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原野》音乐主题在咏叹调和咏叙调中的贯穿
2014-04-29曾婀娜
曾婀娜
【摘要】多个音乐主题在歌剧《原野》中的非角色化、多性格的变形贯穿,在加强全剧音乐的统一性的同时,也不失旋律的个性化特征。咏叹调和咏叙调是歌剧中重要的题材,探索各主题在其中的变形贯穿,对于歌剧创作具有启迪意义。文章从“离心式”悲剧性的“原野第一主题”、“大山式”戏剧性的“原野第二主题”、“瀑布式”浪漫风格的“爱情第一主题”与“环绕式”民谣风格的“爱情第二主题”四个方面入手,探索它们在歌剧《原野》咏叹调和咏叙调音乐中的变形贯穿。
【关键词】歌剧;《原野》;咏叹调;咏叙调;主题;贯穿
一、“离心式”悲剧性的“原野第一主题”
“原野第一主题”首次出现是在序幕第80小节,在此作曲家运用了非常规音色,即采用“长笛低音区冰冷的音色使得这个主匾本身就充满一种强烈的压抑与挣扎的力量”。此主题旋律以极挂与三度进行为主,在#C2音的周围呈现出离心式进行的特点,多丑于表现人物的悲伤情绪(谱例1-1)。“原野第一主题”在第二幕第九首《金子的咏叹调——“你们打我吧”》、第三幕第六宁《仇虎的咏叹调——“现在已是夜深深”》唱段中多次变化再现,寺别是在第一幕第九首《金子的咏叹调——“哦,天又黑了”》中,“原野第一主题”是贯穿其中的主要音乐材料。
在这首咏叹调中,第8至9小节,将“原野第一主题”移高减五度,在长笛的高音区变形再现,音色明朗;第10至11小节,是对这个主题移低大九度的变化再现,由单簧管演奏,与之前的长笛声部形成高低音区的呼应(谱例1-2);第12至14小节的声乐旋律,又是这个主题移低大二度的变形再现,离心式的极进进行,表现了女主角金子苦闷、纠结的心情(谱例1-3);由第25、29、42、46小节分别开始的四个同头异尾的乐句,均是此主题移高小三度的变形再现,极进前呐喊式的八度大跳旋律音程,表现了金子对于自由的强烈向往(谱例1-4)。第86至89小节的尾声中,合唱队女高、女低声部与单簧管声部变化再现了此主题,声乐旋律与器乐旋律构成了旋律性的对位化织体,使引子与尾声在音乐材料上形成了首尾呼应。
另外,还有两首咏叙调也是以此主题贯穿全曲。第三幕第六首《仇虎的咏叙调(女声伴唱)》前15小节,女声伴唱旋律都是“原野第一主题”提高小二度的变化再现,以背景伴唱的形式,烘托出仇虎杀害大星后,内心悔恨、纠结、痛苦的复杂心情;第四幕第七首《仇虎的咏叙调——“呵,老朋友”》,此曲先后由长笛、单簧管降低大二度变化再现“原野第一主题”,将此主题运用于乐队中,烘托出仇虎在绝望中,以死来求解脱的悲惨命运。
二、“大山式”戏剧性的“原野第二主题”
“原野第二主题”首次出现是在序幕第93小节,“由大提琴与倍大提琴在低音区奏出,三十二分音符弱起加上双附点音符的节奏型配上上行五度音程的跳进进行显得格外有力度,好似一种不屈的呐喊和抗争的力量。主题在#f商调域,同样在中间有个大小三度的交替,构成一种明暗对比”。旋律形态呈现出起伏的“大山式”特征。这个主题“是对戏剧‘原野宏观的描绘,情绪上宽广、厚重而深邃。通过大提琴声部的完整呈现,又营造出一种压抑、悲凉的戏剧性效果”(谱例2-1)。此主题在全剧5首咏叹调、咏叙调唱段的器乐声部有片段化的变化再现。
例如,第一幕第一首《仇虎的咏叙调》第13至21小节由低音贝司提高小二度变化再现了“原野第二主题”(谱例2-2);第23至24小节(谱例2-3)、第27小节(谱例2-4)先后由短笛和长笛,以a2音开始,片段化的变化再现了此主题;第29小节由单簧管提高大十度,变形再现了此主题(谱例2-5),全曲自引子开始,承接着序曲的色彩基调,预示着“复仇”情节的到来,笼罩着深沉、悲凉的氛围。
又如,第一幕第三首《仇虎的咏叹调——“焦阎王,你怎么死了》第51小节、第一幕第九首《金子的咏叹调——“哦,天又黑了”》第90至91小节,大提琴与低音贝司声部旋律,都是这个主题提高小二度的变化再现;再如,第二幕第九首《金子的咏叹调——“你们打我吧”》、第四幕第七首《仇虎的咏叙调——“呵,老朋友”》分别降低小二度和提高小十四度在终止处运用了此主题材料,使第二幕与第四幕终止旋律极富张力。这四处再现,都选取了“原野第二主题”开头的“上行-反向)-上行”的“折向型”四音列。
三、“瀑布式”浪漫风格的“爱情第-主题”
