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红楼梦》中的雪雁形象

2014-04-29谭婷婷

理论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孤雁黛玉红楼梦

谭婷婷

[摘 要]《红楼梦》里的雪雁是黛玉自幼随身的丫鬟,也是陪伴黛玉时间最长的人。曹雪芹对雪雁着墨不多,人物形象也显得单薄,但她仍是书中很重要的人物,而她的命名及她的存在更是与黛玉有着莫大的关系。

[关键词]雪雁;孤雁;黛玉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131 — 02

《红楼梦》中的雪雁是林黛玉在苏州自幼随身的丫鬟,后又跟着黛玉进了贾府。曹雪芹未交待她的身世,亦不知其容貌,在十二副钗,又副钗中更没有她的位置。雪雁第一次出场是跟着黛玉进贾府,作者只简单介绍她是十岁的小丫头,“一团孩气”形象模糊不清。也是书中的小角色,向来不受重视,本文主要以书中前八十回为主,分析雪雁这一人物形象。

一、“雪雁”其名

“雁”是一种候鸟,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象,最常伴以思乡之情,更有鸿雁传书一说。《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鸿雁来宾。”这是对黛玉客居异地的真实反映。“雁”有寄托相思之意,也是充当忠贞的代表,这也恰似黛玉对待爱情的忠贞不渝。古人也常以雁表现落寞凄凉,萧纲《夜望单飞雁》:“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凄凉的夜景使孤雁形象更显惆怅落寞。针对雪雁其名,历来学者也都有解析。解庵居士在《石头臆说》中就说:“婢名紫鹃、雪雁者,以喻黛玉一生苦境也。盖鹃本啼红,而乃至于紫,苦已极矣,而又似飞鸿踏雪,偶留爪印,不能自主夫西东也。”〔1〕“飞鸿踏雪,偶留爪印”这句话源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人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人生在世,经常会无法把握自身命运与方向。“或者说在‘雪雁这个符号里,荷载着‘雪泥鸿爪的信息。然而这个形象,这个符号又从属于黛玉。黛玉就是‘雪雁,雪雁自己的‘雪泥鸿爪无足轻重,而黛玉的‘雪泥鸿爪才是充实的、美丽的、光耀的、感人的、有意义有价值的。”〔2〕 胡文彬在《冷眼看红楼》中也认为:“从雪雁的命名和安排,恰可以看出林黛玉身世的凄零,客居贾家的‘伤情,对爱情的追求、执着和专一。乃至黛玉的多愁善感和‘自伤的情结。”〔3〕诸联也说道“颦卿善哭,故婢为啼血之鹃,雪中之雁。”〔4〕92

脂砚斋评雪雁之名“新雅不落套,是黛玉之文章也”(甲戌本第三回侧批),虽是新雅不落俗套,可雪中之雁,又是何等的凄苦无助,这不仅影射黛玉在贾府孤苦的处境,同样也是雪雁自己的人生写照。

二、雪中孤雁

既是雪中之雁就注定孤独离群,这又与黛玉孤僻的性格相符,小说中也处处体现着雪雁的“孤”。雪雁之“孤”首先体现在身世上,关于雪雁的身世,书中只交待她是黛玉自幼随身丫鬟,林如海逝世以后黛玉便长留贾府,雪雁亦始终跟随。由此来看,雪雁应是自小便没了亲人。

其次是在人际交往上,大观园是府中女孩儿们的伊甸园,丫头们感情都十分要好,平时也随处可见她们在一处嬉闹玩笑。雪雁由黛玉带进贾府时是十岁,应该也是自小就熟悉了贾府中的人与周围环境,可在书中前八十回就是找不到一处她与其他女孩一处调笑玩闹的情节,她的社交范围似乎只在潇湘馆。

再就是存在感太弱,雪雁总给人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大观园中几次热闹的宴会都没有她的身影,书中也极少提及她。在前八十回中,也就只有两处明写雪雁外出的场景。一次是为黛玉送手炉,作者还专门呈现雪雁独自一人在雪天行走的画面,孤雁的形象跃然纸上。再次是贾母带着贾府女眷去清虚观打醮,这次府里的小姐丫鬟几乎全都出现了,但也只是交代去打醮的人物时提到雪雁的名字,其他就再无相关描写。

雪雁就像只孤雁驻守在潇湘馆,通过雪雁其人、其名天衣无缝地展现出“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的潇湘馆凉意森森之意境,真是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巧妙安排!

