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梨簧戏的唱腔风格与旋律特点

2014-04-29王岭

北方音乐 2014年8期

王岭

【摘要】梨簧戏是安徽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长江南岸的芜湖地区,流行于南陵、繁昌、无为、当涂、马鞍山、含山、和县等市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伴奏乐器有吹、拉、弹、打等十多种乐器,唱腔抒情优雅,音乐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风味,在安徽戏曲百花园中,被誉为江南一枝花。2006年被列为首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梨簧戏的唱腔风格以及旋律特点对于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梨簧戏;唱腔风格;旋律特点

梨簧戏是我国稀有剧种之一,已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戏曲剧种大词典》《中国文艺年鉴》《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国曲艺志·安徽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卷》。2006年,梨簧戏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梨簧戏,旧名“泥簧”,是芜湖一种民间的说唱艺术,发源于长江南岸的芜湖地区,流行于南陵、繁昌、无为、当涂、马鞍山、含山、和县等市县,曾在江苏的南京、苏州、溧水、溧阳、金谭、及浙江的宜兴等地区演出,博得观众的好评。梨簧戏兴盛于清朝乾隆(公元1736~1795年)到嘉庆年间(1796~1820)。乾隆15年(1750)称平安戏。解放后,被称为梨簧戏。

梨簧戏在清朝乾隆年间,已有演出班子,两百多年来几经盛衰,解放前艺人备受摧残,剧种濒临泯没,建国后,在党的“二百”方针指引下,梨簧戏始得逢春吐艳。通过新音乐工作者对传统音乐的挖掘、记谱,整理出传统剧目有《狮吼记》《安安送米》《偷词》《回头桥》等,同时在“推陈出新”的艺术实践中,编创了不少优秀的新腔,丰富了梨簧戏的声腔艺术。

梨簧戏的唱腔抒情优雅,音响优美动听,伴奏乐器有吹、拉、弹、打等十多种乐器,富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风味,在安徽戏曲百花园中,被誉为江南一枝花。

一、梨簧戏唱腔的渊源

梨簧戏的唱腔,追本溯源是来自民间的民歌小调及吸收外来剧种的声腔艺术。包括唱腔、伴奏、曲牌、打击乐等,都是艺人经过不断的加工锤炼和发展而形成的。芜湖梨簧的唱腔体系是由梨调、簧调两大板腔体(亦称大曲)和杂曲小调曲牌体(又称套曲)组成的综合体。梨簧唱腔传统的用法是:长大的正本故事,唱腔用板腔体音乐,如《安安送米》等,而生活中的小故事,则用曲牌联缀体,如《夺伞》《金莲调叔》(用了19个小调)等。

民歌小调,是当地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所发出具有一定节奏和旋律的音调,生活气息很浓,例如芜湖民间流行的“摇篮曲”。“摇篮曲”,是芜湖地区妇女哄小宝宝睡觉时所唱的催眠曲,旋律抒情、婉转、恬静,富有母爱的温柔之情,这些音调在梨簧戏“梨调”的慢板中,就存留着明显的形迹。梨簧戏的“慢板”的曲调,可说明是从“摇篮曲”的音调衍变而来的。

芜湖郊区农民流传着的“秧歌”五更调和梨调“快板”的音调有相似之处。每当春夏,在芜湖的街头巷尾,常有妇女叫卖白兰花,其音调明亮清脆,先强后弱,由高走低,很有生活气息。这些都是梨簧戏的唱腔元素。

梨簧的声腔艺术,它与当地的民歌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据已故老艺人童兴进介绍:取民歌素材,必须根据剧中人物性格(行当)、情绪(喜、怒、哀、乐)的需要,同时结合地方语言的音韵、声调、四声等因素,再进行唱腔的改编、创作,使民歌提炼成为能刻画复杂的思想感情。因此,梨簧戏声腔的形成,有其自己独有的地方特色。

