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走进语文教学的利与弊

2014-04-29茹作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优势多媒体问题

茹作喜

摘 要: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经常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有利就有弊,多媒体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每名教师应该反思和总结的地方,并以此推动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优势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而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触角延伸到了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有利就有弊,多媒体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每名教师应该反思和总结的地方,并以此推动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

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1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创设情境教学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较好途径,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创造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如在画中,这样就使学生的内心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与文章作者共同体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动鲜活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的重大意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只有在体验中才会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与学习对象进行交互,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的优势无疑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例如,在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看课文,集中听配乐朗读,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阳光明媚、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沉浸在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1.2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

语文课程包括广泛的自然与社会知识,有一些文章的内容很难被理解,即使语文教师有再善辩的口才也无法描述抽象的事物,再有就是学生接触的社会生活较少,阅历很浅,有些知识无法理解和把握,如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重在说明事物的外在特征、内在联系、相关性质、事物成因、作用功效等,在语言上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学习说明文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到实地考察、观察实物或观察过程,显得抽象难懂。那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文字说明、声音进行巧妙融合,将图像的辅助理解、视频的绘声绘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弥补说明语言的语言抽象性,以致突破难点,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将赵州桥的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说明赵州桥的特征,再体会课文中的“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二句中“两肩”、“各”、“几乎”等词的准确性,很显然比起让学生凭空想象要容易得多,而且,通过图示,学生的理解更深入,记忆更持久。如在教学《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1.3 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领域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使信息更丰富,加快了资源的共享。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和知识舞台。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并适时地拓宽了教学领域。有许多课文的时代离学生实际生活相隔久远,有的课文涉及大量的具有地域性质和人文性质的事物或要素,学生不可能去实地考察,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明讲解,不能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征,不能形成形象的直观感知,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学效率事倍功半。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相关的图景、事物形状等,还可以跨越时空,再现与文章时代背景有关的文学知识,再现当时时代的生活场景,展现实地情况,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2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任何事物总有它不完美的一面,语文教师既要認识到还要理解到,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毕竟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语文课堂的“主宰”。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2.1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脱离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感悟

如果课堂上教师过度迎合学生口味,一味追求新奇、刺激,只大量堆砌图片和音乐,大玩花样,就会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从而导致学生脱离对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品味,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2.2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限制学生的形象思维

多媒体能够运用声像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把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特别是学生所欠缺的那些经验情境,多媒体更能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良好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凡事皆有个“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2.3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抑制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总是力求将课件设计得非常全面,从导入、提问、分析、答案、板书到作业甚至各部分之间的连接语都全部放进了课件中。这种固定的教学程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使教师的能动性难以很好地发挥。学生也没有机会通过与文本对话产生个性阅读感受,一些学生很有创意的、丰富多彩的见解也没有机会得到肯定。长此下去就会严重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造成思维的单一性。

2.4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少教师将大量的资料揉合在一个课件中,这从正面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有些东西学生还来不及反应、来不及理解就过幕了。

总之,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课件的使用价值,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开拓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甘肃酒泉第四中学,甘肃 酒泉735000)

猜你喜欢

优势多媒体问题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矮的优势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画与话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