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 促进龙泉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2014-04-29叶晓菊李玲珑戴圣寿
叶晓菊 李玲珑 戴圣寿
[摘要]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龙泉市食用菌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创新技术的几点对策,以供本地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技术 产业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2014)04-0036-02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未,龙泉市农村依托袋料香菇栽培生产,迅速完成了脱贫任务,21世纪初至今,龙泉农民依托发展袋料黑木耳生产,迅速走向致富道路,农村新房建设、婚嫁丧娶、子女上学费用大部分来自于食用菌产业。但随着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本人通过调研,就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使我市食用菌产业转危为机,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我市食用菌产业虽然发展历史悠久,生产量较大,但是生产方式仍沿袭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基本上还是以千家万户、小规模、作坊式、手工式生产为主,低水平设施重复投资多,生产效率低,产业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如袋料香菇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增产不增收”现象,黑木耳全露天栽培方式,遇高温、阴雨天气造成烂棒的烂棒流耳现象,严重影响了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影响了农民增收。
2.连作障碍越发严重
近年来,连年大规模连续食用菌栽培、极端气候及缺少有效防治措施等原因造成食用菌病虫危害越来越严重;生产上比较突出的问题为黑木耳菌棒出了一潮耳后,容易出现严重烂棒现象;同一品种在老产区栽培,产量明显低于新产区;灵芝需每二年更换栽培场所。
3.机械生产水平偏低
一直以来,我市食用菌生产基本上以千家万户、小规模手工生产为主,这种生产方式的敝端:一是原辅材料配比、含水量、酸碱度、松紧度不一致,不利于后期标准化生产管理;二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生产成本较高;三是目前从事食用菌生产基本上以40-50岁群体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农村劳动力稀少问题也成为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4.规模扩大造成养菌困难
由于近几年黑木耳生产效益高,农户生产数量逐年增加,室内养菌易发生温度高,通风不畅造成大面积烂棒现象,并且食用菌发菌过程中产生的热源、病虫感染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环境,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
5.废弃菌棒污染环境
食用菌生产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废弃菌棒,2013年,全市生产黑木耳1.8亿袋,产生废菌料42300吨。我市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利用,但由于废弃菌料产生集中,废弃料收集难、运输成本高、堆放难问题,造成部分废菌渣未被合理利用而被农民或当作燃料,或堆放在溪边、田边、马路边、房前房后,成了病害杂菌的滋生源,既影响生产环境,又影响生活环境。
二、主要技术创新
食用菌产业是我市农民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龙泉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扩量、提质、增效”发展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在生产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
1.开展立体式设施化栽培,提高生产水平
2013年,我市开展黑木耳立体式设施化栽培试验与示范,共建成3个试验大棚,面积1440平方米。该模式不仅将单位面积生产量从8000袋/亩提高到18000袋/亩,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养菌、排场一棚两用,提高生产设施利用率,为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良好基础。立体式设施化栽培利用棚膜覆盖和黑木耳菌丝新陈代谢作用释放的热量提高棚内温度,创造耳片生长适宜的温度,催生一潮冬耳,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提高产品质量,填补冬耳空白,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此外,棚式栽培可防病虫草泥侵害,实现全程清洁化生产,排场前期可遮阳防雨、防止烂棒,后期春季连续阴雨天气可防流耳,如遇大雨等灾害天气可防雨水冲淹,全面提高抗自然风险能力,能有效改变黑木耳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2.推广稻耳轮作高效模式,创新耕作制度
近年来,我市采取稻耳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发展水稻、黑木耳生产,将黑木耳产后的废菌棒进行还田处理,一方面,有利于净化耳场,解决农户黑木耳连续生产造成空间病虫基数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另一方面,废菌棒还田后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使氮、磷、钾元素与微量元素比例协调,防止土壤板结与酸化。既能有效改良土壤,促进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又减少了环境污染,亩产值高达四万余元,真正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而且该模式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不需添设备,不全用木屑,不污染环境,是一项稳粮增收的耕作制度创新。
3.建设菌棒集约化加工厂,优化生产模式
为解决长期以来食用菌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菌棒质量参差不齐、农民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我市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菌棒集约化加工厂60家,年加工能力达1.5亿袋,取得了良好效益。采用“菌棒工厂化生产+分户出菇管理”生产模式具有以下5大优点: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菌棒质量一致,便于标准化管理;改进灭菌工艺,节约木材资源;集中处理废弃物,改善农村环境;减少生产环节,服务弱势群体。该模式实现了我市食用菌产业“质量更安全、资源更节省、环境更优美”发展目标。
4.搭建室外黑白膜养菌棚,改善养菌条件
由于近几年生产效益高,农户生产黑木耳数量逐年增加,室内养菌易发生温度高、通风不畅造成大面积烂棒现象,且农民生活环境受到了影响。我市推广的市外黑白膜养菌技术,通过引导农户在田间、山脚边搭建荫棚(先在棚顶覆盖黑白膜,再在顶上安装喷灌设施),充分利用黑白膜白面反光、黑面遮阴的特点,加上棚顶喷灌降温达到养菌棚内阴凉通风,且具有搭建省工、外型美观等优点。此项技术推广帮助农户有效解决菌棒堆放难的问题,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为实现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多种途径利用废弃菌棒,发展循环经济
2014年,为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开展“五水共治”号召,我市积极开展废弃菌棒综合治理行动。一方面,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采用还田、还山、生产有机肥和机制炭、生物质发电等有效途径循环利用废弃菌棒;另一方面,在全市新建20个沿线废菌棒收集点和40余个废菌棒集中上山培肥示范点,将未被农户合理利用的废菌棒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
作者简介:叶晓菊(1984.2-),女,浙江省龙泉市,2007年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供职于龙泉市农业局,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李玲珑(1984.9-),男,浙江省龙泉市,2007年毕业于湖南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供职于龙泉市农业局,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管理工作。
戴圣寿(1963.7-),男,浙江省龙泉市,供职于龙泉市林业局,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木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