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4-04-29陈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争先自学数学

陈群

【摘要】 新课程对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会自主学习、能终身发展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能使学生体会到动脑筋思考数学问题和做数学习题的乐趣.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一种形式,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探索性地主动学习那些对于自己来说较为重要的、较新的知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名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强调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学习数学的动机去激励他们、推动他们. 当然动机可能是外部动机,也可能是内部动机,但最重要的是内部动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向往.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課堂教学要善于动脑筋,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营造氛围则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只是简单地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而是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事物告诉学生数学无处不在,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东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放低姿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

二、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

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多让学生去做,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规律让学生发现. 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数学,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先做先为,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 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以学生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的空间.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老师参与得比较少,所以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遇到问题之后,学生通常会有两种表现,有的学生会主动去问老师,然后解决遇到的这些困难,而有的学生不敢去问老师,只好采取回避的态度,不去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

三、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找到并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

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 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高效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现实中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对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学习中也不能自觉地加以运用. 所以有很多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不想学,而是由于不会学,即便是有的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大都是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形成的,并且是零散的. 因此,学校应开设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揣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加强意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学成为习惯

教师经常对学生在学习上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是学习数学本身的需要,学习数学离不开良好个性品质的参与,要求学生付出艰辛的劳动,对解决问题有顽强的意志力. 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索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之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真正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让学生把自学当成一种习惯,要让学生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并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的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完全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可以起到自我约束的作用.

五、巧设认识冲突,让学生自主探究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新知识必须在学习主体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知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织,最终把新知同化,纳入原认知结构中. 而学生的认知突破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适度设置认知冲突,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陷入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 学习目标与争先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目标本身就是争先意识的体现,争先意识必定要外化为一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

总之,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 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维民.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思明.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争先自学数学
赓续初心 奋揖争先
省委统战部第十三党支部争先举措
国和一号 创优争先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要以争先创优实际行动落实十八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