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4-04-29单玉伟汤双燕
单玉伟 汤双燕
【摘 要】建筑中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对保证建筑地基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特征的不了解,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针对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工程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对建筑的使用安全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满足我国城市化建设对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我国对建筑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以及加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有效措施。
1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基础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好坏,所以其施工意义非常重要。但是在很多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并不重视,导致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建筑基础存在许多严重的质量问题,建筑工程竣工之后,这些问题都是不可弥补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会超过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所有投入资金。所以在确定建筑基础施工方案之前,建筑公司必须严格的考察当地的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各方面可能会对建筑产生影响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才能确保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才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1】。
2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常见问题
2.1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复杂性,主要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对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各不相同,更主要的因素是我国的地理环境状况具有很大的差异,我国地形包括了世界五大地形;另外还有多种土壤混合的土质特点,包括淤泥土质、冻土、黄土以及杂填土等;我国还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及喜马拉雅地震带,所以还经常受到地震的影响;熔岩土质也是我国的地质特点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我国国情以及我国地质条件决定了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复杂性,所以在实际的基础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
2.2施工技术的多发性。多发性时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鲜明特点,由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导致建筑局部甚至整体发生倒塌、开裂等现象的发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财产浪费,严重的甚至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近几年,我国建筑倒塌事件的发生比较常见,这些事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对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进行合理的设计【2】。
2.3基础工程施工困难性。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困难性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中其他部位与基础工程之间的事故处理。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属于地下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处理工作,在施工操作上难度要大大的增加;第二,建筑基础承担了整个建筑的重量,所以在对建筑基础的事故进行修复时,需要考虑对建筑上部整体结构、性能的影響,同时还要防止出现其他一系列的连锁危害,所以施工起来非常困难。
3加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有效措施
3.1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合理的实际建筑基础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是加强建筑基础施工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为了能够合理的设计建筑基础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相关人员首先应该掌握建筑基础工程的前期勘察包括内容,并对报告中所提供的各项参数进行科学的分析,其中要重点分析地基的承载力,并以其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从而计算出建筑基础实际的土压力。还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要对勘察报告中的内容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当施工人员在进行大中型工程的施工时,如果建筑地基的类型属于天然地基,则需要对建筑地基的承载力设计进行科学性的复核,如果出现严重的地基沉降现象,必须立刻停止施工,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整改,从而避免对建筑本身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还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3】。
3.2准确勘察施工地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为了确保建筑基础施工的质量,必须对建筑基础工程进行准确的勘察。通过勘察,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建筑基础地基的地质水文情况,并根据勘察数据做出工程勘察报告,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对建筑基础施工造成的破坏。为了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首先要采用科学的勘察技术以及先进的勘察设备,其次还要对勘察数据进行复核,让不同的部门或者人员不同时间对建筑基础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从而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在建筑基础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地质勘察工作也要同时进行,勘察工作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跟随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尽心而同步进行的,随时对建筑基础地基进行勘察,能够动态观察地基的变化,如果发生了影响建筑基础施工质量的变化,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及时的整改,从而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3合理选择地基类型。建筑基础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了整个建筑的压力,而建筑地基则承载了包括地基及其上部建筑的全部压力,所以合理的选择建筑基础地基对于确保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在建筑物竖向体系向地基传递受力时,地基自身的承载能力无法到达相关要求的标准,此时就需要采用独立性的建筑基础;如果建筑的地基比较松软,但是建筑物有比较高时,就需要采用能够有效扩大地基接触面积的筏形地基,如果这种地基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要求,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同时还可以采用桩基或沉井基的方式进行建筑基础施工;对于一般的建筑地基,例如粘土土质等,可以采用一些支撑用的钢筋混凝土人工灌注桩与建筑地基相连接,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地基的稳定性。
3.4创新施工的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的硬性保障,任何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先进的技术基础上,特别是对于建筑施工这一行业,施工建设技术的创新程度、先进程度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主动引入全新的施工技术、生产方式等,积极学习并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全面提升施工建设水平,增加项目施工的技术含量,提高其附加值、提升其产品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要确保执掌核心技术,引领市场的发展与进步,走在施工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引进高端技术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薪资待遇,积极支持创新型施工技术的研发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施工建设质量和进度。
4、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常见技术问题处理措施
4.1施工过程加强管理。基础的施工技术各种各样,由于实际的需要具体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针对建筑个体,从准备到施工,从大体到局部,从轮廓到内饰都有明确的细化。下面具体进行阐明。
4.1.1前期选址的准备。行业俗“三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交通及平整场地。这是建筑成功的第一道程序和先决条件。于是具备好的眼光尤为重要。
4.1.2将图纸转化为实际。尺寸标注在实地,将具体方位一一对应,树立中心,划定边界,专业上称之为放线。设出交点标志,洒出石灰界限,设置龙门桩,提供标高等都是放线时的必要手段,其目的正是精确位置和规划。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道程序上可容不得大意马虎,这种工作可得熟练和扎实。
4.1.3基础尤为重要。事都讲究基础,可见基础尤为重要。地基的开挖与砌筑也是基础施工技术的一大门类。土质的经常检查,基槽的边坡状态,塌方因素的存在,松浮土的回填,条形基础的砌筑以及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的施工工序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基础的牢固程度紧密关系着建筑整体的牢固程度,虽为基础的施工技术,但丝毫不亚于补修装饰的细活,小小的配料比例都容不得半点的差池。
4.1.4混凝土施工格外讲究
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搭配,沙石的粗细程度,泥土的容纳量等都要合理和规范。施工中要求留置施工缝和控制坡度,以及浇捣的順序和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
4.1.5防水施工
防水基层要正确设置,凹凸位置与阴角部位合理规划。涂膜防水有严格要求,牢固、干净、无明水是标准。涂刷方法有科学顺序,不能颠倒。管道铺设和排水口设置都是计算思考的结果。基础技术也能显出大智慧。基础施工技术种类繁多,我不能一一列举,愿以小见大,望施工者不断巩固并熟练扎实和完善。
4.2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有新型的高科技技术问世。势必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好的先进的东西势必代替旧的低效的东西。建筑施工技术也不列外,不断出现的新传统,新工艺不断改变工程的效率与时间,同时大大的降低了成本,解放了劳动力。尤其是在某些危险的工种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我们感慨新技术的同时千万别忘了不断学习和掌握,活到老,学到老,到哪里都是不变的真理。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给我们制造了奇迹,我们更应该学会它,给它更大更过阔的舞台。
结束语
建筑中的基础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了整个建筑施工质量,所以建筑基础施工技术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基础施工的质量,需要我们根据基础施工技术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方式,同时还要根据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从而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汤亦.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3(24):23-24.
[2]黄廷梅.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策略探析[J].广东科技.2013(08):89-91.
[3]齐秋艳;李贞贞.浅析基础工程安全施工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