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尽地力之教”是一场土地管理思想革命

2014-04-29马亮

国土资源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魏文侯充分利用山川

马亮

讲古佬

谈天说地,以古论今

什么叫“尽地力之教”?就是在农业生产中推行精耕细作原则,大力推广各地农副业生产的成功经验,综合利用田地和山川,提高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

作为战国时代魏国最著名的中央官员,李悝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确定了魏文侯时代的土地利用基本国策——“尽地力之教”。

什么叫“尽地力之教”?就是在农业生产中推行精耕细作原则,大力推广各地农副业生产的成功经验,综合利用田地和山川,提高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

李悝给魏文侯算了一笔这样的账:

一个地方百里的国家,大约有田地九万顷。山川城市所占的地方约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的可耕地,大约有六万顷,即六百万亩。如果种地的人的积极性能够发动起来,种得很好(“治田勤谨”),每亩耕地可增产三升。如其不然,就要减产三升。一增一减之间,六百万亩的产量差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两相对比,科学用地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

魏文侯恍然大悟,连声称赞。当时魏国的农业税高达10%,粮食总产量越高,他老人家腰包就越鼓,哪能不乐意呢。

值得一提的是,李悝大力推行的这个“科学用地”活动,可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而是有科学技术思路和系统管理思想的——

首先是科学技术思路——“杂种”。

别误会,这可不是骂人的词,而是一种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的农业技术,即作物多样化(“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就是同时播种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麻所结的实)等多种作物,以防某种作物因突发的气候或虫害而颗粒无收导致饿肚子。应该说,这是一种与现代保险原理相一致的分散风险与分担损失的思想。

其次是管理,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掌控。

“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谓促进之甚,恐为风雨损也)”。就是号召大家耕地要深,除草要勤,收割时得分秒必争,要像防备强盗那样防备风雨对庄稼的损害。

李悝的最大贡献,是在2400年前使人们认识到,土地资源是宝贵的,不仅要高效利用,还要充分利用,不能浪费!

“如寇盗之至”,这个比喻挺值得玩味:一则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的法律条文是十分生动形象的,不像现在那样呆板无趣;再则可以看到李悝对法律的真挚热爱,连农业生产都不忘和打击犯罪联系起来。

提高土地出产率、高效利用土地,本就是件稀罕事。但是,新鲜事还接着出:魏文侯听从李悝的意见,发布了一道命令——关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严禁土地闲置的命令。

该命令的具体内容全是充分利用资源、不许浪费土地,包括住宅周围要栽树种桑,菜园里要多种蔬菜,田地之间的埂子上也不能闲着,要利用空隙多种瓜果——利用每一寸空闲的土地,来扩大农副业的生产。

李悝的“尽地力之教”,是农耕时代节约集约用地的智慧体现,同时也创造了一种计划经济的原始风格。这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绝对属于超越时代的先进思想。

猜你喜欢

魏文侯充分利用山川
魏文侯冒雨赴约
山川依旧 风味不改
冒雨赴约
魏文侯冒雨赴约
退耕还林还草 再造秀美山川
退耕还林还草 绿了山川 富了百姓
山川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做好妇联家庭儿童工作
高中物理如何充分利用扩展性栏目
魏文王还是魏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