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水地冬小麦中后期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2014-04-29朱娟娟
朱娟娟
[摘要]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水地冬小麦中后期管理可以通过科学施肥浇水,及早防病治虫,适时补充微肥,适时收获等措施,达到小麦丰产的目的。
[关键词]水地冬小麦 中后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2014)04-0074-01
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物资,也是稳定物价的战略物资。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5~1/4,是人民的主要口粮之一,有“夏粮丰收,全年主动”之说,可见小麦安全生产重要性。如何加强水地冬小麦中后期管理,提高小麦产量呢?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科学肥水管理
临汾市水地小麦基本上为回茬小麦,播期多在10月5~15日,春季苗茎数多为45~55万,单株分蘖2个左右,单株次生根2.5~3.5条,因此,春季管理要饱浇拔节水,重施拔节肥。随灌水亩追施尿素6~8 kg,并追施磷酸二铵2~2.5kg,达到氮磷同补。将传统生产中的起身期施肥浇水改为拔节期追肥浇水,巩固冬前分蘖,有效的控制春季无效分蘖过多增生,控制旗叶和倒二叶过长,改善小麦株型结构;能够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壤深层根系比重,提高生育后期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耗,促进单株个体健壮,以减少小花退化,促进长大穗,提高有效分孽率,增加亩穗数,提高穗粒数,并为提高粒重打基础。
二、预防晚霜冻害
小麦拔节后,抵御低温的能力大大下降,一旦遭遇“倒春寒”,幼穗极易受冻,造成穗不能抽出或白穗,产量将受损失。2009年侯马市“倒春寒”导致水地小麦减产15%~30%。晋南地区每年3月20日至4月20日,或重或轻都有“晚霜”危害,因此,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在寒潮到来之前浇水防冻。拔节期受冻的要加强受冻小麦肥水管理,大孽幼穗受冻麦田要促进小蘖成熟,提高分蘖成穗率;孕穗期受冻的麦田要适当浇水,促进籽粒灌浆,达到增粒重,提高产量的目的。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
我市小麦生育中后期,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吸浆虫、麦叶蜂、蚜虫等。
1.病害防治。锈病、白粉病防治,亩用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g对水50 kg喷雾;赤霉病以预防为主,小麦抽穗扬花期,若天气预报有3d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应立即喷药预防。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g或多菌灵胶悬剂80g加水50 kg喷雾。如喷药后24h遇雨,应及时补喷。
2.虫害防治。防治红蜘蛛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ml,对水40 kg喷雾防治;发生吸浆虫地块应在蛹期(4月下旬)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 kg,掺细土30 kg,均匀撒于地表,撒后及时中耕浇水。抽穗后,当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见2~3头成虫时,每亩用40%毒死蜱乳油50~75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ml,对水50kg喷雾,也可用80%敌敌畏80~100ml拌适量麦麸或细土在傍晚撒于田间,熏蒸防治。对麦穗蚜防治,可用50%的抗蚜威8~10g/亩或10%吡虫啉20~25g/亩,对水50kg喷雾防治。若田间瓢虫等蚜虫天敌与蚜虫的比例为1:120时,就不必用药,仅靠天敌就可以控制蚜虫的危害。
四、大力推行“一喷三防”综合防治
小麦后期的“一喷三防”作为生产管理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其目的是要达到“两保四防三提高”,即保根保叶,防早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提高粒重、提升品质、提高产量。
小麦的光和器官是叶片,特别是顶部三叶制造的光和产物占到小麦产量积累总量的80%以上,延长功能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功能叶片的光和速率,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基础。通俗的讲延长小麦的灌浆期,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一喷三防”技术要点主要有:
1. 喷肥。适宜小麦根外补肥的肥料种类较多,生产上常用的主要有:
1.1 尿素:在小麦灌浆初中期每亩次用尿素0.5~1kg加水50 kg喷施。对基施氮素不足形成的缺肥、脱肥地块叶面补施氮素,能增加小麦光合强度,促进灌浆,有利粒大饱满。
1.2 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亩次用量100~150g,加水40~50 kg,7~10d一次,连喷2~3次,能增强麦株茎秆韧性,有效提高抗倒伏、抗干热风能力,加快灌浆速度,显著提高千粒重。
1.3 微肥:在灌浆期,叶面喷用含硼、钼、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如稀土、旱地宝、麦黄金等,可增强植株光合作用,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2. 喷激素。喷施与植物激素相同生理效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改善优化小麦生理机能,提高抗病、抗逆能力。在小麦灌浆期使用天达2116、芸苔素、旱地隆、乐多收、碧护等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的药剂,加水50 kg叶面喷雾。有利于提高光和效率、降低光呼吸,减少叶面蒸腾,加快灌浆速率,减轻干热风危害等作用。
3.喷农药。加强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治,对实现稳产丰产,提升品质十分重要。
在小麦灌浆期实施“一喷三防”,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是小麦后期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的关键措施。
五、适时收获
收获期的早晚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收获过早,籽粒的成熟度差,含水量高,干燥以后,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青粒多,色泽不好;收获过晚,籽粒缩小,与颖壳分离,极易落粒,茎秆干枯发脆,有些品种容易掉穗,因遭受日晒雨淋以及呼吸作用和淋溶作用,千粒重降低,容量减少,色泽变差,有的品种还有大量穗发芽,产量降低。
参考文献
[9]刘德强. 小麦种子室内发芽试验中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农业. 2011(01)
[10]王爱萍. 对种子室内发芽试验注意问题的探讨[J]. 种子世界.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