梨簧戏唱腔,是由板腔体和曲牌体组成的综合体。板腔体由梨调和簧调构成为双(多)系统的板腔体。梨调是老传统唱腔,音乐结构(包括节奏、节拍、曲式、调式、调性等),音乐程式(各板式的运用手法与技巧)有相对的严紧性和规律性。簧调是已故音乐工作者张继旺,根据“含弓”戏的“黄调”改编的,六十年代在《重台别》开始应用,板式模仿梨调。梨调、簧调两系统,均有主腔与附腔之分,主腔有慢板、快板、数板三大板。附腔有导板、散板、清板、干板、叫板、哼腔等等。主腔的音乐结构有完整的乐段。附腔中的散板、清板有时可构成完整的乐段,其他的附腔(附板),则多是一个乐句的结构,甚至是一个乐汇或动机,这些有独立名称而不可独立构成段落的音调,灵活地穿插在主腔中,增添了主腔的旋律色彩,丰富了主腔的表现力。

曲牌体音乐:包括杂曲小调唱腔和伴奏曲牌两部分,杂曲小调如“散花调”、“茉莉花调”、“下盘棋调”等,曲牌如“红绣鞋”、“观景调”、“灵堂哀乐”等。

曲牌体音乐,来自民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有本地区流行的,有外地引进的,以及经过改编的。曲调活泼优美,情调风趣诙谐,为观众所喜闻乐见。

二、梨簧唱腔的曲式结构及其调式特点

从梨簧戏的老腔老调来分析,梨调中的慢板、快板、数板各板式,其旋律均是由上、下两句组成的单乐段曲式结构。上句结束在“徵”(5音),下旬结束在“商”(2音),商调为梨调的基本调式。结束均落在“商”音上,但老传统的习惯,往往在伴奏加上八拍;(21 21 23|5---)|,在下家的“徵”音上收腔。多段反复的“数板”,其最后一个乐句唱腔,则用落腔“宫”音,具有较平稳的终止感。这些在收腔的乐句以及在唱段结束后的伴奏收尾,改变终止音所形成的调式转换,使原来较柔和的商调式(小调色彩)转为较明亮的宫调式和徵调式(大调色彩),给唱腔增添了戏剧性的表现力,同时丰富了梨簧戏音乐程式的艺术内容。

三、梨调的旋律特点

梨调的慢板和快板,其旋律线基本上是从高走低,由强趋弱的进行,逢去声字,入声字,多用下行的3~6度的跳进音程,曲调音型较多地迂回在同度、二度、三度之间,这些下行带波浪式的进行,与原始民歌“摇篮曲”的雏型,有相似之处。

慢板(正板)是指节奏的速度缓慢而言,节拍一板三眼,用4\4拍号记谱,每小节基本格唱一个字(七字句),曲中穿插着较多的长过门,句间及结腔处都有“哼腔”。旋律抒情婉转而优雅恬静,适于抒发思怀,诉述之隋。

快板也是一板三眼的4\4节拍,速度与慢板相似,快指每小节唱二个字(七字句)比慢板多唱一个字而言,腔中的过门比慢板少而短,哼腔仅在结束处加一点尾腔,结构严谨工整,曲调稳健流畅,适宜于表达叙述或对唱场面,是舞台上常用的板式。

数板是有板无眼的唱腔,节拍用4\1拍号记谱,速度随剧情的需要可快可慢,节奏自由,旋律多变,有向上大跳的音程,如(6|6 5|3 1|6)及闪板的出现,如(0 3|0 1|5 |543|2)(0 1 |0 3|25|61|2|5 1|2),过门短而有跳跃性,如(2 3|2 2|0 6|5 1|2 6|5 1|2)(5 1|6 3|5 1|6 3|5),因此数板的表现功能,是梨簧声腔中可塑性最大的曲调,无论是高亢激昂的气氛,还是柔婉含蓄的感情都能表达,新音乐工作者,多乐于截取数板的素材,用以发展新腔新调。

