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和实施策略

2014-04-29万龙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8期
关键词:必然性实施策略

万龙

[摘要]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以发展低碳农业为根基,本文在明确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后,从理念、结构、模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发展低碳农业过程中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低碳农业 必然性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2014)04-0049-01

低碳农业是当今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更不可忽视农业发展对于我国整体经济模式的作用。

一、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1.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农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传统农业中粗放式生产方式破坏生态环境,生态问题突出,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我国,由于过去多年粗放式的掠夺性开发,致使水土流失太快、土壤沙漠化、森林草原退化现象严重;草地资源退化、沙漠化、盐碱化不断蔓延;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林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不断下降,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急需转变,切实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次,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以低碳农业经济为中心,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预防环境污染的形成,要积极利用资源,追求可持续利用的循环模式。要摒弃传统农业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实施低碳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不合理的经营方式,特别在使用化肥、农药、添加剂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造成水、土的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的品质质量下降。这些因素都要求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必须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2.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是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效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落后,综合生产效益差。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变,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综合生产水平。首先,低碳农业生产方式能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减少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提高能源、土地等要素的利用率,从而能有效从根本上减少农业源温室气体的产生,有效治理农业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凸显农业生态效益。其次,在低碳化农业生产方式中,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劳动的综合生产率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都能得到有效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生产的节能减排降耗,以此促进农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再次,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化转变不仅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借助低碳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态措施,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品质水平,同时增强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3.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是破解农业内涵式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在粗放型发展方式下,农业产出主要依靠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数量投入的增加获得,而不是依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生态农业是目前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它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在生态农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植物覆盖面积,在预防水土流失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地的沙漠化,充分保护了我国的后备土地资源,也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也建立了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保证了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在内涵式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中,农业产出的获得将主要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管理方法来实现,主要依靠减少生产要素投入,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是一种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这就要求努力改变以前低效率的资源利用方式,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变以往农业发展单纯依赖资源大量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思路,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破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压力问题,走内涵式农业生产发展之路,从而切实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变。

二、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实施策略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化转变必须走一条投入成本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低、产出效益高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1.提升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转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大力强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首先,要树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其次,要走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路。现代农业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之上,努力探索出一条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效益高的现代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之路。再次,要做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大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充分利用好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避免以前农业发展的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益。

2.优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结构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转变必须建立和优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结构。第一,要建立农业低碳生产结构。其中主要包括要科学核定单位面积草场的载畜量,建立合理的畜群结构;要种养结合,建立合理的用地结构;要统筹规划,强化农村工业科学布局,建立合理的农村工业结构。第二,要建立农业生产低碳能源结构。在农村要努力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以此大力减轻对传统的石化能源的依赖。第三,要建立农业生产低碳技术结构。大力发展高效集约化农业、有机化农业、无公害低排放绿色农业。

3.创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全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我国目前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效益低土地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污染也相当的严重,人口在不断的增加土地资源却是没有变的,要想在这有限的资源里来养活众多的人口,就必须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循环农业经济主要是节约资源、良好环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这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必然需要,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共赢。

第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生态农业就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生产,将各种生产技术结合起来,最终建立人类生产和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生产体系。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发展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控制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并做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可用资源,减少裸地面积,大量生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增加农产品出口。

第三,深入发展有机农业经济。有机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有机农业强调以有机物质自我循环为基础,在遵循自然规律以及生态学和生态环境系统运行规律基础上,避免在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主张建立作物轮作体系,强化秸秆还田、施用动物粪肥等土壤培肥措施,以此保持农业生产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化。

总之,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化转变是我国农业进一步现代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着充分的外在必然性。为此,在大力推进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提升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大力优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结构、全力创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此有效形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转变的长效机制,从而切实促进和深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国勤,赵其国.低碳经济、低碳农业与低碳作物生产.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3).

[2]王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中国农业信息,2008(8).

猜你喜欢

必然性实施策略
谈歌剧唱腔的特性
试述两种分配制度相结合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浅谈农村小学定向培养全科教师的必然性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职业院校中和谐德育思想的实施策略
试论纳比画派分裂的必然性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