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院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探索

2014-04-29陈进

中国电子商情 2014年8期
关键词:毕业生工业院校

引言: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国工业工程专业在高校开设及发展历程;其次,以重庆经济发展特点为例,分析了在高职院校培养面向制造企业生产一线工业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最后,结合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职院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进行了探索研究。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在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美国,由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为起点,已形成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美国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它与数学、人因工程、经济管理、各种工程技术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本,很多企业为了达到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他们将工业工程作为主要改善工具,在运用工业工程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本国国情,将本国实际和工业工程理论相结合并加以改进,创造性地构思出了适合日本企业文化的工业工程,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比如众所周知的丰田式生产方式,如准时化(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看板管理等;在亚太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亚洲四小龙著称的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都创造性地设立了IE的教育、研究、开发和推广体系,特别指出,在台湾工业工程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制造业,其应用已渗透到政府机构、服务业和其他公共组织,鸿海集团(富士康)老总郭台铭曾用“模具是工业之母,IE是工业之父”精辟地概括了工业工程在制造企业中的地位。

在大陆工业工程专业起步相对较晚,在1979年,国家教育部才正式批准成立工业管理专业。从1989年到1990年,机电工业部完成了工业工程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研究。1990年6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成立,是中国科协承认的唯一国家级工业工程学会。经过工业工程在国内的试点和专家向教育部提出在高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议,到1993年,国家教育部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重庆大学等试办IE本科专业,开始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IE学科的建设。随着工业工程的发展,我国已有180多所高校设立了IE专业。此外,在社会上对IE人才培养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招收遍布全国的IE自考生,在校人数高达1.4万人。随着市场对工业工程人才质量和数量需求的剧增,1999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IE工程硕士点,同年已有8所重点大学招收IE硕士、博士研究生,形成了多层次(本科、双学位、硕士、博士)、多种形式(电大、自考、高校、全日制、在职学习)、大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市) 的格局。此外,从1991年开始, 我国基本上每年或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工业工程学术会议,从1994年起,我国大陆或香港地区每年召开一次工业工程国际研讨会,加强了专家、学者、企业人士IE经验的交流和研讨。IE的发展证明,IE在企业中应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以重庆市为例,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国家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随着两江新区的建立,生产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服装、生活用品等产品领域的外资企业入驻数量的增长以及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的认可程度的提高,他们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数量不断上升,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在工业工程专业每年培养的总人数只有200多名,大多以创新基础研究为主,其中有30%的同学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或出国进修。同时,由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和创新基础研究,尽管接受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整个理论体系架构掌握得比较清楚透彻,但由于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和机会欠缺,对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了解甚少,导致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薄弱。而高职层次培养的毕业生,有至少半年甚至长达一年的生产一线工作经验加上学校老师理论知识的传输,比中专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更高,一般能够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而且高职毕业生一般都能安心在一线工作,所以备受企业青睐。

据用人市场对各种学历层次的需求状况调查统计资料显示:用人单位对中专技校生的需求是3%、而对高职生的需求占39%、本科生的需求占42%、对研究生的需求为10%,由此看出,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趋近于本科生,但目前国内培养工业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尚未见报道,培养面向一线工作,进行现场改善的高职毕业生的学校更少。并且国内一般只有本科院校才开设工业工程专业,每年毕业生数量也不多,企业要进行现场改善工作只能用工业工程本科生,在人员短缺甚至不惜使用中专毕业生担任生产一线的改善工作,由于中专毕业生受自身理论知识局限,面对新机器,新技术,新工艺和复杂的生产现场会觉得一团雾水,加上自我约束力度不强,自学困难等原因,最后不得不离开岗位,导致面向制造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业工程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智力流失相当严重,因此工业工程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有鉴于此,结合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培养面向制造业一线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梓荣,龚存宇.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赵涛,路琨.我国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3]陈志明.对我校工业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12月第6期.

[4]齐二石,霍艳芳.现代工业工程与企业管理创新,现代管理,2003年第3期.

[5]张昆明,于淼,李雨潇.浅析工业工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工程管理,2011年第18期.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

陈进(1981-),男,汉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猜你喜欢

毕业生工业院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最“叛逆”的毕业生
“工业4.0”之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