四、定调及行当分腔

地方戏的唱腔一般沿用传统的本嗓子唱法,梨簧戏也是如此。女腔称“窄口”,男腔称“洞口”。同台戏的乐队伴奏,采取“同弦不同腔”的演唱方法;即调高相同而唱的音域男女各异,女腔比男腔一般高四度音程。由于演员的嗓音有宽窄高低之别,定弦定调就有1=B,1=C,1=D三个调。老艺人童兴进阐述他们艺人在会唱时,如逢情绪兴奋、激动之际,嗓音偏高,调子可定较高的C或D,如逢通宵达旦的唱整夜,喉咙容易疲劳,就要较低的B调,因此二胡定的1-5弦,固定音高就有三种定法,其他的吹弹乐器,亦相应地随之改变定调。除非剧中唱段多的主演提出要求,才改变定较高或较低的调。

梨簧戏各个行当的旋律分腔,原则上是根据各类角色的性格划分:如花旦、小生的旋律偏走高音区,曲调婉转,华丽,花旦尤为细腻。老旦、老生的音区偏低,而曲调较稳健,严肃。净的旋律则高亢激昂,常用大跳的音程来体现其粗犷形象。丑角是以节奏的变化形式,如切分、闪板、垛板、拖腔、夹白等手法来刻划。老艺人对这些不同行当,不同个性唱腔的运用,并无一定的理论依据,而是遵循世代的艺术实践来划定的;如包公这角色,过去艺人是吸收徽剧高腔的音调,音乐形象粗犷激昂,之后,碰到“净”行当,或较激动、高亢的情绪均采用此腔。因此这高腔数板,自然而然地成为梨簧戏“净”角的专用唱腔了。

五、伴奏乐器及演奏风格

据史料记载,道光十年(1830年),芜湖东门外有位伍先生(1908年生)与奚仁潜师徒组织了职业性的演唱班子,当时乐器配备就有:正弓二胡(即乐队的主胡、高胡,1~5定弦)反弓二胡,苏笛、琵琶、月琴、扬琴、三弦、檀板、点鼓(扁形的单皮鼓,形状如运动场上用的铁饼),经过不断的艺术实践和发展,逐渐又增添了四胡、笙、箫、低胡等乐器。建国后,新音乐工作者又增添了大提琴、柳琴、古筝、唢呐等。

民间艺人的业余演出,乐队编制的伸缩性较大,要根据人员,乐器及场面而定,一般配备如下:二人乐队:正弓二胡、点鼓,四人乐队:正弓二胡、反弓二胡、月琴、点鼓,六人乐队:加上琵琶、扬琴,八人乐队再加上竹笛、三弦,十人乐队又加上笙、箫。

20世纪初,扬剧在芜湖流行,其伴奏方法深深影响着梨簧戏,目前二胡就采用与扬剧相似的一拍一弓的短弓演奏法,音响具有紧促而跳动的共同特点。不过梨簧在实际伴奏中,各种乐器并非从头齐奏到终,而是采用分奏、长音、短音、闪板、加花(装饰音)等形式,根据剧情的气氛灵活演奏,兼有琵琶、笙、扬琴、筝、四胡等有和声效果的音响在交织,具有江南丝竹清新雅致的韵味。

六、序曲与尾声的特点

梨簧戏原来无序曲音乐这名称,由于传统的习惯演出,将大过门乐曲排在开幕前演奏,因此大过门便成为名符其实的序曲乐曲,速度一般是由慢而渐快。大过门随着戏剧主题思想的不同,通过多种伴奏手法,表现多种多样的情趣。既可表现江南丝竹抒情,华丽而古雅的韵味。也可表现轻爽,活泼而欢乐,跳荡的情绪。还可表现高亢激昂而雄壮的战场氛围。森严而有宗教色彩的庙堂音乐和悲怆而伤痛的挽乐等,也是序曲根据剧情常常表现的内容。

尾声(亦名尾腔、收腔),传统的梨簧戏在全剧结束时,习惯用此腔来收场,唱词一般有两句,词意内容是概括全剧的主题思想,总绪性地告诉观众,同时暗示这一出戏已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