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盘锦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初探
2014-04-29徐令芝
徐令芝
盘锦湿地包括沿海滩涂、虾田、苇田以及人工湿地(水田)四种类型。总面积24.26万公顷(367万亩)。其中:天然湿地面积12.17万公顷(183万亩),包括沿海滩涂和苇田。人工湿地面积12.29万公顷(184.4万亩),包括虾田和苇田。整体分析,盘锦湿地总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由于大规模的开发水田,使天然湿地的面积逐步减少,水田和虾池面积增加。近几年,各类湿地面积比例趋于稳定。
1湿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大量开发水田使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使生态环境随之发生了较大改变,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后,地下水储量减少,水位下降,随之而来的灌溉用水需求增加、区域减少等。此处,水田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还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
盘锦地區由于土壤含盐量比较高,种植水田需要大量的淡水压盐,单位面积需水量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水田的大量增加使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更为严重。近几年,几乎年年抗旱、年年欠收。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水资源总量不足和用水序列方面的问题,有限有水资源首先保证水田用水,造成天然湿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目前,全市120万亩苇田中只有40万亩能得到有效灌溉,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缺水使湿地生态环境向旱生环境深化,湿地植被退化,旱生植物增加,长期持续下去湿地将消失。
2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2.1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中坚力量
盘锦市滩涂及毗邻的大面积苇田是亚洲最大的湿地,具备完整的原始滨海生态系统。同时也是多种鸟类栖息和迁徙停歇地。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具有极大的生态和科研价值。在滩涂上建设自然保护区是滩涂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长远观点看,湿地自然保护区将成为极其珍贵的稀有旅游资源,其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
保护区已于1985年经盘锦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做为市级水禽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管理;1987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丹顶鹤、黑嘴鸥等多种珍稀物种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属于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依据《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标准》,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湿地类型为芦苇沼泽、河流、沿海滩涂等。在1985年的规划中,保护区总面积为12.8万公顷。
2.2滩涂增养殖业
滩涂增养殖业也是保护盘锦湿地的方法之一。这样既保护了原有滩涂,又能增加经济收入。2002年滩涂养殖面积2.67万公顷(40亩),滩涂对虾养殖面积0.5公顷(7万亩)。海水养殖产品产量10.54万吨。
全市滩涂已开发连岸滩涂贝类养殖面积31万万亩,浅海养贝9万亩。全市载贝密度较大的浅海、滩涂面积为29万亩,其中五处滩涂生有文蛤,面积约6.5万亩,储贝量在1.6万吨左右,最高年产量3千吨;2处浅海存有杂色蛤,面积约有5万亩,最高产量近千吨;还有毛蚶、青蛤、四角蛤等经济贝类多处,面积约6万亩,储贝量近万吨左右,另外,还有大面积兰蛤、泥螺和海螺等。
2.3芦苇生产和苇田立体养殖
盘锦地区的苇田目前年产芦苇近50万吨,90%以上作为造纸原料,一直是金城、营口两大造纸厂造纸原料的供应基地。近年来,东郭苇场建立了“一育三养”苇田立体开发模式,即在育苇的同时,根据生物共生关系,实行水面养禽、水中养鱼、水底养蟹,养殖收益可以超过芦苇生产的效益。这种模式既不破坏环境有具有经济效益,对于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广作用。
2.4湿地旅游业
盘锦湿地是独特的自然景观,栖息的大量鸟类更是极好的旅游资源。开展苇田观苇、观鸟、观海旅游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筹集资金加快滩涂开发、保护区建设和苇田建设步伐,促进湿地保护事业发展,是协调湿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有效途径。目前盘锦的湿地旅游业已经开始起步发展。
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的保护和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盘锦市的湿地资源,综合各项可持续发展规划,应优先考虑生态旅游规划,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带动生态养殖和生态农业、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湿地资源,最终达到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和利用湿地资源的良性循环的目的。
[责任编辑:王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