三、幼稚与机灵

在贾母的眼中雪雁是“一团孩气”,这也使得在读者的印象里,雪雁一直是个幼稚呆愣,不谙世事的小孩形象。第五十七回,雪雁看见宝玉在杏花树下的石头上,手托着腮颊出神,疑惑道“怪冷的,他一个坐在这里作什么?春天凡有残疾的人都犯病,敢是他犯了呆病了?”每每读到这,都会让人忍俊不禁她天真的想法,这完全是个单纯女孩儿的思维。脂砚斋在此处评到“写妍憨女儿之心,何等新巧!”第九十七回,雪雁目睹薛宝钗大婚时有一段心理描写,“也不知用我作什么?我且瞧瞧。宝玉一日家和我们姑娘好的蜜里调油,这时候总不见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怕我们姑娘不依他,假说丢了玉,装出傻样儿来,叫我们姑娘寒了心,他好娶宝姑娘的意思。我看着他去,看他见了我傻不傻。莫不成今儿还装傻么!”黄小田在此评:“写雪雁糊涂,都是小孩子见识。”〔5〕

可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雪雁又显得特别机灵。同样是在五十七回中,她将赵姨娘借向自己衣裳的事讲给紫鹃听:“我想他们一般也有两件子的,往脏地方儿去恐怕弄脏了,自己的舍不得穿,故此借别人的。借我的弄脏了也是小事,只是我想,他素日有些什么好处到咱们跟前,所以我说了:‘我的衣裳簪环都是姑娘叫紫鹃姐姐收着呢。如今先得去告诉他,还得回姑娘呢。姑娘身上又病着,更费了大事,误了你老出门,不如再转借罢。”此话一出,不禁让人感慨,这时的雪雁与之前相比反差怎如此之大。她从小跟随黛玉来到贾府,见惯了府里人的虚伪无情,怎样处理这些事情她比谁都清楚。从话里也看出雪雁不借赵姨娘衣服有更重要的原因“只是我想,他素日有些什么好处到咱们跟前。” “咱们”一词读起来相当暖心,她将自己与黛玉紫鹃划为一处,在她眼里,除了黛玉、紫鹃,贾府其他人都是外人。在这时,她考虑最多的是赵姨娘的为人及素日与“咱们”的关系。就此设想一下,若向她借衣服的是平日与黛玉关系亲密的香菱或平儿,相信雪雁肯定会念着她们对黛玉的好而把衣服借与她们。

四、主仆关系

雪雁是黛玉自幼随身的丫鬟,按说应该与黛玉最为亲密,可实际上与黛玉感情最好的却是紫鹃。王蒙先生曾评:“雪雁是个最没有戏、没有故事也没有多少个性的角色。但此处的用场合情合理。是人的缘分,也是黛玉的孤独,她从自家带来的丫头,与她平平。”〔6〕书中表现出黛玉与雪雁关系平平,首先是性格的原因。同为黛玉的丫鬟,两人一冷一热的性格及行事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照顾黛玉,紫鹃事事主动热心。黛玉伤心流泪,紫鹃在一旁安慰,为探宝玉真心,紫鹃“情试莽玉”;而雪雁则是被动的,做事从来只听从安排,这是她性格上的弱点,却也是她求以生存的方法。进贾府时,连黛玉都时时留意,步步小心,那作为丫鬟的雪雁在这“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自然是比黛玉还要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黛玉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境况下,是无暇也不能顾及雪雁的。所以,雪雁也只能安分守己以求自保。再者,贾府中丫鬟也是分等级的,像紫鹃,袭人为主子身边的大丫鬟,而雪雁则为二等丫鬟,凡事都要听从主子与大丫鬟的安排。小红为宝玉倒次茶都会遭到晴雯碧痕的唾弃,可见等级观念在贾府丫鬟中也相当严重。第六十四回,宝玉往潇湘馆寻黛玉,见雪雁拿着些瓜果便上前询问,这时雪雁先是对随行的婆子一番交代“东西交与紫娟姐姐。他要问我,你就说我作什么呢,就来。” 可见,她基本上都听紫鹃的,更多的是作紫鹃的助手,干些帮着跑跑腿,打打帘子之类的活儿,连黛玉养的鹦哥也会念“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再说,黛玉性情本就冷淡,按前面的说法,雪雁亦是。两个性情都冷淡的人在一起肯定不会有多少动态场景,书中呈现出的主仆关系自然也是极为平淡的。

