地理清解答思路,明确解题步骤,正确答题.
2. 读关键词
所谓的“关键词”,指的就是对于解答题目十分重要的中心词,它包括数学名词、单位名称等. 例如:一个正方形街心花园,周长800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在练习时,一部分同学出现了误解,直接用800 × 800 = 640000(公顷). 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读题,找出关键词:“正方形”、“周长800米”、“公顷”,通过读关键词,使学生明确要先求正方形的边长,并且要进行单位面积换算,从而避开题目中的小陷阱,做出正确解答.
3. 说解题思路
常言道“我口说我思”. 语言是思维具体而直接的表现,通过语言表述,便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能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开口说,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和分析用语言表述出来,以说促思,同时亦可集思广益,发散思维,一题多解. 当然,说的内容很多:说小结,讲规律,辨对错,等等. 学生在说的同时,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演绎、推理、归纳等能力也得到锻炼及提高.
二、让每名学生动手做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通常采用学具操作和绘制线段图等辅助手段,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具体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 借助学具操作与线段图绘制,不仅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也能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應用题教学质量.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直观感知数量间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运算含义,确定解答方法.
白兔:○○○○○○○○○○○○
黑兔:●●●●●●●
在摆的过程中要强调:先摆白兔,再摆黑兔,白兔和黑兔要一一对应. 学生通过摆图形,感知并理解白兔比黑兔多,白兔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即从白兔的12只中减去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了算理,以动促思,达到了思维的目的.
三、让每名学生动脑思
小学应用题教学过程其实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锻炼的过程. 在“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动脑”的过程贯穿始终,这自然要动脑筋.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改变教师“满堂灌”、“讲授现成答案”的做法. 将学习和探究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索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学从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导思想,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深入地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创造和谐、亲密、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毫无顾忌地参与,亲自实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推动学生的思维走向高潮,使不能思考、不会思考、不敢思考变为乐于思考、勤于思考、敢于思考,能主动大胆地通过思考讨论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小学阶段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能力过渡的关键时期,应用题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形象思维出发,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三个环节的训练,让学生积极地、共同地探索知识、解决问题,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