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经济学说体系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2014-04-29刘佳
刘佳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体系及其理论是在吸收、综合和改造前人一切优秀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对指导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学说 现实意义
马克思从1843年10月开始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理论体系主要包含四大学说理论,分别为: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学说。这四大学说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体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规律及历史发展趋势都作了科学的判断与分析。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能更好地指引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马克思经济学说体系及理论
1.劳动价值学说理论基本内涵。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时处于蒸汽时代创立的,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探讨的基础,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石。同时,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及相关理论的观点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唯物史观的创立又为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劳动是产品价值的源泉,任何产品的“相对价值”都是由包含在产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价值是不能作为价值尺度的。要产品成为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成为货币,就要以商品作为交换的劳动产品为出发点,由此创立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在提及货币本质时,马克思首次提到了价值形式理论。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的价值形式,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使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理论高度统一地结合。综上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中得出的,包涵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理论、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
2.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本内涵。
剩余价值理论可以说是马克思这一生科学研究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中的一个,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理论。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主要阐述了资本雇佣劳动关系下剩余价值的生产与流通、分配等关系和规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714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剥削)的、超过劳动力价值(工资)以上的那部分价值,用M表示。剩余价值的范畴直接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剩余价值的产生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揭示(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资本的总公式是:G—W—G(其中,G代表货币资本,W代表商品资本,G表示含有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不仅概括了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而且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工人获得的工资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获得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被资本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可以说,剩余价值的发现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了科学。
3.资本再生产理论基本内涵。
关于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再生产是指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是比例结构与总量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到价值形态上,也就是相对价格与价值总量的关系[2]。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包括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在生产,资本主义在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扩大在生产是指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投入生产,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理论;关于社会再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理论;关于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理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c+v+m,物质构成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Δv+m/x)=Ⅱ(c+Δc)。实现条件说明了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在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或部类内部、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这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所在。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学说基本内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社会的生产发展同它的现在的生产关系之间日益增长的不相适应的具体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3]548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会经历繁荣、衰退、危机、停滞四个阶段。该学说理论体系涉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在经济学说体系中的地位;在对货币关系和资本关系的分析中,揭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究其根源及必然性。经济危机集中体现和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力驾驭社会化大生产的有力明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一种新的、更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来代替它。
综上所述的四个层次的核心理论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理论体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本质和精髓。
二、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经济学说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人类文明思想的宝库。马克思经济学说是一门揭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一定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一门随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十分必要。
1.有利于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等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生产关系的本质、矛盾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基本原理,不仅是我们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主义资本运行规律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坚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终生的目标的科学理论依据。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用马克思经济学说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鞭策、鼓励自己,脚踏实地地践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于最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实际行动中。
2.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和文化道德修养。
理论既指导实践,又源于实践,人类的实践活动永无停止。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升华。人们获得知识主要是通过这两个渠道,即:间接来源是书本和直接来源是实践。实践经验是人们经过总结、加工和提炼,最后形成的我们所看到的书本知识、所熟知的学说理论体系。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体系庞大而又深邃,认识它、知道它、了解它并且学好它、应用好它,这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同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这就需要通过道德、法律等手段规范市场经济的秩序。在我国“以德治国”的方针政策下,马克思经济学说理论为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和文化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借鉴。
3.有利于增强我们自觉地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发展经济的政策。
马克思经济学说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关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针、政策、路线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依据。通过运用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我们可以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理论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其学说理论的立场、观点和研究方法,这就有利于提高我们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经济学说及理论是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典范,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就其本身来讲是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坚持事物本身的自然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辩证法告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多方面、多层次的视角动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问题。
4.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马克思经济学说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又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遵循某一规律、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在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然而这些规律,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制度的制约,才具有这样的特殊表现形式。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如果摒弃资本主义制度的枷锁,则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经济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经济学说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理解其含义。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的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对马克思经济学说及理论的评价
马克思经济学说理论的科学体系涉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诸多领域及各个方面,其理论内容丰富、意义深刻,是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马克思经济学说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一样:“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4]382马克思经济学说理论具有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14.
[2]宋则行.马克思经济理论再认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48.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