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探究
2014-04-29陈强
陈强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土浇筑技术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控制好整个过程,从而为工程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三种物质进行融合而成的一种混合物,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应用。混凝土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材料丰富、价格低廉。材料都是来自大自然,而且成本较低、制造工艺简单。混凝土对施工场地以及施工设备要求比较低,水泥、石、砂和水经过充分搅拌之后,水泥经过水化反应会形成凝胶,凝胶充满砂的缝隙,进而形成砂浆,砂和石被凝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强化混凝土在施工过程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这些特点使得混凝土浇筑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建筑施工中,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2、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需满足的要求
在混凝土入模阶段,一定不能进行钢筋骨架或冲击模板的倾倒,如果混凝土高度低于2m,则必须采用串筒的方式。混凝土搅拌设备出料管口到浇筑层的自由倾落高度应该控制在1.5m以下,同时必须保证在5h之内完成所有的浇筑作业。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两次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必须保持在1.5h之内。
振捣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同时浇筑的高度应根据建筑工程实际状况选择,通常浇筑层的高度为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当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强度及密度也由工程实际来确定。
3、建筑浇筑工艺的选择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结构物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浇筑工艺。下面,我们就对建筑中的一些主要浇筑工艺进行介绍。第一,多高层建筑物的浇筑工艺。从施工顺序上来说,多高层建筑物要采用竖向的方式进行浇筑,比如,要先浇筑柱子,然后才浇筑板和梁。在施工时间上来说,要尽量保持浇筑时间的统一,比如,分层浇筑和分层振捣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第二,大体积建筑物的浇筑工艺。大体积建筑物的施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对浇筑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体积建筑浇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每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也各不相同,就会在结构物的内部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等。所以,对大体积建筑物进行浇筑的时候,一般都运用对建筑物整体进行分层浇筑和二次振捣的方法来实施,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强度。第三,桩基浇筑的工艺。对于台阶式的基础,在浇筑顺序上,要采取从四角向中间浇筑的方式,从而确保结构基础的牢固性;在浇筑时间上,要实行一次浇筑,避免出现缝隙。而在浇筑墙角部分的时候,要确保上部结构能够坐在底部基础上面,确保整体结构具有更大的承载力。第四,剪力墙的浇筑工艺。在建筑构造中,剪力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墙体形式,在对这类墙体进行浇筑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长条流水进行作业的施工方法。首先,需要对整个墙体进行分段,然后各段分开浇筑,都均匀上升。其次,在分层浇筑过程中,浇筑层最好控制在500mm-800mm范围之内,并且注意设置好施工缝。最后,还要依据剪力墙的具体设计情况,做好振捣工作,充分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确保钢筋和混凝土的接触和融合。
4、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1、做好实施混凝土浇筑技术前期准备
首先,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材料选择工作,建筑施工质量和是否选择合理规范的材料息息相关,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①将施工原材料详细明确表明在设计图纸上;②严格检查施工所用材料,如水泥种类、出产合格证、外包装、生产日期等。③在二次检查中,抽取材料的小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后方可投入到施工中。其次,混凝土搅拌及运输;应根据实际工程量并结合施工单位具体情况选择搅拌和运输的设备,并科学及合理的预测在搅拌和运输过程中设备会出现的状况,并及时安排维修人员全面检查设备,不能因设备故障而停止浇筑。在实际施工中,施工现场应该配备一台拖泵和移动泵,将混凝土混合物拌制均匀,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同时施工人员要详细了解泵的操作功能,认真检查泵管是否紧密连接同泵机,避免因防泵管漏气造成压力损失。
4.2、全面分层处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全面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技术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宜过大的结构,从短边开始并沿着长边推进。在完成整个结构中第一层浇筑后,可在终凝位置上对第二层进行浇筑,直到浇筑完成都保持这样一个浇筑模式。这种混凝土浇筑技术适用于较小的结构平面,但层间间隔要尽量缩短,如果不能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就按照施工缝的方法处理层间面,以此来保证分层处理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3、分段分层处理
全面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强度非常大,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运输机、搅拌机等无法与浇筑施工的标准和要求相符时,可采取分段分层处理方案,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较小,但长度或面积较大的工程。分层浇筑中的施工冷缝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工程质量会因施工冷缝受到影响,可从底层混凝土开始浇筑,以此来避免因设备不符合的问题,底层施工完毕后,给第二层浇筑时要确保实施一定距离后方可进行。
4.4、斜面分层处理
斜面分层处理方式要求斜面的角度应该在≦45。,切面的坡度不大于1/3,每层厚度按垂直于斜面的距离计算,此类处理方式适用于结构长度大于厚度的建筑工程。在实施斜面分层混凝土浇筑时应保持一次完成浇筑到顶,呈现出自然的斜面且坡度保持在1:3的比例范围中。混凝土振捣施工时由下端浇筑层逐步上移,使混凝土浇筑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一定情况下可采取预先保持措施来应对断裂浇筑现象。
4.5、混凝土浇筑后的测温与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使其具有足夠的养护时间,使混凝土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和硬度,在养护过程中要做到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对其进行测温工作,确保实现对温度有效控制,做好保温措施,确保由于表面热扩散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有效的对温差进行控制,避免混凝土表面在温差作用下产生裂缝。在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洒水,确保模板表面湿润,而且在浇筑完成后,还要在混凝土表面利用草袋或是麻袋进行覆盖,并洒水使其处于湿润状态,适当的延长拆模的时间。对于梁板处的模板要利用塑料胶带将其模板接缝处进行密封,避免梁板表面失水过快而导致干缩裂缝的产生。对转换梁还必须控制温度应力,对仅靠模板保温的情况进行温差验算。应保证满足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25度,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超过20度。冬季应设置保温措施,防止寒潮的袭击。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中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后的测温与养护是预防温差裂缝产生的关键。
总之,建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混凝土浇筑技术是目前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施工技术之一,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和混凝土浇筑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浇筑的相关方面,以期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郑国平.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4,04:80.
[2]李傲.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四川水泥,2014,07:177.
[3]楚大平.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国外资,2013,11:230.
[4]李傲.简述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J].科学中国人,20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