“爱情第一主题”首次出现是在第一幕第十首间奏曲第11小节,“在竖琴轻盈的背景下由双簧管奏出,优美抒情色彩明亮,调式为B徵调式。开始动机是一个弱起的下行大六度,然后上行环绕,动机既有抒情性,又有一种动力感”。旋律呈现出自#g2音“飞流直下”的“瀑布式”形态。此主题“温暖、甜美,富于歌唱性,是全部音乐中最具抒情性且在戏剧中象征对一切美好和未来向往的情感主线……‘爱情主题温馨、柔美的乐思流淌与‘原野主题中表现出的深沉、压抑,构成了音乐戏剧性冲突的两极”(谱例3-1)。
第二幕第三首《仇虎的咏叙调》是基于“爱情第一主题”发展而成的唱段,是其降低大十三度的变化再现,调式为B角调式。这首咏叙调是对其前一首《金子的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的回应,是仇虎对金子真挚而又深情的告白(谱例3-2)。在第四幕第六首《仇虎的咏叹调仇虎与金子的二重唱——“你是我,我是你”》中,此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衍生和发展,在原有单乐段的基础上,自第24小节形成了并列结构的B乐段。第34小节,仇虎与金子的声乐旋律运用支声复调手法,形成了对位化织体(谱例3-2)。两支旋律缠绵悱恻地环绕,象征着男女主角情谊缠绵。在这两次变化再现中,都将原主题最高音处的纯四度音程紧缩为小三度音程,使音乐更加深情。
四、“环绕式”民谣风格的“爱情第二主题”
“爱情第二主题”首次完整呈现是在第二幕第六首《金子与仇虎的对唱、重唱》第71小节(谱例4-1),此主题环绕着g。音展开,“从强拍开始,平稳的节奏、极进的旋法,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安逸的状态,纯情朴质,类似于一首民歌”。在第一幕第九首《金子的咏叹调——“哦,天又黑了”》第33至38小节将其移高大三度,变成了长线条、大呼吸式的抒隋乐句(谱例4-2)。
该主题开头的四音列,常常应用于乐队声部,运用多声部叠置进行的方式,形成了紧张、不协和的音响,营造不安的戏剧氛围。例如,第三幕第五首《焦母的咏叹调——“黑色摇篮曲”》由小提琴演奏6至7小节、由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36至39小节,都是“爱情第二主题”降低八度的变形再现,41至42小节,是由英国管与单簧管降低大七度变化再现了此主题;第三幕第六首《仇虎的咏叹调——“现在已是夜深深”》第17至19小节,是由木管组依次降低八度、移高小二度,模进再现了“爱情第一主题”;第四幕第六首《仇虎的咏叹调仇虎与金子的二重唱——“你是我,我是你”》引子第1至4小节,是由大提琴与圆号依次降低小七度与降低八度对此主题的变化再现,预示着爱情唱段的开始;第四幕第七首《仇虎的咏叙调——“呵,老朋友”》第12至14小节,是由短笛自降e。音开始变化再现此主题,音色纤细、明亮,在这首咏叙调中,既有“爱情第二主题”,又有“原野第一主题”的乐思,两种不同性格的主题穿插,体现了仇虎矛盾、复杂、纠结的心态。大篇幅的“原野第一主题”凄凉的旋律也预示着仇虎注定凄惨的命运。
五、结语
除了上述主题外,“黑暗主题”也是全剧的一个重要主题,此主题主要运用于第一幕第五首《焦母的宣叙调》引子与第三幕第四首《大星、金子、仇虎的三重唱》尾声等唱段中,刻画焦母狠毒、狡猾、刻薄的音乐形象,在咏叹调、咏叙调中基本未出现。主题的贯穿,使全剧咏叹调的整体结构拥有了内在的有机结合点,这种方式类似于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使用的“主导动机”手法。例如,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这样一部巨型的乐剧需要四个晚上连续演出,而15个多小时的乐剧音乐中交织着200多个主导动机,它们将剧中诸多人物、自然景物、情节事件、情绪心理等揭示、预示或暗示出来”。然而,金湘先生在《原野》中所运用的主题贯穿,与其不同之处在于主题旋律的非角色化。多主题在全剧中的贯穿,加强了全剧音乐的统一性,非角色化、多性格的变化再现又体现出各主题的个性化与可塑性。作曲家金湘对于主题贯穿手法的非角色化探索,对歌剧创作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