其实书中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出,雪雁对黛玉相当关心,主仆二人关系也甚密。同样在六十四回,她向宝玉道“我们姑娘这两日方觉身上好些了。今日饭后,三姑娘会着要瞧二奶奶去,姑娘也没去······”从这番话里也足以说明她对黛玉的日常生活及身体状况是上心的。二十九回宝黛吵架,写到“紫鹃雪雁都忙劝解”,而后黛玉因生气将刚吃的药也吐了,“雪雁忙上来捶”,这一系列动作说明,在服侍黛玉的这项工作上,她也是很合格的,只是紫鹃的光环太强烈,盖住她了而已。书中几次提到黛玉同紫鹃雪雁一起做针线,可见,平常闲来无事时都是她们主仆三人一块儿,气氛也应当是很融洽的。

许多学者对雪雁的评价都不甚高。如涂瀛:“雪雁于黛玉,有更相为命之形,所谓生死而肉骨者也。即万不得已,宁不可以死辞?而乃腼然人面,舍濒危之故主,伴他人作姑娘,岂复有心人哉!”〔4〕118-119指责雪雁是无心人。“伴他人作姑娘”是高鹗续写第九十七回,雪雁代替莺儿扶薛宝钗出嫁。也是雪雁在书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幕。雪雁在知道宝玉晚上娶亲时,也为黛玉伤心,抱屈,只是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向强势利的一方妥协,就像她已习惯凡事听从紫鹃的安排一样,在这样一个封建大家族里,她一个下等奴婢是反抗不了的。

五、雪雁的结局

关于雪雁的结局,曹雪芹在前八十回没作交代。后一百回写到宝钗看她不甚明白,就将雪雁配了小厮。首先,宝钗做事向来考虑周全,为维护自己宽厚的名声,她也会留下雪雁。再者,黛玉死后最痛心之人莫若宝玉。对于黛玉身边的人,他也肯定会尽力维护。所以,雪雁应不会被配与小厮。第六十二回,黛玉作了一首酒令:“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酒令蕴含了黛玉的身世遭遇,同样也可为雪雁的命运写照。黛玉死后,这个自幼随身的丫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雪中孤雁,在贾府这片危机四伏的雪地里无助哀鸣,且随时都有可能丧命。姚燮曾说:“雪雁之不返江南,作者有馀痛焉。”〔7〕但不管雪雁在贾府还是回苏州,都只会是孤立无援的雪中孤雁。

六、总结

雪雁在书中并不出彩,但她却是陪伴黛玉时间最长的人。如胡文彬对雪雁的评价:“她的意义不在于她自身是否有如何的才、貌、识,而是要通过她的命名来暗示着林黛玉的身世、感情、人格、命运。这种象征意义是紫鹃或其他名字的丫鬟所无法替代的。”〔3〕89她陪着转世的绛珠仙子一起在尘世历经劫难,也是她与黛玉的缘分,随着黛玉还尽眼泪魂归离恨,雪雁也继续演绎着“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红楼女儿宿命。

〔参 考 文 献〕

〔1〕 郭豫适.红楼梦研究文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53.

〔2〕 林方直.红楼梦人物的从属符号——紫鹃、雪雁与黛玉的关系〔J〕.职大学刊,1996,(01):15.

〔3〕 胡文彬.冷眼看红楼〔M〕.北京:中国书店,2001.

〔4〕 王志良.红楼梦评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 黄小田.《红楼梦》评语:七〔J〕.梁白泉,校点,东南文化,1988:133.

〔6〕 王蒙.红楼梦王蒙评点〔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1012.

〔7〕 朱一玄.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资料丛刊: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666.

〔责任编辑:谭 蕊〕

猜你喜欢

孤雁黛玉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字字珠玑?余音袅袅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字字珠玑 余音袅袅
——崔涂《孤雁二首·其二》赏析
天涯游子的象征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
别样解读《红楼梦》
6万字的情书