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4-04-29潘贞

考试周刊 2014年79期
关键词:研讨校本课题

潘贞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在外在价值的引导下自主完善的过程,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才能调动教师积极反思与实践。通过一系列反思性教研活动,使其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提高,从而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我校实际,选择《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自课题立项以来,开展了课题推进活动,就“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了如下实践。

一、把握科研方向,树立校本教研新理念

课题开题以后,我联合课题组的成员围绕课题设想与方案,就“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研究”等关键词,开展了深入的理论学习与广泛的社会调查,通过学习与调查研究,课题组人员对校本教研产生的背景、校本教研的内涵与特性、校本教研的价值与意义及校本教研方法、模式有了更新的理解。

课题调查与背景分析坚定了研究方向与决心,教师队伍的现状急需校本教研的开展。为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满足不同教师的内在需求,以便更好地、更具针对性地组织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发现:①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求存在差异。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均有迫切的内在需求,但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需求是不同的,工作1~3年的新教师希望对新课标与新纲要和国内外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和对比。拥有5~10年教龄的教师希望了解一些教改的新动向,拥有10~20年及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更关注国内外教育思想、教改新动向和教育科研方法,其中75%的教师希望得到自身特长的提升,以便发挥专业个性,逐步让自己的教学富有特色。②以往教研模式有待改进。老师们认为传统教研模式与继续教育最大的不足就在于忽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往往采用以灌输为主的方式,很少考虑教师个体的感受和需求,教研活动中教师间的交流大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对问题和方法的深入探究。教师要求有更生动活泼的教研形式,如论坛、辩论、沙龙、校际交流。③忙碌的工作生活压缩了成长时间与空间。老师们反映:学习是减轻教改压力的力量源泉,但是老师却没有时间看各种书籍。现状表明,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确有必要,而且其中策略研究更为必需。

二、规范管理体系,开拓校本教研新途径

组织建设与定期交流,规范研究实施与管理,制订课题科研计划,确定专业成长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课题科研计划是保证“校本教研”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制订课题研究计划要遵循科研规律,尤其要注重“校本教研”的特点。“校本教研”课题的计划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和成员、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具体内容、方法、措施及实施阶段、成果形式及验收方案等,“校本教研”计划需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系统性。

教师自我确定专业成长目标是重要的研究步骤。我们先请课题组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出个人的发展计划和一学期的工作追求,对自己的发展、需要得到的帮助、准备取得的成果等问题做出预期计划,课题组再根据教师制订的自我发展计划确定业务学习、课题研讨内容和教师最需要得到帮助的理论报告,确定学期理论学习的系列活动,每一次活动确定一个研讨重点,个人可以根据自己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获得的感受、形成的认识在科研活动理论学习时间和大家分享和沟通。使每一位教师都在原有基础上较大提高内质技能,真正实现“青年教师学习立志,骨干教师学会立言,专家型教师重在立人”的培养目标。

三、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推动校本教研新进程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它需要强有力的支持系统与激励机制作保证。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教研深入持久地开展,课题研究之初,学校就做到制度到位,侧重形成有效的各种规章制度:①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学校要采用多种形式定期组织理论学习;②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学校要定期邀请教科研人员和优秀教师进行信息交换、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和互相对话;③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各校拟定课题要实,管理要严,研究要深;④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⑤建立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校本教研工作;建立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制度、校本教研档案管理制度和课改实验评价制度等。

四、总结课题研究,增加校本教研新收获

参与课改实验多年来,以校本教研工作为关键,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机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方面取得了可喜收获。

1.形成校本教研的鲜明特色:①教研主题专题化,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即要求学校各级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如课程通识培训、实验教材培训等。②教研科研一体化,教研科研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而服务,为了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发展而服务。为了提高教研科研的实效,我们的做法是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研化。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经常协同组织开展教研活动。③教研内容系列化,我们认为开展系列的主题教研,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系统地研究问题。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们提出上好“三课”的做法。即老教师、优秀教师给青年教师上好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课题研究上好研讨课。④教研形式多样化,从教研性质上分有注重操作的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师徒上对比课)、自我申报的沙龙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诸多学科的交叉式研讨(音美劳合科教学研讨)、多渠道多反馈的交流式研讨等。具体组织形式有课堂观摩、说课评课(实话实说)、主题沙龙、课题研究、观点展示(头脑风暴)、热点评说、读书交流等。

2.加深对校本教研联动研究的认识。学校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理应为教师的自我实现、专业发展服务。根据教师的教学实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明确校本教研要素,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周边校际联动、互动交流有利于课题视野的拓宽,激活研究思维的碰撞,增进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带动周边学校的加盟。

五、反思课题研究,展望校本教研新视野

一年来的《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研究》实践还有很多不足和问题值得正视和反思。

1.注重思考。如何将校本教研与教师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连在一起,校本教研的使命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更新教学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传授教学理念、组织教师之间研究等技能层面,而应将校本教研作为教师责任与教师的教学创新,教学反思、教学研究相融合,最终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沟通教师间的心灵世界,创造出合作、交往、互信的新的学校文化的精神层面,使校本学习在促进教师成为新型教育者的同时成为具有崇高文化水平与高尚文化理想的文化人,这也是新时期校本教研追求的文化价值。

2.大力倡导。开发区教育局充分认识和重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作用,对学校和各级教研部门的有关工作予以有力支持,特别在人事制度和教育质量评估导向方面为教研机构和学校提供政策保障;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督察和指导,不断拓展校本教研与专职教研之间的沟通渠道,力求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使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针对本地区校本教研的基本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总结成功经验,标树先进典型,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调整改进的意见。

3.努力坚持。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才能枝繁叶茂。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有一个统领的核心课题,才能显著提高成效。学校要牢牢抓住核心课题,并建立多子课题网络,使教育教学、课改实验及评价工作均以此为统领,融校本教研、课改实验、素质教育与课题研究为一体,提高实效性,使校本教研有效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

4.继续强化。科研的关键在于课题,课题的生命在于质量,质量的标志在于成果转化。新形势下的课题活动必须找到新的生长点。我们认识到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才能使课题及其成果长久不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经过短短一年多的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的研究意识日益明晰,研究能力日渐增强,专业水平逐步提高,思想行为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校的文化初露端倪:新的课堂文化、教研文化、教学文化、管理文化正在慢慢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对论、探究、创新的学校文化初见苗头。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有力促进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学习,全体教师明确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对我校校本教研的发展、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通过校本教研,教师体会到了在工作中获得不断成长的快乐,学校尝到了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甜头。但是,我们意识到要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改善和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强有力动力。我们还必须在实验与反思中正确处理继承、发扬与创新的关系,坚持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实践。

猜你喜欢

研讨校本课题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