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2014-04-29黄天虎

考试周刊 2014年79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黄天虎

摘 要: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初中学生的发展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的课程。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使初中生发展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特色发展;特别强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和交流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呢?以下针对自己在新课改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心得。

一、教学方式的选择

欲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学生个性差异的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分层教学和分组合作学习最适用于解决个性差异问题。

1.分层教学

(1)按水平的分层导学。教学实施之前,采用测试考核、问卷调查、课堂访谈等方式,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如操作技能、应用水平等)进行调查摸底,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

(2)课堂上的分层导学。对于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如初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在关注学生水平差异的前提下,课堂上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达到基本的目标水平要求。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别,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根据学生不同水平要求和学习目标的多元性,设计相应但不同层次的课堂学习任务。

譬如同是文本信息加工的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学习文档的编辑排版,主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字处理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对软件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共性问题。

2.分组合作学习

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两层(类)学生,A类(水平高)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因此我采用异质分组方式,把A类学生分散到B类学生中,以每组五六人进行分组。这样虽然有差异,但是优劣互补,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如“互助学习对子”,小组内五六人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小组间两两结成“互助学习联盟”;引入适度竞争措施(如评选“优秀小组”或“专家组”),形成“小组联盟—组内(间)竞争”的学习机制。同时可以让学有所长的学生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小老师”,课堂上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做法,给水平低的学生安排“学生老师”,让他们在互帮互学中共同进步。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线,同时兼顾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要求,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活动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1.灵活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教学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其次在任务设置中,要注意以下四点。

(1)“任务”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任务”要有操作性。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操作,并适当引导提示。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有显著效果。

(3)“任务”要有合作性。设计的任务具有合作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与人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喜悦。

(4)“任务”要有生活性。“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句话很好地反映了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设计任务时注重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有的放矢实施主题活动教学法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学习活动主题的设计是关键。一个好的学习活动主题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并经历信息处理的全过程,而且可以学习总结一些技术技巧和方法,以增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创新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因此,我们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原则,应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课堂教学活动中,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看他们是否具备进行某项教学活动的条件。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测定评价对象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指出没有掌握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终结性评价是指当某一项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最终的成果做出判断。它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到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给学生评定成绩。

具体到每一个方案又要从知识性、技能性、创新性、实践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案。

1.把诊断性评价用于教学的分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由于小学、初中开课的不统一及教学内容的不衔接,造成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极大差异。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调查表、访谈、作品设计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从而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把形成性评价用于平时的作业管理

在各种评价方法中,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所学内容,激励学生学习,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从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终结性评价与期末综合评价相结合

每学期末都要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进行终结性评价。因此,我在上第一次课时就告诉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占60%,期中考查占20%,期末考试占20%。

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方案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是促进教学、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重要环节。做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工作,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

四、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初中学生的发展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的课程。我们应该深入教研教改,彻底理解新课标内涵,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合理改变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打造自主、合作、创新、和谐的新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